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理財案例:直率又精明的子輝是我在北京唯一能聯絡到的中學同學,她是前幾年嫁了一個北京“金龜婿”過來的。子輝在30歲結婚前不僅自己攢錢買了一套十幾萬的住房,還往股市裡扔了好些錢“打水漂”。幾年後我們第一次在北京見面的時候,她就開始津津有味地說她每個月都把餘錢買各種各樣基金的事,並展示了她對基金大好“錢”程的信心。雖然當時我對基金百分之幾的收益並不太感冒,但她所表現出來的理財熱情和精明的頭腦還是讓我佩服。

誰能拒絕金錢的誘惑?哪怕是為此付出過慘痛代價。結婚後由於子輝她老公家裡有好幾處房子,她幸運地不用像我們一樣當“房奴”。雖然,在一家公司當秘書的她,月收入只有三千元左右,但也足以來開始她的新理財時代了。經歷過炒股失敗後,子輝明白了,現在股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所有股票不可能再齊漲齊跌,就算上證指數漲得再高,有的股票也不一定能解套。也就是選股的難度大大增加了。在這種情況下,她開始接觸開放式基金,知道基金是享受專家理財的投資方式,盈利的可能性要比普通小散戶大得多,但又比炒股穩妥,對普通工薪族的家庭理財來說最適合不過。

“剛開始她還是有些困惑,在茫茫基海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綠洲,確實並非易事”。如何邁出基金投資的第一步,真的需要認真考慮。如果還像過去炒股那樣“聽風就是雨”,盲目跟從八卦推薦,結果必然會重蹈覆轍。於是,她便開始關注開放式基金的淨值變化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學習,她在2003年初選了一隻基金淨值始終排在前列的基金,後來陸續將積蓄和後續收入申購了這隻基金。結果時間過去剛剛半年,基金淨值已經由過去的1.02元,漲到了1.23元,讓她初次嚐到了基金的甜頭。

之後,她便繼續這種購買基金的方法,先列出那些淨值最高、走勢穩定的5只基金,然後比較其中的折價程度,最後購買其中折價程度最高的2只基金,買進以後就無論大盤風吹浪打,不再賣出。她幾乎每次都在分紅後的一週內就又再次將分紅投入到基金中,這時候的原則是,用分紅投資去年的淨值增長最多的冠軍基金。看著賬戶中不斷增加的基金單位,子輝覺得這樣比投資股票要明智多了,並且她可以提前確切知道分紅金額。

另外,為了確保收益穩妥,她對投資各種基金的比例進行了規劃,用三分之二的家庭積蓄購買收益相對較高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而用另外的三分之一積蓄購買風險相對較低的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這樣,不僅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家庭積蓄的收益,而且家庭的生活準備金也有了保障。因為貨幣基金收益雖然不高卻非常穩定,贖回比較靈活,不會耽誤日常生活用錢急需。

2003年的基金投資讓子輝賺取了百分之十幾,但好景不長,2004年的基金火爆發行帶來的是大部分股票型基金跌破面值,以平均-4.83%的收益收場;到了2005年,這個數值變成了不疼不癢的2.16%。子輝說,其實她覺得對待基金投資和對待事業和生活是一樣的,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在於真誠的態度。幾年來她不失時機地把一隻只基金領進家門,即使中間有波動,但她相信至少仍舊能保持盈利,至少任何一隻基金最終都不會讓人失望,而她要做的就是等待。

“功夫不負有心人”,謹慎有道的基金理財給了子輝更大的回報。從中國股市開始回暖,所有的基金在2006年都開始了瘋狂的賺錢時,所有基金的淨值均為正數,開放式基金整體收益率達到30%,很多收益率超過60%,最高的甚至超過100%。而這幸運的100%也落在了子輝的頭上。“盤點下來,我在2005年9月買了10萬的基金,在2006年裡居然賺了近10萬”,投資基金讓子輝有點終成正果的感覺。但她也對我說,其實在這隻基金收益超過60%之後,她還是有點發慌了。這也許是炒股留下的後遺症吧,差點就在這時候賣掉了。“買基金不僅要選好基金和分批買入,基金作為一種專家理財產品,講究的還是長期投資收益,要長期持有”。

股市的上揚,帶動了人們的心情,也點燃了人們購買基金的熱情,基金投資逐漸為廣大個人投資者所接受,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應更好地把握好基金投資的方法。

1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優先應用共識韌性交付帶動,流程自動化成趨勢,RPA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