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前一輪全球經濟危機的大潮剛剛退去,回聲仍不絕而耳。現在,當我們俯瞰世界,不難看到,世界經濟已經十面埋伏。貿易摩擦的火花在世界各地閃亮,產業鏈張裂的碎聲嘠嘠作響,降息熱浪撲面而來,債務危機警報響徹全球,全球經濟危機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據世界銀行統計,世界經濟增長率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下降,最近已經回落至2.5%左右。面對全球貿易和投資放緩,世界銀行將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預測從2.6%調低至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Quattroporte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華盛頓的IMF總部發表演講稱:“世界貿易幾乎看不到增長,從2019年的世界經濟來看,近90%的國家和地區的增長正在減速”。2019年以來,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回落。美國前兩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2.7%、2.3%,比去年同期分別降低0.2、0.9個百分點。歐元區一季度同比增速為1%,比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二季度環比增長只有0.2%,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 日本前兩季度同比增速為1%和1.2%,均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速為-0.1%,同比增速為0%。 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同樣普遍回落。當前全球經濟已經十分脆弱,世界經濟在金融危機後出現了歷時10年的復甦局面,現在遭遇到貿易和投資同時減速。在貿易摩擦,政治危機、社會衝突等加深的背景下,市場對全球經濟即將步入危機的預期越來越濃。無論危機是否迫近,信心無疑已經崩潰。

(一)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世界主要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程序中,不知不覺被編織進了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2018年中國和美國的GDP佔全球的份額分別為16%和24%,兩大巨頭無論誰打個噴嚏,世界都會感冒。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進行估算,去年以中國為最大出口國的國家和地區達到34個,以美國為最大出口國的國家和地區36個。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結構調整的痛苦與忍耐中煎熬著,8月經濟資料疲弱地超出市場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製造業PMI為49.5%,較上月下滑0.2,連續4個月低於榮枯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一連串的“回落”似乎表明中國經濟正在下行通道中持續滑行。但是,柳暗花明,8月份的資料中,還隱藏著更多更重要的經濟結構性變化資訊。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3.55萬億元,同比增長8.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1%,比規模以上工業快1.7個百分點。1至8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隨著中國經濟列車駕入“隧道”後,開始發現變得越來越暗,但是結構性變革帶來的前景也越來越亮。不同類別經濟資料之間的“回落”與“增長”,顯現出經濟結構的調整正在促進量變到質變的動能轉換。中國經濟雖然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世界經濟貿易摩擦帶來的阻礙,但中國仍然能夠保持6%以上的經濟增長,經濟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有如此高速的經濟增長,已經是實屬不易。

顯然,全球經濟發展不得不關注美國,本屆美國政府執政以來,大力推行所謂“美國優先”,四處發動貿易戰,保護主義甚囂塵上,與西方國家的裂痕不斷加大。自二戰以來形成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使得世界經濟越來越難以駕馭。這種殺人三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也讓自己嚐盡苦果。美國供應管理協會9月3日釋出的資料顯示,8月美國製造業景氣指數環比降低2.1個百分點至49.1。美國製造業連續兩個月收縮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僅為47.8%,而新出口訂單指數則跌至41%,皆為十年最低水平。對美國整體經濟構成支撐的就業的前景也令人擔憂。8月“就業”指數為47.4,環比下降4.3個百分點。如果裁員的浪潮向業績低迷的製造業擴大,此前一直支撐美國經濟的個人消費也將踩下剎車。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發生倒掛,美聯儲已正在開啟降息程序,市場甚至預期美聯儲會在兩年之內至少再降息100個基點,而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高達22.5萬億美元,美國經濟債務被高估的美元苦苦支撐著,這對全球經濟構成潛在威脅。此前一直拉動世界經濟的美國已經見頂回落進入衰退。

經濟學教授魯比尼認為,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加劇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中美在貿易、科技以及石油等方面的爭端會產生滯脹效應,增加進口消費品、中間投入品,科技部件和能源的價格,同時又會擾亂全球供應鏈導致產量下跌。華盛頓試圖改變美國的貿易逆差,但一年多來美國的貿易格局不僅沒有改觀,相反與有些國家的逆差還在增大。在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下,多年來已經形成的穩定和較為平衡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分工鏈,被強行地扭曲甚至割斷。世界更多的地區和國家正在聯合起來,繞過美國進行自由貿易合作。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經濟貿易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想要獨自獲利,甚至試圖將自己的經濟困境轉嫁於他人,不過是一廂情願。

(二)

由於國際政治、地緣政治、地區衝突和世界經濟、貿易的整體環境變壞,任何國家要想規避風險,獨善其身,都非易事。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經濟問題都是一抓一大把,經濟下行、債務違約、金融市場動盪、投資下挫……任何問題都可能帶來致命一擊。

