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享充電寶每小時從1元漲到4元”登上熱搜。
調查發現,每小時租借費從去年的1.5元已漲至3至4元,24小時封頂價格從20元到40元不等,一些區域甚至最高10元/小時。
與共享單車哀鴻遍野不同,早在2019年,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就已相繼宣佈實現盈虧平衡,並開始盈利。
行業龍頭怪獸充電招股書顯示,2020年淨利潤7540萬元,相當於每天淨賺20萬元。
但為何收費標準卻越來越高了呢?是準備“店大欺客”了麼?
招股書顯示,在受疫情衝擊的2020年,怪獸充電營收達28.1億元,同比增長38.9%,以34.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成為中國最大的共享充電運營商。
可惜的是,怪獸充電在利潤率上退步較大,相較2019年淨利潤1.6億元,2020年只有7540萬元,同比下滑55%,淨利率也從8.2%下滑到2.7%。
看到這裡大致瞭解了,就是“利潤不足漲價來補”這個意思。
在與幾家共享充電寶公司的運營交流後,總結了三大漲價的外部因素:
第一、使用者忠誠度為0:
截至2020年末,怪獸充電累計註冊使用者超過2.19億,可惜的是離開那些實體店的“點位”,這些使用者將一文不值,沒有忠誠度的註冊使用者是最核心的因素。
第二、進場費提高:
在一些客流量大、客留時間長的場所,如酒吧,KTV等,入場費甚至高達每年200000元。
第三、分成比例提高:
除了進場費外,由於競爭更加激烈,有限的實體場內位置也不可能放太多“點位”,提高分成比例才能不出局。
有了共享單車的前車之鑑,共享充電寶坐享“共享經濟2.0”的兩大發展優勢:
信用免押金使用者的共享習慣已養成因此共享充電寶的發展少走不少彎路,可以說一路高歌猛進。
有訊息稱,當地時間3月12日,怪獸充電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首份招股書,公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程式碼為“EM”,將成為“充電寶”第一股。
2017年12月,怪獸充電創始人兼CEO蔡光淵在公開演講中提到,“我相信兩年之後,如果我們仍然在這個行業拼搏,英雄就會跑出來”。
如今,英雄是跑了出來,可英雄的粉絲紛紛表示非常不滿。既沒有品牌忠誠度,又因為漲價而放棄養成的習慣,2021年共享充電寶的開端有點不靠譜。
能不能學學瑞幸咖啡?再苦不能苦使用者,您說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