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是靠正確地做事,現在更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過去人們把創新看作是冒風險,現在不創新才是最大的風險。
社會上對我們有許多傳聞,為我們的經營風險感到擔憂,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實際是不危險的,因為我們每年的科研和市場的投入是巨大的,蘊含的潛力遠大於表現出來的實力,這是我們敢於前進的基礎。
公司十分注重內部管理的進步。
我們把大量的有形資產變成科研成果和市場資源,雖然利潤暫時下降了,但競爭力增強了。
——摘自任正非的文章《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2001年,37歲的聯想集團“少帥”楊元慶到華為參觀時,對任正非提起過聯想集團想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科技實力的想法。
時年58歲的任正非則語重心長地說:“開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幾十個億,幾年不冒泡的準備。”
言外之意,創新要承擔一定,甚至很大程度的風險。
的確,任正非在帶領華為發展的初期,為了研發、生產出自己的產品,將創業前幾年的資金積累陸續投入進去,資金鍊險些斷裂,最終透過研發成功,獲得市場效益而崛起。
所以,對於創新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其潛在的風險要素,任正非是有深刻體會的。
但從總體上來看,創新是大方向,企業決不能畏懼風險而放棄創新。
從國際市場上來看,企業競爭主要依賴兩個方面:一個是成本優勢,另一個是技術創新的優勢。
從長遠來看,技術創新的優勢是最主要的。
對此,任正非早在1996年7月的一篇文章《再論反驕破滿,在思想上艱苦奮鬥》中說:
“為了拓展明天的市場,每年從銷售額中提取10%作為研究經費,緊緊抓住戰略發展不放。1996年研究經費達1.8億。1997年會達3億~4億,本(20)世紀末會達8億~10億。只有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我們才能縮短與世界的差距。”
可以說,創新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需要花大力氣來面對的,尤其對於通訊行業來說,創新甚至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這是因為,通訊行業幾乎每一年都有大的創新和突破,技術變革可謂日新月異,發展非常迅猛。
比如,早期在通訊市場上出現的“大哥大”,笨重、不方便、價格還非常昂貴,後來發展成了輕巧靈便、價格便宜的手機,以及現在安裝了作業系統、功能更為強大的智慧手機;人們以前透過郵遞信件來傳遞資訊,後來用電報機傳信,再後來有了電腦和網際網路,人們可以更加便利地透過QQ、MSN、微信等即時聊天軟體進行文字、語音、影片等多種形式的資訊交流。
從總體上來說,通訊行業是一個創新非常活躍的行業。
華為作為一家通訊裝置供應商,在通訊行業中處於非常重要的環節,自然也面臨巨大的創新壓力。
為了確保持續對研發創新的投入,在任正非的倡導下,“按10%撥付研發經費”鄭重地寫進了1998年出臺的《華為公司基本法》中。
對研發創新的重視,任正非可謂是從華為誕生時就開始的。
華為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什麼技術突破,只是做一些代理商的工作,但任正非堅持認為要有自己的過硬技術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為此,任正非對研發給予了很大的投入。
一個典型的表現是,華為創立的初期,直接生產人員不到200人,從事研發工作的人員則高達500多人。
那時,要養活這500多個研發人員,對起步時間還不長的華為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壓力。
但任正非認為,技術領先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尤其對於華為這樣的技術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所以一定要確保對技術研發與創新的投入。
1995年,我國當時的郵電部門全網採用了華為研製的7號信令,從而使得華為的技術優勢得以凸顯,華為也隨之走上了技術研發規模化的道路,並在市場競爭中顯示出越來越強的實力。
回過頭來看,任正非當初幾乎將所有資金都砸在技術研發上面,這種看似“孤注一擲”的“偏執狂”行為,終於有了成效,並奠定了華為發展的根基。
所以,在企業經營中,創新總要承擔一系列未知的風險,但也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發展的機遇;如果不創新,則等待企業的只有被淘汰。
至於如何創新,正如任正非所說,企業的創新,要為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來進行服務。
企業唯有務實地創新,才能不斷地提升自身實力,從而具備持續的發展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