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幼教的創新機會將出現在高價值密度、價值鏈把控能力強和價值網路組合完善的產品方向。但早幼教又區別於網際網路型別的產品,並不具備輕量化、規模化、速度快和產品好交付等特點,要真正實現創新,可能需要長期的沉澱。
早幼教行業的主體構成和格局
根據孩子年齡的大小,可以將早幼教行業再劃分為多個領域,在每個領域中都有很多的公司在努力、競爭,基於這些細分的領域,可以發現早幼教行業服務的兩類人群:1)服務孩子;2)服務父母。但從整體來看,大量的產品、服務最終的目標物件其實都是孩子。
理解一個行業,需要概括的分析行業的格局和發展情況。從年齡和服務物件兩個維度,將早幼教行業進行劃分,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產品和服務業態。
目前早幼教行業的主體構成和格局
行業劃分如此,但不同業務的公司所面臨的機遇、困境和競爭卻有非常大的差異,而對於創業者而言,理解其中的原因、尋找創新和破局的可能性,就變得非常重要。
一、託兒所和幼兒園的確立和發展
1956年,教育部、衛生部、內務部發文,將早幼教做了一個明確的劃分,「託兒所和幼兒園應依兒童的年齡來劃分,即收三週歲以下的兒童者為託兒所,收三至六週歲的兒童者為幼兒園」。基於這個定義,當時國家做了很多政策的調整和改革,託兒所(也叫作托育)和幼兒園都迎來了人口爆發下大背景下的飛速發展。
從5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期,中國各類託兒所近27萬所,幼兒園18萬所,託兒所的數量比幼兒園要多40%以上,這樣的密度和比例關係和當下的托育、幼兒園市場現狀差異極大,那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在於,上世紀中國的托育幼兒園服務體系,主要還是依靠集體的力量,託兒所和幼兒園主要舉辦方還是集體,包括各企業、事業、機關、部隊等等,經費各自單位解決。
這也意味著,在非市場化的環境中,商業效率並不是優先考慮的第一因素。但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企事業單位逐漸剝離或者關停此類托育幼兒園服務,我們發現托育和幼兒園的市場格局呈現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
二、市場化背景下不同產品的發展變化
隨著公辦託兒所、幼兒園數量的銳減,社會供需矛盾出現緊張。到2003年,《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提出要為0-6歲兒童和家長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務。
雖然政府引導的方向是0-6歲的托育幼兒園附圖體系的民辦民營發展,但實際情況是,更多的政府、社會力量湧向了幼兒教育,也就是幼兒園的興辦和發展,而托育領域卻發展的異常緩慢。
而對比來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除了需要從早到晚消耗孩子大量時間的托育、幼兒園之外,父母們開始為孩子挑選一些額外的產品,比如:託管、學前班、素質教育和一些消費的內容;或者一些服務類的產品,比如:月嫂、育兒嫂。這一類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成熟速度,又遠超過了托育和幼兒園的發展,是早幼教領域創業創投最活躍的部分。
因此,我們要去思考和探究,不同產品和業態的差異化究竟有什麼樣原因,在變化中會有哪些創新機會出現?
早幼教創新機會在哪裡?
早幼教行業的產品非常多,上文中行業拓撲圖僅僅是把它分解成了各個小領域,現在我們根據消費者的價值需求對早幼教行業進行分類,並從中尋找創新機會。
消費者對於不同型別早幼教產品,能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相關服務的價值訴求是存在非常大區別的。比如:
1、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沒有過多要求,只要孩子可以健康、不生病的成長就好。
2、對教育孩子有一定的訴求。家長希望孩子大方得體;在與人交流過程中是非常開朗、樂觀的;能夠為未來的學習提前儲備一些知識;希望孩子有一定的價值追求。
其實,每一個父母在挑產品的時候都隱含了一部分價值訴求在裡面。
這時我們需要思考,在早幼教這個領域,父母到底有什麼價值訴求?不同的價值訴求又對應著什麼樣的產品組合呢?
