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自京東被曝出要在本週四尋求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後,網易也加入了迴歸港股的隊伍中。

據騰訊新聞、IPO早知道等媒體,以及多位知情人士訊息:網易和京東將在同一天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網易募資規模預計為10至20億美元,計劃於6月11日正式掛牌;京東募資規模預計為30億美元,計劃於6月18日在港二次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網易、京東外,百度、攜程等同樣想“回家”的風聲也被傳出。中概股時隔5年後再一次發出“迴歸潮”訊號。

種種跡象表明,這次“迴歸潮”愈演愈烈,其苗頭都指向了前不久的中概股瑞幸咖啡造假醜聞。

01

瑞幸造假"後遺症"

今年2月份,曾經的“明星”中概股瑞幸咖啡被做空巨頭渾水狙擊,兩個月後,自己按下了“自爆鍵”。

“22億元交易額造假!中概股瑞幸咖啡驚天大丑聞!”一時間,瑞幸就如同一杯剛剛做好的咖啡突然爆開,飛濺出來的咖啡,不僅燙傷了拿著瑞幸的人,還灑在了中概股的地毯上,留下了大片難以洗淨的汙漬。

瑞幸咖啡成立不到兩年就遠渡重洋登陸美股市場,給美國投資者們編織了一個“中國咖啡大王”誕生記的勵志故事。現在,這一美好的願景卻變成了“割美股韭菜請中國人喝咖啡”的精心騙局,這顯然是美國資本市場不能容忍的。

瑞幸咖啡正在遭到財務造假應有的反噬,而這一反噬在美股市場顯然更加嚴苛。多家律所的集體訴訟和納斯達克監管部門的處罰足以讓瑞幸傾家蕩產。而這一醜聞被揭露後,也彷彿看到了太平洋彼岸的韭菜們在質問:像瑞幸咖啡一樣的鐮刀還有多少?

坐擁全球兩大證券交易所的美國向來注重保護投資者的權益,不僅僅針對於國外上市公司。眾所周知,2001年安然財務造假醜聞被曝光後,不僅安然公司被罰的退市破產,連同貴為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也被牽連解體。

自那以後,美國連發新規加大對上市公司監管力度,對於有造假行為的公司,一經發現,將要承受致命懲罰。由此就能知道,瑞幸造假給中概股染上的這塊汙漬有多麼難洗了。

瑞幸咖啡的破碎,引來了做空獵手對中概股公司的集體圍攻,愛奇藝、跟誰學、好未來等中概股公司接連遭遇伏擊。其中線上教育“明星”跟誰學,3個月遭到3家不同做空機構的5次狙擊,渾水還放話:跟誰學就是下一個瑞幸。

做空機構之所以如此明目張膽,無非是想趁著瑞幸醜聞發酵之際,想在中概股企業中能拖下水一家是一家,因為此時天時地利人和,正是做空從中獲利的最佳時期。

5月21日,因瑞幸造假而引發的“後遺症”來了。

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法案。法案中帶著嚴重的警告意味,規定任何一家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要求,將將禁止該公司的證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同時,該法案還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們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雖然目前該法案還沒有正式通過實施,但一旦通過,任誰都能看出這項法案在針對哪些外國公司。

中概股企業在瑞幸造假“後遺症”的影響下,不僅要提防做空機構的“冷槍”,現在還要面臨美股市場政策的扼喉。四面楚歌之下,中概股企業們想到了太平洋另一岸的故土,心裡默唸:該回家了。

02

阿里開了"回家的頭"

中概股回家,阿里巴巴成了帶頭大哥。事實上,在馬雲心中一直有個讓阿里迴歸港股的心願。

2008年一場全球經濟危機風暴席捲而來,剛剛在港股上市一年多的阿里巴巴未能從這場股災中倖免,跌幅一度高達90%。2012年,馬雲選擇帶著阿里暫時告別港交所,一年後再想回去的時候,卻因“同股不同權”的股權架構與港交所機制不符,無奈遠赴美股市場。

多年來,馬雲曾多次公開透露迴歸港交所的心願。阿里也表示:赴美上市那天就說過,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回來,這個想法沒有變過。港交所行政Quattroporte李小加聞言後回道:“遠走的人總有一天回家。”

2018年4月,港交所釋出IPO新規,解除對同股不同權公司的限制,並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向更多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敞開大門,一年之後,阿里巴巴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

