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artner報告看RPA市場前景,優先應用成共識,戰略趨勢不可少
優先應用共識韌性交付帶動,流程自動化成為轉型趨勢,RPA前景可期
上個月,Gartner釋出了《2021年財務主管首要任務》調查報告。
這份報告,對173位首席財務官、79位財務主管和48位財務分析師進行了訪談。以瞭解看他們對如何加速組織的數字化轉型程序、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戰略決策等問題的看法與解決方案。
每個首席財務官(CFO)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與數字化邏輯。但在業務自動化方面看法卻基本一致,多數人認為應加強對超自動化的應用,任何可以自動化的業務流程都應儘量自動化。
這個結果,也驗證了“自動化是人類追求的永恆目標”那句話。果然,人類對自動化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1、RPA成為財務領域重點數字技術
想要更好平衡增效與降本的關係,要麼直接用自動化代替人類,要麼持續最佳化人力資源結構。而自動化往往會是大家的首選,哪怕搞一臺機器人價值不菲。自動化技術持續更迭,當前這個時代則正好流行RPA,所以RPA就成了的財務主管們力推的重點。
所以,當首席財務官(CFO)被問到,數字化技術應用重點放在哪些方面時,多數人將RPA放到了首位,其次才是先進的資料分析、基於雲端的ERP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
當首席財務官被問到2021年將把時間和精力應用在哪些重要數字化技術時,被訪者給出的答案同樣出乎意料:
66%表示,將把時間和精力應用在RPA領域;82%表示,將把時間和精力應用在先進的資料分析技術和工具;55%表示,把時間和精力應用在收回成本以支援增長;54%表示,把時間和精力應用在員工敬業度和保留率;這幾個答案中,第一個回答直接體現了RPA目前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廣度。其他三個,也或多或少與RPA有所關聯。
無論應用多麼先進的資料分析技術和工具,一旦採用RPA解決方案,RPA必將是打通資料孤島保障企業資料流通的更有效工具。
對於IT投入的成本回收而言,RPA可以算是ROI最高的IT設施之一。
要提高員工敬業度和保留率,提升員工工作滿意度,透過使用RPA輔助其完成大量簡單重複的工作,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2、優先應用RPA成為財務主管共識
大家可能想不到,在應用先進資料分析技術和工具方面,竟有66%的首席財務官和56%財務主管表示,2021年應用RPA是重中之重。還有62%和61%的受訪者表示,應用起來比較困難。
這組資料,不只表達了RPA在財務領域應用的重要性,還意味著RPA已經成為先進資料分析解決方案的角色之一。
在具體應用中,RPA透過融合聊天機器人、機器學習、AI等技術,能夠將非結構化資料進行識別和轉化,這為先進資料分析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支援。而那些應用先進資料分析技術和工具比較困難的企業,也可以優先考慮應用RPA作為過渡。
這樣,具備高效率、易部署、成本低、見效快等優勢的RPA,在最近幾年在財務領域實現了指數級增長。
也正是因此,在2021年優先應用的數字技術方面,CFO們和財務主管的觀點出奇的一致。這些技術包括:RPA及其他能使財務業務實現自動化的技術,先進的大資料分析技術,基於雲端的企業資源管理技術,自動化報告技術和金融人工智慧技術等。
在這組答案中,RPA又理所當然地被放到了第一位。
3、韌性交付帶動RPA成為戰略趨勢
對於自動化於未來組織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其能夠為社會做到價值貢獻,各種報告都有解讀。Gartner對於新技術的定義、預判與理解,每每能夠準確定義一種新技術或者技術組合。同時更加著眼於新技術所帶給組織的戰略性改變,啟發更多組織取捨某些技術,做到更好的價值投資與溢價回報。
放眼近幾年的Gartner相關報告,自動化相關的技術與趨勢佔比越來越重。今年,Gartner釋出的《2021年重要戰略科技趨勢》中,超自動化就是其中之一。
Gartner研究副總裁Brian Burke認為,企業機構正在從應對新冠疫情向推動增長轉變,因此2021年需要特別關注的三大主要趨勢領域:以人為本(People Centricity)、位置獨立性(Location Independence)和韌性交付(Resilient Delivery)。