1、亞洲地區

被稱為“全球經濟的金絲雀”的南韓,2019年第一季度GDP環比下降0.3%,同比增長1.8%,創最近10年來的增速新低。9月份的半導體出口與2018年9月份相比,下降了40%。導致南韓出口同比下滑了22%。南韓經濟經濟衰退,恐成前兆,往往意味著接下來將是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日本內閣府9月公佈資料顯示,日本第二季度GDP增速為0.3%,按年率計算為1.3%,低於之前預估的1.8%。日本經濟的問題可能會在四季度表現得更差,一方面世界經濟摩擦不斷,尤其是日韓之間的經濟“互毆”,已經使日本出口額按年下跌8%,進口額下跌百分之12%。另一方面日本所依賴的全球市場消費疲軟,都可能給日本帶來致命一擊。

借中國的經濟增長的東風,澳洲維持超過27年的罕見經濟增長。目前國際鐵礦石價格一度比7月底下跌25%。受鐵礦石行情暴跌的影響,澳洲股市下跌6%,澳元遭到拋售,貶值至10年來最低點。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今年受中國進出口放慢的影響,香港的貨物出口減少4.1%,進口減少4.7%。受此影響,1~3月香港GDP僅增長0.6%。新加坡4~6月經濟資料顯示,實際經濟增長率為同比增長0.1%,與1~3月的增長1.1%相比出現下滑。由於與中國貿易依存度高,新加坡和香港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

東南亞經濟放緩,越南一枝獨秀。越南在貿易戰中成為替代中國的出口基地,對美出口增長近3成,經濟增長維持強勁勢頭,4~6月增長6.71%,增速在東南亞6國中最高。馬來西亞4~6月經濟增長率為4.9%,與1~3月增長4.5相比比略有復甦,雖然出口增長乏力,但個人消費增長7.8%,表現強勁。4~6月菲律賓增長5.5%,創出17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減少。泰國由於對中國等主要貿易伙伴國的出口減少,生產也是萎靡不振。泰國8月19日釋出的4~6月實際GDP比上年同期增長2.3%,創出4年零9個月的最低增速。

2、歐元區

用搖搖欲墜來描述歐洲經濟一點不過,歐元區經濟持續轉弱,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下跌至45.6%,為2012年以來新低。德國經濟轉弱最為明顯,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德國的GDP與第一季度環比出現了0.1%的負增長。中國是德國的第三大出口國,由於今年中國汽車銷售變冷,對華出口較多的德國汽車產業2019年1~7月產量同比減少12%。也導致德國8月份商品出口總額環比下降1.8%,同比減少3.9%。受脫歐不確定性影響,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第二季度GDP季率初值為-0.2%,是2014年以來最大萎縮幅度。而義大利國債將在2019年達到其GDP的133.7%,創下歷史新高。法國的街頭剛剛平靜幾天,義大利和西班牙所面臨的困難就無以言表,其他歐洲小國則逍遙自在。歐盟28國加起來,經濟體量龐大,所面臨的兩個變數,無論那個都將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一是美國與歐盟的貿易爭端正在進一步激化,這將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造成嚴重衝擊。英國和歐盟無協議分手,將衝擊金融市場,同時,更將衝擊英國經濟和歐洲經濟。

3、新興市場國家

印度經濟最近10年來以消費為發動機,實現了平均超過7%的高增長。現在這種勢明顯放慢,印度4~6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僅比上年同期增長5.0%。繼1~3月的5.8%之後跌破6%大關。印度依賴消費增長的模式已不可持續,經濟結構轉型的呼聲在政府內部開始響亮。

俄羅斯經濟明顯減速,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2019年1~3月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5%,低於2018年10~12月的2.7%。由於歐美對俄的制裁措施遏制了外國投資,普京政府依賴資源出口的增長模式隨著世界經濟衰退的到來也迎來了極限。

由於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繼續加劇,新興市場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挑戰。它們的債務之和已經達到了全球債務總額的50%,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新興國家的局勢最終會影響到世界。

(三)

2019年以來,大體量國家經濟增速回落,製造業出現技術性衰退,新興經濟體出現分化。金融業盛極而衰,貨幣政策開始轉向,寬鬆大幕再次開啟,全球經濟籠罩陰霾。9月美聯儲再次宣佈降息25個基點,將目標區間調至1.75%-2%。在美聯儲降息前,美聯儲通過隔夜回購和14天期回購累計釋放了數千億美元流動性。歐洲央行則先於美聯儲行動,開啟降息加QE,宣佈存款利率從-0.4%下調至-0.5%。此外,進入7月以來,除美國外,還包括南韓、印尼、烏克蘭、南非、土耳其、俄羅斯、泰國、印度、菲律賓,紐西蘭等十多個國家央行先後或同時宣佈降息。全球貨幣競相貶值,有20個國家的利率都為零或以下,對於全球紙幣系統來說,隨意印鈔,貨幣將變得毫無價值。一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工具被用完,全球經濟恐將經歷明斯基時刻。當市場還沒來得及適應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時,英國和加拿大的2年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加入了這一陣營,倒掛程度甚至達到了1990年以來最嚴重的水平,與此同時,德國各期限國債收益率首次全面跌入負值。全球主要債券收益率曲線倒掛加深,意味著金融危機預兆一觸即發。

