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為賺錢的新路子,直播帶貨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多,充斥著各大平臺和媒體。但實際上,新的商機已經出現,資本早就開始佈局到下一個地方,直播帶貨也不再是主流,而這一方向在未來5-10年內將成為趨勢,現在各路資本瘋狂砸錢的背後,個人也有很大的投資和賺錢空間值得思考和研究。

社群電商:最後一公里拼圖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電商的規模從全球到全國再到各大城市間,都密密麻麻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企業,線上線下也有各種各樣的宣傳促銷方式,但從家門口到市區這一過程中的能夠滿足人們日常需求的電商企業卻尤其稀少。直播帶貨出來後,各大資本紛紛進入,已經事實上把控了最主要的資源,還沒入“坑”的人想現在進去勝算已經不大,因此瞄準家門口這最後一公里的“拼圖”顯然最為有效的。

要知道,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最終的作用點都在於人,只要一個地方的人多那麼商機就多,而家門顯然就已經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級別了。當然,相比大企業來說,這種新商機的出現等普通人感知到已經晚了一步,但目前由於各個資本爭奪市場,因此依舊有機會讓個人進去“摻一腳”。

報道指出,目前包括盒馬、每日優鮮等多家知名生鮮電商企業都在試圖推動出國融資的腳步,這就意味著社群市場的爭奪正處在白熱化階段,當前下場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各個企業為了爭奪社群明顯會盡全力拉攏任何一個可能的參與者或者本身就有店面的商鋪業主,相比較其他的電商,圍繞社群而來的它們有著更強的使用者粘性和社交性,這種人際關係的構建也是未來巨大的開發潛力之一。

商機背後的隱患

不過,這對各大企業來說或許是商機,但同時也有一些“副作用”甚至是隱患,因為社群電商尤其是其中的團購以各種蔬菜瓜果為主,這會對小區外的“前置倉生鮮”也就是菜市場一類的地方造成強大沖擊,已經放棄前置倉的盒馬生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帶來的實際問題還有待觀察,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過於向社群集中化會導致市場過小,缺乏靈活性,小的進不來大的倒不掉。

因此,從這點上看,個人在決定是否“趕潮流”時還應該看看周邊市場是否已經飽和,防止進去後面對一個沒有立足之地的市場而被人“漫天要價”。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投影市場闡析:家用和商用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