因為很少有一個產品只對應一個價值訴求,這會非常難做。大部分情況下,一個產品是多個價值訴求的組合,但多個訴求中一定是有側重的。
那麼,市面上各種各樣的產品非常多,但產品有好有壞,區分產品價值的關鍵點是什麼呢?
關鍵點一:使用者價值需求密度決定產品價值在產品的價值層面上,是有價值密度區別的。對於價值密度高低的判斷標準,這就要看父母更在意什麼、更不在意什麼;父母願意在他的價值訴求上花多少錢,願意多大程度上去尋找相應的產品。
也就是說,父母的價值訴求越高,產品的價值密度就越大、越願意花錢;反之,價值密度越低。
我們簡單的把早幼教劃分成兩類:
1、怎麼把孩子養活。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至少是發展成一個正常的人,吃得飽、穿得暖,不受傷……這是非常基礎的訴求。
2、怎麼把孩子養好。除了基礎訴求之外,還希望孩子能夠接受一點教育,可以為未來發展做一些生理、心理、知識、技能的儲備和準備。
早幼教=養活嬰幼兒+教育嬰幼兒
通過這樣的劃分,你會發現:
在較早的年齡段裡,家長更傾向於把孩子養活。比如,公立體系或者是需要長期服務的產品,都是更傾向於要把孩子看住、看好,托育和幼兒園絕大部分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看住、看好的需求不那麼大的時候,怎麼把孩子養好的需求就逐漸增強。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市場上很多託班在拼命做教育的原因。因為他們發現,在託班這個年齡段裡,幫忙看孩子這件事情的價值密度實在太低了,除了託班,孩子的爺爺奶奶、鄰居家的叔叔阿姨或者保姆,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相比找人幫忙看孩子,在孩子需要學英語、需要啟蒙教育這件事上,父母會認為一定要找個專業的老師、好老師來教,而不是隨便找個鄰居就能解決的。
所以,當創業者選擇去做其中某個年齡段適用的產品時,應該選擇對於父母來說價值訴求更高的方向,而不是邊緣價值的訴求,儘管產品看起來可能是社會的主流形態。
不同年齡段對不同產品的價值需求度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政府會在托育和幼兒園這個領域裡提供那麼多補貼。
幼兒園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幫助家庭解決帶孩子的問題,而現在的幼兒園的教育價值訴求被過度放大,導致在幼兒園也需要特別大的教育投入,這使得幼兒園的成本越來越高。這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因為這會使得生育率下降,不利於社會的長期發展。所以,也不難發現,即使是政府的很多行為,也跟使用者的價值訴求是有很大關係的。
早幼教創新的第一個機會:能提供高價值密度的產品。
關鍵點二:價值鏈的把控能力決定產品價值每個行業都有分工合作,想要做好產品必須要清楚上下游的組成,這有利於找到自己最合適的領域進行切入,並充分利用上下游關係的配合,最終做出好的產品。
在這之前,先引入兩個新概念:價值鏈和價值網路。
價值鏈、價值網路與使用者需求的關係
價值鏈的邏輯,是指把終端產品背後所有的供應鏈組合起來,形成單一的產品,最終直接面向用戶。這其中的核心是:上下游公司對最終交付的產品的控制力是不一樣的,對產品控制力的強弱決定了對價值鏈控制力的強弱。
以手機行業為例,它的品牌和研發能力是大過渠道的,因為渠道能力已經變成共性化能力。儘管近年來又衍生出了一些新的渠道,比如三四線城市的街邊店、手機連鎖店等,但最核心的仍然是產品能力和研發能力。
還有一些行業,它其實是渠道行業,簡單來說就是我能接觸到你、然後賣東西給你。比如知識付費,這類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這個時候渠道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那麼,以面向C端使用者的產品舉例,創業者就必須明白產品在最終價值互動的過程中,你的把控力到底強不強,你是屬於核心節點還是隻屬於供應鏈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如果做不成核心節點,就會導致你的利潤空間會被嚴重壓縮。
早幼教創新的第二個機會:對價值鏈把控能力強的產品。
關鍵點三:價值網路完善程度決定產品價值價值網路的意思是,每個產品在與使用者打交道的時候,不僅僅是單一產品在與使用者接觸,還有多個產品和服務模組的組合。
比如,我今天買了一臺電腦,儘管品牌是聯想的,但是我是通過京東購買的電腦,京東為使用者提供售前、售後等服務。其實,這些都屬於產品的一部分。
今天在做產品創新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陷入一種執念,認為只要把產品做好了我就是最好的,或者只要把渠道做好了就是最好的,這是存在問題的。
其實使用者接觸產品是多方面的,比如產品本身的設計、購買產品的渠道、產品的交付以及售後服務等,它是多個維度的組合。
所以,價值網路的邏輯是指,在做產品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合作商,跟你一起協同去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為只有一家機構,是很難把所有事情全部做完、做好的。
早幼教創新的第三個機會:價值網路組合完善的產品。
早幼教創業困局在哪裡?