其中,韌性交付包括組裝式智慧企業、人工智慧工程化和超級自動化(Hyperautomation)三個板塊。
當不確定性成為一種常態,企業擁有能夠適應業務變化速度的業務能力就變得異常重要。更加彈性與敏捷的企業,自然能夠在競爭中存活並得到永續發展。
藉助組裝式智慧企業、人工智慧工程化、超級自動化這三種技術組合,企業就能快速擁有彈性與敏捷的能力。尤其是超自動化,可以幫助企業增強個體能力並結合資料做出智慧決策,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進而賦能整個運營體系。
超自動化結合了 RPA、A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流程挖掘等各項技術與工具,目標是增強由 AI 驅動的智慧決策和數字化運營。對超自動化而言,RPA和iBPMS是超級自動化的關鍵組成部分。
由此,RPA也就成了2021年的戰略科技趨勢之一。
4、流程自動化轉型趨勢預示RPA市場前景
RPA不僅成為戰略科技趨勢,也成了2021年企業轉型趨勢中的重要角色。
去年10月,Gartner公佈了《2021年CIO年度議題大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所統計的2021年全球企業IT技術投資動向名單中,以RPA為代表的流程自動化排名首次進入前十,且名列第四,有44%的CIO(資訊長)選擇在2021年投資RPA。
要知道該報告訪談了全球74個國家及地區的1800多家中型至大型企業CIO,這意味著大概有800多家企業會在2021年重點投資RPA。
此名單的前五名分別是資訊保安(61%)、BI與資料分析(58%)、雲端服務或解決方案(53%)、流程自動化(44%),顧客及使用體驗、AI與機器學習技術(41%)並列第五。
眼下只要提及流程自動化,幾乎都會與RPA相關聯,畢竟它已成為業務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重要角色,而超自動化已與RPA密不可分。某種程度上,RPA已成流程自動化的代名詞。
如果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在TOP 5排名中,每項CIO們重點投資的IT技術,都與RPA有所關聯。
RPA在資訊保安方面涉及到安全合規性;在BI與資料分析方面擔當了資料收集官;雲端服務方面SaaS化已是RPA主流;顧客及使用體驗上RPA是可以提升使用者體驗與工作者心情指數的;而AI與機器學習技術也早已融合進入RPA。應用場景上的普適性,也是RPA被日益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CIO的投資動向,代表著企業在IT設施方面的投資邏輯與理念。現在,IT投資已經成為廣大企業經營的重要戰略之一。流程自動化成為CIO投資排名第四的IT技術,RPA又成為了流程自動化的主流。
Gartner這份報告還有一個數據:全球企業IT預算將在2021增長2%。企業IT預算增加的同時,必然也會更多地投資RPA。
簡單地講,流程自動化被CIO重視,也就意味著企業需求的持續增長。由此,RPA市場前景可想而知。
5、關注並玩轉RPA的CIO更有前途
《2021年CIO年度議題大調查》報告,除了公佈全球企業IT技術投資動向之外,也認為CIO將會肩負更大IT責任。而擴大CIO在組織內部的影響力,以讓IT能夠發揮更大價值,是企業加速推動數字化業務與敏捷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CIO的職責增加後,一般會在組織中擔任更高的職位。事實上,Gartner在2020年的一個線上Gartner IT Symposium/Xpo Americas大會所釋出的 "重置一切 "十大戰略預測中,其中一個預測就是這樣的:
到2024年,25%的傳統大型企業CIO將對數字化業務運營結果負責,切實成為 "代理COO"。
無疑,讓更懂技術和系統的CIO轉型成為COO,將會助力企業數字化戰略更好的實施與落地。因此,Gartner預測未來五年將有25%的CIO升格成為COO。
在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發展大趨勢,流程自動化技術大行其道的今天,還有多少CIO不知道RPA呢?相信那些率先引入、投資並熟練應用RPA的CIO,會因其解決方案能夠更好的助力企業增效降本而得到老闆的進一步青睞,由CIO升職成為COO乃至CEO,也就指日可待。
所以你看,全方位的瞭解、掌握並玩轉RPA,對於將來的“加官進爵”都有莫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