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靴子落地,美國版大放水真的來了。

上週四,美國新一輪1.9萬美元刺激計劃終於正式被拜登簽署。

因為印錢規模過大,全世界都在盯著這份刺激計劃。

縱觀近期的財經新聞,許多國家都在密切分析其影響,並研究後續如何應對。

英國當然也不例外。

但於此同時,英媒也指出美國1.9萬億刺激計劃可能會強化通脹預期,進而影響全球金融穩定。

換句話說,放水可能推高物價,再加上如果市場利率也跟隨通脹上升,可能令金融市場不穩。

拜登的1.9萬億,美國放水停不下來,刺激計劃都有什麼?

在分析美國刺激計劃對英國乃至全球的影響之前,我們先看看這份計劃到底講了什麼。

當地時間3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正式簽署了1.9萬億美元(約合12萬億人民幣)的新冠疫情紓困法案——“2021美國救助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 of 2021)

該計劃主要措施包括為美國家庭派發約4000億美元直接紓困金、為學校重開提供約1700億美元資金、撥款約1090億美元用於應對疫情和公共衛生服務、以及為各地方政府提供約3500億美元資金支援等。

拜登表示,這項總額達1.9萬億美元的“歷史性立法”為美國經濟重建提供支柱性力量,將給美國人民提供一個“奮鬥的機會”

具體來說,拜登1.9萬億美元刺激法案包括:

年收入7.5萬美元以下的個人或者年收入15萬美元以下的夫妻,能獲得一次性1400美元的付款。每位兒童將獲得額外1400美元的補貼。收入超過此金額的個人或者家庭,領取的資助會減少。每週3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延長至9月6日。協助低收入及失業人士支付房租水電費用。受疫情衝擊的餐廳等產業,將獲得250億美元的撥款。其中將有50億美元用於航空公司,80億美元用於機場等。聯邦政府將向州和地方政府撥款3500億美元,為重開學校撥款1300億美元。擴充套件新冠檢測和研究的490億美元,以及用於疫苗分發的140億美元。

拜登表示,“美國救援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的刺激法案,是二戰後美國政府幹預經濟的最大規模舉措之一

美國大放水,影響幾何?

刺激計劃官宣後,那些將在全球範圍內受益於經濟復甦的行業,如銀行和航空公司,其股價已經開始上漲。

此外,經合組織(OECD)在詳細分析美國刺激計劃後,於3月10日釋出了一份重要預測資料。

資料顯示,這份刺激計劃將會加快美國經濟的復甦速度,美國今年GDP增速將從去年11月預測的3.2%上調至6.5%。

今年全球收入也將因該計劃而提高1%,預計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5.6%,比去年11月預測的4.2%高出1.4%

按照全球經濟體劃分的話,經合組織預測,到明年底,發達經濟體就能接近追上其在疫情爆發前的增長趨勢線

相比之下,新興經濟體的狀況將不那麼好,到明年底仍將比疫情爆發前的產出增長趨勢值低3%至4%,但這個數值仍將比該組織三個月前的預測值要好得多。

雖然經濟資料會變得好看,但經合組織也指出,這麼大規模的印錢(該計劃的價值相當於美國國民收入的8.5%),很可能會帶來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風險。

究其原因,美國龐大的經濟刺激支出可能會同美國的經濟需求不成比例。如果美國的財政刺激支出遠超出了美國經濟的有效吸收能力,那麼該計劃反而會導致經濟過熱,給美國甚至全球物價上漲帶來壓力。

經合組織預測最近兩年,美國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將提高0.7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新的大規模刺激方案將使美國今年預算赤字進一步擴大1.16萬億美元,美聯儲可能會因此考慮收緊貨幣政策。

簡單總結來說,美國的“大放水計劃”可以幫助美國仍至全球經濟復甦,特別是美國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GDP值比去年11月預測的多增長約1%),以及東亞和歐洲的出口導向型國家。

但如果“火候”沒掌握好,引起了物價上漲,那麼不僅美國,全球的利率都可能會跟著升高。

美國的1.9萬億,對英國都有什麼影響?

前文也提到過了,經合組織預測受美國大放水影響,英國今年GDP至少會因此多增長0.5%

同時,在大規模疫苗接種的加持下,截止到今年年底,英國GDP的預估增速已經從原來的4.2%上調到了5.1%(增速預測值上調了0.9%)。

2022年的GDP預期增速也從原來的4.1%上調到了4.7%,增長了0.6%。

另一方面,《泰晤士報》指出,如果經合組織的預測正確,那英國不斷飆升的財政赤字,可能也會因為美國的刺激方案而得到控制,未來英國可能將不再需要進一步透過加稅等方式來填補財政漏洞。

If the OECD’s outlook is correct, the additional growth should help to close the UK’s budget deficit without any need for further tax rises.

不過要值得注意的是,經合組織預測英國經濟受益於美國刺激計劃,是建立在英國逐步解封以及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的基礎上的。如果未來英國疫情再度失控,那一切都將再次回到原點。

此外,前文我們多次提到放水可能會造成全球通脹、物價上漲等惡果,從最新資料來看,這一現象很可能已經開始醞釀。

畢竟全球身處美元體系,美國放水,所有市場都不能獨善其身。

比如,以房市、大宗商品為代表的大類資產,目前就面臨較大上漲壓力,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影響是,面對美國大放水,英國跟不跟?

事實上,從英國本月初發布的最新財政預算案來看,英國的決心已經很明顯了。

2021年3月3日,英國公佈了2021年預算案,雖然沒有美國金額那樣龐大,只佔了GDP的3%(美國是8%),但是數額同樣驚人——到明年底,英國政府在疫情中後期的總支出將達到4070億英鎊

至於英國這邊具體的放水措施,我在之前的推送《英國再撒4070億鎊!個人發錢,企業發糖,海外人才發籤證…》都寫過,這裡就不展開了。

可以看出,和美國一樣,英國這邊也在大放水。

畢竟英美兩國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同步的。疫苗接種如此,印錢放水更是如此。

各國疫苗接種人數排名

總結來說,美國刺激計劃對英國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促進經濟更快復甦,填補財政漏洞,壞處則可能導致通脹,並讓政府不得不跟著印錢。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亦或是西方大部分國家,目前都仍處在疫情封鎖之下,還沒有完全徹底放開。

從這個角度看,現在大部分的分析還只是紙上談兵,真正觀察放水影響,還要看歐美國家徹底解封后,全球經濟如何適應新常態,以及印錢如何在新常態下發揮作用,這也是我們後續需要密切關注的。

11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不二覆盤: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