基於上面提到的價值鏈和價值網路的邏輯,我們來分析一下,早幼教行業會存在哪些困局:
困局一:產品1、TO B服務的價值鏈控制能力弱。目前在早幼教行業裡做TO B,創業者是沒有控制能力的。你的客戶選擇什麼產品,你是沒有話語權的,這就導致你的產品價值傳遞不出來。
2、網際網路創新產品的價值網路組合太差。這個行業有非常多的創新,但大量網際網路產品在創新的時候會忽略價值網路,只做單一產品的交付,並沒有把產品的各個價值網路給構建起來,共同服務客戶。
比如,有的創業團隊擁有非常強的技術優勢,如果一味的突出技術優勢,在做教育產品的時候就會導致產品太特殊、易用性較差,使得它在交付給使用者時,使用者的使用難度非常高,於此同時,又沒有構建其他的服務合作商、或者自建服務團隊來使得產品更加有效的交付給使用者。
其實早幼教行業是個價值訴求複合的行業,沒有一個父母只想解決單一問題,他們更希望多個問題綜合在一起被解決。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的黏性那麼強,而我們買本書、買個知識付費產品的黏性這麼差的原因。
困局二:資本資本是加速教育行業高速發展的助推器,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會發現早幼教其實不太好做,為什麼?
1、早幼教產品價值網路複雜度高
投資人都很喜歡投資網際網路產品,它具備輕量化、規模化、速度快、產品好交付等特點,而早幼教的特點與網際網路產品的特點其實是衝突的。
就像上面說到的,現在使用者對於價值網路的感知度是很高的,而早幼教的產品交付給使用者時,背後需要配備服務人員、銷售人員、社群運營人員甚至還需要配備一些線下服務。
而早幼教類的網際網路產品其實是做不到的,在產品交付給使用者的過程中,它實際搭建的價值網路與預想中完善的價值網路存在較大的差距。
這是很多做了創新式早幼教產品都會遇到的問題,所謂的家庭式教育也好、早教啟蒙產品也好,產品做出來根本沒辦法使用,使用者基本不買單。所以,如果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投資人也就很難再繼續投資。
2、價值鏈的創新難度過大
投資人比較喜歡投資一些成熟行業的供應鏈變革或者升級,比如:Airbnb、滴滴或者瑞幸咖啡這類。住宿、打車、喝奶茶或者喝咖啡都是常態化的事情,這些創新的產品做的只是變革了供應鏈。
而對於教育行業來說,人本身的因素太高了,所以創新所能額外創造的價值就非常低。也就是說,大量的產品互動就需要人工去做,而不是通過工業品去做、通過標準品去做,這就使得產品在最終交付的比例中,人的影響因素太大,所以,很難去改造、升級、賦能。
VC偏好≠早幼教現狀
如上圖所示,兩類投資人非常喜歡的產品特點,早幼教都不太匹配,這就導致,在這個領域想要做創新或者想要通過VC驅動創新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早幼教是一個大而散的行業,每家機構都很小,但每家機構都在努力,作為投資人我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參與到早幼教行業的創業和創新。
中國的早幼教目前可能更需要一些長期的沉澱,在沉澱中尋找可以落實價值鏈和價值網路的機會,這時候巨大的機會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