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來,聯發科可謂春風得意。股價從去年3月,疫情的最低點的273新臺幣,漲到了前段時間的最高點1010新臺幣,一年時間不到,翻了將近三倍。並且在短短4個月內發動3次併購。
4個月發起3次併購
先是在去年11月,聯發科子公司立錡以24.3億新臺幣,併購英特爾的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1個月後,另一家子公司絡達又以4.95億新臺幣認購工業乙太網路晶片公司亞信電子的兩成股份。
此外,也是去年年底,聯發科宣佈以15億新臺幣的價格,收購電腦網路通訊IC設計公司九暘電子,儘管最終因九暘電子股東臨時會出席的股東不足三分之二,而收購未遂,但並未影響到聯發科的佈局。
除了以上的股價翻倍,不斷收購之外,聯發科在去年年底迎來最大的一件喜事,第三季度以31%的市佔率超越高通,成為智慧手機市場最大的晶片供應商,實現華麗轉身,成為行業老大。
天時與地利
聯發科能取得如此成就,有天時、地利、人和三重因素在。
首先天時,一場疫情導致全球陷入混亂,2020年,全球的GDP也從原先全年成長3.4%變成了衰退4.4%,但疫情卻讓半導體走向欣欣向榮。費城半導體指數在2020年大漲了44%,主要的半導體公司營收同比增長都在20%~50%區間。
受惠於居家辦公與家庭娛樂裝置的需求暴增,聯發科在這方面也是深耕多年,比如其電視晶片份額一直是全球領先。此外,由於大陸的疫情最先得到控制,而大陸市場則是聯發科的根基,所以作為IC設計廠商的聯發科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疫情對聯發科帶來的唯一不好的影響,可能就是全球晶圓產能短缺危機,進而影響到了自身晶片的出貨量。為了應對產能緊缺,聯發科甚至都自己買裝置租給力積電,但產能緊缺也導致另一個好的結果,那就是聯發科的晶片也成了搶手貨,受到市場持續追捧,從而帶動整體營收。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的資料顯示,2020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受到疫情衝擊,全年生產總量僅12.5億支,年減11%,為歷年來最大衰退幅度。而另一方面聯發科卻節節高,在第三季度成為全球手機晶片龍頭之後,第四季度依然以微弱優勢超過高通,再次坐穩老大的位置。
此外,在過去一年時間,中國的5G佈局已經拉開序幕,國產品牌推出的新款手機基本上都是5G配置,而5G晶片的價格高於4G,這提升了聯發科的利潤空間。再加上新基建大幕的持續拉開,給了聯發科更大的可能。
人和
聯發科在過去一年能有如此成就,一方面是天時地利決定的,另一方面人和的要素不可或缺。
首先地緣政治發生重大轉折的今天,聯發科則吃到了半導體去美化的紅利。再者,聯發科能夠突圍而出,主要是兩大對手出現了問題。
聯發科本來與華為的海思還有高通三分安卓晶片的天下,但由於美國的禁令,導致華為海思暫時“休克”,海思晶片留下的真空地帶,則迅速被聯發科所佔據。
根據集邦諮詢的最新資料顯示,從去年的Q4到今年的Q1這段時間,全球手機格局已經發生改變,原本排名前三的華為,則在去年Q4出貨量3540萬支,季減21%,位居第五。如果相關零元件未能於第一季底前取得出貨許可,則預估華為將在2021年第二季底面臨明顯的物料供給斷層。
與之相對的是小米、OPPO的市佔率在提升,同時也帶動聯發科出貨量的增加。
海思雖然暫時被迫“休眠”,但還有高通這個強勁對手在,不過雙強廝殺的場面,卻沒有上演,主要原因是高通出現了戰略失誤,給了聯發科機會。
搶先一步
在3G和4G上,聯發科總是慢半拍,所以這也導致其很被動,但是跨入5G時代,聯發科改變了策略。
在5G的應用上,主要有兩個頻段,一種是Sub-6,這個頻段比較容易從4G進行轉換,另一種則是毫米波,它是真正的5G,也是未來的方向,但毫米波有自己的劣勢,單個基站覆蓋範圍小,建設密度相比sub-6要高很多,所以這也就拉大了毫米波的投資成本。
聯發科自知財力有限,並且研判大陸市場會主打sub-6,因此選擇優先專注發展sub-6,這樣便可以搶佔先機。高通則堅持一步到位,要sub-6和毫米波通吃。
為了搶先進入5G市場,聯發科在2017年底就宣佈停止研發高階4G晶片,並將2000~3000名技術人員調整到5G相關部門,從事5G晶片的研發,結果是聯發科賭對了。
因為後來事實證明,全球大部分的電信運營商採用了sub-6,而毫米波只在北美等少數地區漸漸普及。
專注sub-6的聯發科在市場佈局上確實也快高通一步,2019年年底,聯發科釋出了第一顆高階5G晶片天璣1000,對標的就是高通的驍龍865,但效果似乎未達預期。
後來,聯發科及時調整戰略,相繼推出了主打中低端的天璣800、天璣700,並且以其優惠的價格打動了手機廠商的心,產品陸續被OPPO、紅米、華為等採用。而與此同時,高通晶片卻表現的後繼乏力,去年驍龍690和驍龍480等幾款晶片,鋪貨速度和數量都比不上聯發科。
不止手機晶片
像聯發科和高通這樣的企業,能夠成長為產業巨頭,自然不僅僅在一個領域做到了第一,而是在許多領域做到了首位。比如高通在全球車載資訊處理和藍芽解決方案領域排名第一,在新一代頂級車載資訊娛樂系統方案領域排名第一等等。
聯發科則是全球數字電視晶片的老大,主要電視品牌幾乎都採用了聯發科晶片方案,全球市佔率一度達到70%,在中國大陸市佔率則在80%左右。去年,聯發科從瑞昱手中奪回全球第二大電視品牌韓國LG電視大單,再次鞏固自己的王者地位。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中國的智慧音箱市場,聯發科同樣佔據市場第一的位置,基本佔據著五成的市場份額。
在無線耳機方面,聯發科近兩年也是戰果不斷,前段時間有報道稱,聯發科已經成功打入蘋果100%持股的耳機廠商Beats的產品供應鏈,預計最快將於今年2、3月開始出貨,這對聯發科來說,又是一個增長點。此外,聯發科旗下的絡達,在華強北的TWS耳機中幾乎佔據最重要位置。
此外,在安卓平板電腦晶片、WiFi晶片、光碟機與藍光播放器等領域,聯發科依然是頭部晶片供應商。
總結
半導體市場,尤其是手機晶片領域,迭代太快,導致整體格局日新月異,昨日的龍頭可能今天就滑落深淵,但今日的潛龍也有可能明天一飛沖天,這其中有自身的努力,也有歷史的程序和大環境的造就。
聯發科雖然如今是一條飛龍,股價一年飛昇三級,但高通實力也不俗,今年一季度開始,已經發布了兩款高階晶片,大有強勢反攻之勢,未來的手機晶片市場,肯定會競爭更加激烈,兩強對決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