首頁>財經>

DeFi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賽道,在這個賽道越來越成熟後,開始被市場進行細分,除了常提及的借貸和DEX外,一些微創新的工具也逐漸被放大,例如保險協議、固定利率協議等,這些細分板塊的價值與風險也引起市場的許多關注。

作者 | 王大樹

蔡彥:我的理解中這個觀點的基礎邏輯是隻有比特幣是唯一出圈的數字貨幣,真正受到了圈外傳統機構的認可,相比而言,圈內現在玩的這些DeFi協議的確只是金融實驗。

關於什麼樣產品算真正的DeFi,我認為Uniswap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劃時代的產品。首先它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產品,任何人或者專案參與都沒有門檻。其次是權力的去中心化,團隊或者多籤方沒有辦法去修改已有合約和引數。

最重要的還是團隊,團隊包容性很強,能夠聽取社群各種建議,開發能力也是非常一流的。

總的來說,真正的DeFi產品首先要做到有足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如果能基於此有一些功能的創新,那就很不錯了。像Uniswap這樣逐步成為DeFi基礎設施的產品,更多的是可遇不可求。

蔡彥:確實有一部分固定利率協議是類似CDO玩法,在背後繫結一個債券,但不是所有固定利率協議都是這樣的玩法,像這種CDO玩法的專案主要代表就是88mph,背後繫結的是Aave、Compoud這樣的借貸協議,基於此做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債券。

像APWine,背後也是Aave,會發行期貨收益代幣來鎖定你的收益;Notional本身是做借貸市場的,在此基礎上做了固定利率協議。

非CDO玩法的比如Horizon,則更像一個利率聚合器,背後是需要使用者透過拍賣產生更合適的目標收益;像Saffron、BarnBridge等就是透過風險分級來定義不同的收益率。總體來看創新挺多的。

價值層面一是創新,二是想象空間,因為在傳統金融裡,類似銀行做固定收益證券,或者評級機構給風險分級,這些生意都是做的很大並且利潤豐厚的。那對應在DeFi裡就賦予了類似生意很大的想象空間。特別是固定利率協議還沒有很多比較成熟的產品,各種微創新的嘗試就變得很有意思。

風險層面還是具體到不同的玩法,比如背後是Aave、Compoud這種借貸協議的固定利率協議,如果這些借貸協議遭到攻擊,與之繫結的固定利率協議也會受損。

同理,如果自己做借貸市場,可能更需要比較強的開發能力。再比如,如果這個專案的機制或引數設計不完善,同樣也會導致協議執行不穩定,可能出現使用者被大額清算的情況。

總的來看,風險在於固定利率協議設計,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不斷試錯。

蔡彥:其實Aave一直算是走在行業最前沿的專案,他們的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率先嚐試閃電貸,推出新的經濟激勵模型,推出目前業內首個安全模組,嘗試L2解決方案等等。

在主要借貸業務上,他們又很謹慎,比如在抵押率、清算係數等風險引數的設計上相對於其他借貸協議都是比較保守的,並不會存在為了吸引更多借貸資金降低風險要求的情況。

和很多DeFi專案一樣,即使Aave進行了許多審計,也不可能保證沒有漏洞。前段時間Aave剛上V2的時候,白帽駭客就指出了某個漏洞。

創新點可能之前是閃電貸,當時行業內特有的一個新產品功能,也給Aave帶來了很多收入。當然,有人詬病閃電貸只能方便駭客的資本效率最大化,但是工具本身是沒有錯的,未來閃電貸肯定會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其次是安全模組的設計,這有點像專案自己的一個儲備金庫,用來保障專案的安全,這也是Aave開創了先河。說實話,大部分專案目前還沒辦法做成一個健康或者正向運轉的代幣模型,也沒法做成和Aave一樣的安全模組,這挺有門檻的。

蔡彥:「挖礦機制」不太會失效,因為這是一個激勵機制或者說專案冷啟動方式。但是流動性挖礦APY不會一直很高,比如去年11月流行性挖礦高APY持續了一兩個月後崩了,導致DeFi市場的大幅回撥。

像Aave、Uniswap、Synthetix這樣的專案真正爆發進入市值前15也是今年1、2月份的時候,我更傾向於這是頭部DeFi長期價值的一個體現。雖然大家都很喜歡衝APY高的礦,但我個人很少參與挖礦,所以並不覺得流動性挖礦是DeFi的根本支撐。

蔡彥:我覺得市場對MakerDao可能更加苛刻。首先它大家的認知裡是DeFi中的央行,DAI則擔任DeFi系統最主要的穩定幣,所以當它推進一些擴張性的策略時,市場就會覺得Maker是不是創新力枯竭了,只能用這種方式提振幣價而不顧及系統的穩定性。

目前來看還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MakerDAO作為最老的DeFi協議之一,發展還是很成熟的。

蔡彥:就算在傳統金融行業,保險也是非常難做的產品,首先保險涉及參與方比較多,DeFi行業更是如此,尤其 「駭客事件」最近發生比較多,所以安全事故很難每一個都被賠付,同時也說明沒有一個專案能強大到真正對使用者進行非常有效地賠付。

那為什麼傳統保險可以做到?首先,它被融合在整個金融大框架下,比如說傳統大商業保險公司,它被大量使用者投保後是繼續做再投資,本身大額保單也可以被再保險,系統很穩固,有大量穩定長期的現金流來保證業務運轉,一般不會因為要進行大額賠付而破產;

其次,傳統保險背後也有國家財政支援和背書,而DeFi行業完全不存在這樣的背書。所以DeFi保險只能做一些相對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去保它能保的那部分,比如Cover就是以使用者對賭方式進行市場主導的;像Nexus Mutual的主要思路是相互保險,這樣更能做大資金池。

而最近的熱門保險專案Unslashed是一個分級風險的保險,它自己背後有一套演算法,根據演算法給專案進行評分、給保險分級,先判斷哪些專案更加安全一些,哪些專案相對不安全,再根據風險係數設計保單,讓使用者存進來的資金效率更大化。

蔡彥:沒有辦法解決,DeFi保險前面的定語是DeFi,本質還是DeFi專案,只要是DeFi專案就可能存在被黑、被偷以及團隊內部問題帶來的潛在風險,沒有人能為保險協議擔保。

整體而言,行業對保險還挺失望的,比如Nexus CEO鬧出自己錢包被盜的事件,加上本身機制不利於它的幣價上漲,所以很尷尬。再比如Cover雖然設計了一個還不錯的機制,但團隊卻這麼糟糕,導致大家信心減弱。

蔡彥:可組合性確實會加劇DeFi系統性風險,但同時可組合性肯定是讓DeFi發展的更好,是利大於弊的,大家應該往好的方向看。而需要被警惕的問題則是市場情況現在大好,一些產品很可能採取過於激進的發展方式,比如我很反感的專案Cream,就使用了很多波動性非常大的代幣做抵押資產。

又比如,熊市大家就很擔心Synthetix的機制是不是會讓它產生螺旋下降的風險,因為它的智慧合約設計非常複雜,使用者產生合成資產方式只有抵押代幣,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在預測這樣那樣的風險,但現在牛市了,在大部分DeFi代幣漲幅已經非常高的當下基本沒有人談論這些潛在的顧慮,過熱的市場導致大家已經忽略機制上的小漏洞以及潛在風險了。

原文連結 : https://www.chainbs.com/article/2059996

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汰弱留強(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