2、9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8.7%,較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持續3個月執行在50%以下。表明全球經濟下行趨勢明顯,導致世界企業收益陷入低迷。世界主要企業的2019年4~6月淨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2%。自2018年10~12月以來,時隔2個季度出現利潤下降。從地區來看,在美國(包括加拿大)、歐洲、亞洲、日本和中國這5個主要地區中,只有美國實現利潤增長。亞洲的淨利潤下降21%,連續3個季度出現下降。中國也下降1.3%,時隔2個季度後出現利潤下降。按行業來看,惡化明顯的是南韓和臺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半導體相關企業,淨利潤減少近5成。此外,汽車行業的下滑也很明顯。世界最大市場中國新車銷售截至6月連續12個月低於上年,居第4位的印度也持續低於上年。在世界主要地區的企業聯袂出現利潤下降的背景下,美國卻增長3.8%,唯一實現利潤增長,起拉動作用的主要是是IT企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加25%。據經合組織稱,世界潛在增長率正在呈下降趨勢,2018年為1.81%,遠低於1990年3.26%的水平,有利潤預期的投資機會越來越難以找到。

3、“殭屍企業”增加。2018年全世界“殭屍企業”約為5300家,較10年前增加2倍以上。根據權威機構對中國、日本、美國、歐洲和亞洲的26000家(不含金融)上市企業的財務狀況調查,連續3年支付利息高於顯示主業盈利的營業利潤的企業2018年度約為5300家,佔到整體的20%。“殭屍企業”的增加顯示出“促使失敗者退出”這一市場功能下降,企業部門的脆弱性正在加強。如果經濟減速導致業績惡化,承受利率負擔將日趨困難。就算在貨幣寬鬆局面下全面抑制利率,但如果市場的警惕感加強,財務狀況差的“殭屍企業”的融資利率也將上升,可能相繼出現資金週轉困難。對世界經濟構成的風險正在提高。從市場主體來看,企業的債務增加明顯,增長了28萬億美元,但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度卻比較低。目前,全球債務高達232萬億美元,這些債務一直無法償還,也無法在利率正常化時融資。

(四)

最近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始於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雷曼兄弟的破產倒閉拉響金融危機警報,標誌著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當危機大潮劈頭蓋臉砸下來時,繁榮時期不被人注意的致命隱患暴露無遺,金融市場有毒資產的房地產市場次級貸款及其各種衍生產品,成為危機的導火索。美國政府開始大舉拋美元購買債券,為經濟注入資金,6年內注資總額達4.5萬億美元。歐盟在2008年10月推出了令人目眩的拯救計劃,英國的贖救包總額近7000億美元,歐元區則超過2.5萬億美元。2008年最後幾個月,對全球需求疲軟的擔憂之甚,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100美元跌到30美元以下。在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宣佈實施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政策,相當於2008年GDP的12%,為世界買了單。為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犧牲了自身的利益,結果造成了國內泡沫經濟進一步擴大以及嚴重的產能過剩。危機之後,主要經濟體實施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加速了債務的增加。上輪經濟危機美聯儲在15個月裡將利率降至0.25%,降息高達5個百分點,而目前的降息空間只有2個百分點左右。歐洲和日本央行目前都實行負利率的貨幣政策,意味著上一輪寬鬆貨幣政策還沒退出,新一輪寬鬆政策又開始。據國際金融協會稱,全球債務餘額(政府、企業、家庭)截至2018年3月末達到247萬億美元,比2008年末增加了75萬億美元,增幅達到43%。全球GDP總額只增加了24萬億美元,增幅為37%。從與GDP的比值來看,債務規模從2.9倍擴大至3.2倍。債務增加的同時,資金大多流向了金融和資產市場。而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場上有泡沫。低成本資金吹起了全球的泡沫。如果泡沫破裂,肯定會影響到實體經濟。從全球來看,股票總市值增長了52萬億美元,猛增1.6倍。在大崩潰過去十年之後,導致下一場爆炸的引信可能會又被點著。目前,世界經濟正被濃重的陰霾所籠罩,各個國際組織紛紛發出預警,不斷調低今年和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主要國際金融機構不約而同唱衰世界經濟示警。

當前,世界經濟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上一輪經濟危機餘波未平,新一輪的全球經濟衰退已經到來。歐盟各國和日本已經陷入“負利率”時代,美國的聯邦利率已經接近降息極限,全球債務漲至歷史新高250萬億美元。這讓本已孱弱的各國經濟幾乎無計可施,再次進行貨幣寬鬆、財政刺激的邊際效應已經幾乎為零。種種跡象表明世界正處在通向危機的入口,我們能夠清晰地聽到經濟危機的腳步聲愈來愈近。歐洲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金融危機十週年:能下不為例?

已經上路的危機:能不能不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漲瘋了!英鎊大漲,英股飆升,英國脫歐又出重磅大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