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過後,隨著基金抱團股的土崩瓦解,大部分的基金淨值大幅縮水,也為大多數的基金投資人帶來重大損失。在這種情形下,有部分基金管理人、部分官媒紛紛出來站臺吶喊,意思是——基民們狗屁不懂,基金大幅回撤是正常的,基金哪有一跌就賣的,堅決不要跑路。這種論調顯得既滑稽又好笑,更多的卻是因控制不住市場情緒的無奈和無助。
看上去金光燦燦,但後面的“基金”兩個字卻有些暗黑
成熟的基金投資模式是應該長期持有,無論基金管理人還是基民都應該抱有一顆長期持倉的心,這樣市場才會穩定、盈利也才會穩定,這也是國際市場多年基金運作的經驗結晶,這個理念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用在國內的資本市場卻大錯而特錯了。為什麼呢?
長期投資以及定期定投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只有前提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這一理論才有用武之地,如果前提條件都不具備,卻非得要去套用、倡導這種理念,就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瞎嗶嗶了。
那麼這個前提條件是什麼呢?那就是基金本身運作規範、專業,同時還包括其投資的底層資產的規範和優質。
那麼,目前我國的基金市場是否滿足這些前提條件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首先來看規範性,國內投資基金的歷史相比國外成熟市場短了很多,制度法規建設也是在不斷積累和學習中逐漸規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是等出了問題,才想到怎麼去解決問題,當年基金管理人的老鼠倉問題就曾廣受詬病,還有風險控制問題至今也沒有很好地解決。我們的基金運作很多時候還是停留在發新䃼舊、拆東牆䃼西牆的粗放式發展階段,如未做到勤勉盡責,造成的虧損對基民怎麼負責和賠償基本只停留在協議的紙面上,從沒有任何機關和組織會去真正的認真追責。
再來看看專業性,我們的大部分基金經理應該說還是有一定專業性和判斷力的,但是一方面,不排除這個組織中有很多靠裙帶關係濫竽充數的,另一方面,在輿論壓力、考核壓力下、市場非理性以及急功近利的驅使下,很難有基金經理能夠長期保持自己的專業能力,很容易跟隨市場的歪風邪氣而拋棄自己的專業原則,甚至做人最起碼的準則都會丟失。比如,新基金“匯安均衡優選混合”剛成立不到1個月不到就虧損24%,這哪有一點專業常識和職業道德?這純粹就是拿基民的錢在開玩笑、在豪賭,賭名賭利賭運氣,還有近兩年基金惡炒抱團股,與其說是專業素質體現,不如說是集體無腦作弊。
最後再來說說基金投資的底層資產,前日央視財經說白馬股(其實就是指機構抱團股,或者乾脆直接說是茅臺、汾酒、瀘州老窖等酒股)的問題是短期估值過高,需要回調來消化,所以追高買入的投資者,長線持有可能僅僅是輸了時間,不一定會虧錢。這個說法,說實話作為一個在股市學習了近20年的股民,還是不敢苟同的。
去年基金貌似找到了開啟財富的門,實則給市場和自己種下了一顆雷
基金投資白馬股就始終沒有問題,這個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際操作中都是站不住腳的。
一,什麼是白馬股的問題。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今天的大白馬可能正是明日的瘦黑馬,今日的瘦黑馬明日可能就是大白馬,事物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的,怎麼能認定機構抱團的幾隻股票就一定是大白馬,當年的中石油近50元的時候誰敢說它不是大白馬,中國南、北車合併的時候炒到最高37元,誰能說它當時不是大白馬,但之後表現怎麼樣呢,A股市場的“大白馬”變“灰犀牛”的例子簡直是舉不勝舉啊。
二,單獨扯一扯白酒股的問題。白酒股近兩年被炒上了天,機構帶頭惡炒、洗腦,散戶跟風,如今官媒也出來站臺,弄得白酒一下子好像成為了多麼神聖而莊嚴的行業了似的,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裡邊的道道。那就是機構、監管、股市裡的財富都已被白酒綁架,以至它要是有個閃失,可能股市真的會地震,有的人真的會血本無歸、還有的人真的會因此而丟烏紗帽,就像房地產與中國經濟異曲同工。白酒作為一個已經存在幾千年的行業,而且是一個對身體有傷害的商品,它的發展是一定會受到限制和抵制的,說會有什麼暴發式增長,純屬自欺欺人,所以,無論某些人願意不願意,像這兩年動輒就幾倍、幾十倍的上漲簡直就像宇宙笑話一樣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早晚會迴歸本位,退潮之後,您們就會發現它們到底有多骯髒。
三,投資時機的問題。基金炒白馬股本來是正路子,但咱們的基金從始至終玩的卻是野路子,基金追求的應該是略高於無風險收益的持續穩定的收益,而不是短期內淨值就能翻幾倍,把持倉股一年拉昇幾十倍,這種打法是很明顯的一錘子買賣,也就是“一把梭”,行了就行了,不行就完了,哪有什麼長期收益,君不見2008年、2015年高點時殺入的基金現在還在淨值以下嗎?是,買基金應該堅持長期持倉,但就目前國內基金的打法,在最瘋狂時衝進去的也要長期持倉嗎?當然如果都是閒錢、低位還能有錢䃼倉的話也有可能多年後能回本,但要是用錢或沒有錢䃼倉呢,有生之年還一定能回本嗎?如果,你是在2019年買入的基金,那真的是無所謂,如不著急用錢的話,那就陪著基金管理人一起榮辱與共唄,只是今年1月2月份買入的投資者,你叫他(她)們如何長期持倉,是要等著基金管理人從“天堂”下到“地獄”,深套其中才叫好嗎?
白馬股稍有不慎也懸空啊,蹦得高摔下來也更疼
既然連成熟基金運作的前提條件都不具備,如何能勸基民們長期持倉裝死呢?所以,看似成熟的基金投資理念在國內市場卻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