2019年11月,闊別港股7年之久的阿里王者歸來。二次上市首日,阿里股價收漲6.59%,收報187.60港元,全天成交140億港元,總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成功募集資金約110億美元。阿里再一次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港股新股王”。

在阿里的20歲生日,馬雲了卻了退休前的一個心願。接替馬雲站在臺前的張勇在現場表示:“20週年之際,我們迎來重要的時刻,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

阿里的成功二次上市,為中概股的“回家潮”開了個好頭。迴歸本土金融市場,不僅能增強阿里的抗風險能力,還能大大提振阿里品牌的溢價能力。這兩點才是阿里所看重的,阿里雖然“不差錢”,但沒有企業會拒絕更多現金儲備。

除此之外,對於中概股來說,二次上市在融資、估值以及投資吸引力等方面都有著諸多誘惑。近年來,港交所持續推進上市制度改革,吸引容納更多優質企業和投資者進門。而反觀美國金融市場所展現的“排外性”,也一定程度上讓中概股“回家”的慾望更強。

03

齊聚港股舞臺爭鋒

截至發稿前,網易和京東對於二次上市傳聞均迴應“不予置評”。但從多處媒體的資訊源來看,二次上市這件事似乎已經板上釘釘,接下來就只是時間問題。

而從網易和京東這兩家企業本身發展角度來看,回港二次上市既有外因,也是內需。

不久前,證券時報·資料寶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50強”榜單新鮮出爐。阿里、騰訊分別以超3.6萬億元的市值霸佔榜單前二,體量是第三名美團點評的6倍。拼多多和京東時上時下搶佔老四位置,網易以3430億元市值排名第6。

事實上,現在排不進前五的網易,是當時最早一批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而隨著BAT崛起,入口網站時代走向告別,當初的新浪、網易、搜狐三大入口網站,只有網易搭上了遊戲業務這班順風車,才沒有被新時代大潮所淹沒。

再看今朝,昔日與阿里騰訊齊名的百度,現在市值遠遠不及阿里騰訊,已淪落到第九名,險些跌出前十。而前五名企業的特點非常明顯,電商、外賣、遊戲才是這個時代的新寵。

網易在電商領域走了兩年彎路後,發現還是要回歸遊戲正業。在網易的電商業務發展最盛時,其遊戲業務的佔比僅為55%,但丁磊的電商夢表現平平,反而成了集團整體毛利的拖累。

去年網易賣掉考拉,將電商業務拆分和邊緣化,重新調整了業務佔比。重回遊戲正軌規的網易,今年Q1業績上實現了逆勢增長,遊戲佔總營收的比重再次突破80%。

網易已經在美股蝸居了18年,當下需要一個新的舞臺,去承載、刺激接下來在遊戲和線上教育的重新起航。無論是資金支援抑或是品牌影響力需求,二次上市都可以說是網易的不二之選。

至於京東,需要一次“迴歸”來打破之前的陰影,同時還有可能與拼多多拉開距離。

2018年的“劉強東性侵門”事件,一度使京東的股價遭到重挫,瀕臨破發,半年之內市值蒸發超千億。但一年半過去後,人們再次看到了:無論如何京東都是一家優質的網際網路企業。

5月中旬,京東釋出了2020年Q1財報。京東Q1淨營收為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遠超市場預期以及在2019年Q4財報中給出的同比增長至少10%的業績指引。股價也早已從谷底19.21美元,一路高歌回升到50美元附近。

京東挺過來了,但明州事件所造成的陰影還在。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劉強東已卸任京東旗下近50家公司的高管職務。不難看出,劉強東要淡化自己在京東的烙印,“沒了”劉強東的京東,需要這次二次上市,在消費者和投資者心中重塑品牌形象。

除此之外,二次上市也能讓京東暫時與拼多多這個難纏的後起之秀拉開距離。不得不說,電商界的業內人士早已把拼多多看成淘寶、京東的心腹大患。

而隨著網易、京東迴歸港股市場,阿里、騰訊、美團這些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將在港股團聚,香港資本市場也將因這些優質企業的追逐與奔跑更加熱鬧。屆時,一定會有更多的“出海”企業,加入這場“回家”大合唱。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繼阿里騰訊後,又一市值千億網際網路巨頭誕生,創始人身價破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