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過後財壽版塊發展差異大①壽險增速已然下降財險靠非車逆襲②財險“兩巨頭”平安繼續負增長人保則靠非車快速增長細品背後各有各的難③國壽與平安的規模第一之爭再次印證發展不能停滯
1
2021年2月保費排名榜—8家上市險企—
注:除特殊標註外,本文均為累計保費資料。
第一名:中國人壽(集團)2,685億元第二名:中國平安(集團)1,809億元第三名:中國人保(集團)1,361億元
兩級分化眾安、國壽、新華,快速增長平安、國華、依舊負增長
2
中國人壽,蟬聯規模第一再次印證,發展不能“停滯”!
1. 中國人壽:規模第一,連續兩年領先!
從上圖可以看到,近兩年年初,都是國壽集團保費規模第一。而且,自從2019年開始,與平安之間的保費差距也逐年拉大,從平安領先56億,變成國壽領先876億。這就是為什麼,在去年年末分析上市險企保費的時候,我們也說過,今年最好看的一場戲,就是平安和國壽在2021年的激烈角逐。雖然,平安集團自從2017年至2020年,已經連續四年問鼎“規模第一”寶座!但是,從兩者的發展速度看,已經呈現分化,即國壽快於平安~
2020年年初,不再主開啟門紅的平安,再加上“春節”和“疫情”一記組合拳,壽險業務陷入負增長,與國壽的高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雖然,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增速有所提升,但仍舊落後於國壽的增速。這就給了國壽反超的機會,利用連續14個月的領先增速,不斷縮短與平安之間的規模差距。
2. 平安集團:續期負增長+非車業務收縮,業務停滯的連鎖效應~
細看國壽反超的背後,應該有兩大功臣,一是壽險業務的提速發展,二是平安在產壽版塊均陷入低速發展。
以2021年2月末的資料為例,國壽集團11.5%的增速中,壽險業務貢獻了10.8%。再看平安集團,產壽均負增長,前者貢獻-2.5%的增速,後者貢獻-1.9%的增速,合計負增長4.43%。一直關注“13精”的朋友們,應該記得去年年末小編還說過,平安2020年保費近乎零增長,之所以能夠“保級”成功,全賴產險的大力支撐!但是,現如今平安產險也受車險綜改影響,和自身非車業務收縮影響,陷入負增長,無疑是加劇了集團保費增速的下滑。與此同時,雖然得益於開門紅的順利達成,2021年年初,平安壽險的個險新單已經實現快速增長(詳見本文第三部分)。但是,受去年新單負增長的連鎖效應影響,今年續期保費也陷入負增長,未能扭轉整體負增長的頹勢。這也再次印證了,昔日平安超越國壽的時候,我們說過的“失去先機也許並不可怕,但若在別人想要超越你的時候,你卻停下腳步,那就是給了競爭對手最好的機會!而給自己留下了最難的解題!”
3
“開門紅”過後壽險公司,增速普遍下調!
1. 開門紅過後,險企增速普遍下滑!
上個月,我們在分析險企“開門紅”戰報的時候,提到過壽險業增速普漲,順利打響開門紅。不過,過了一個月之後,再看壽險公司的增速,卻有明顯放緩的跡象,而且,同比基數還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的2月。
其實,大家可以比較國壽和新華這兩家公司,今年和去年的增速增速變化。因為,這兩家公司去年主開啟門紅且業績出色,受疫情影響較小。但是,從圖中不難發現,2月增速也開始回落,這可能將是後續其他公司的寫照~
此外,去年受疫情影響,壽險保費負增長,導致不少公司規模縮水“一夜”回到2年前。那麼,憑藉今年開門紅的出色戰績,各家是否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呢?從下圖可以看到,這四家公司2月末的保費還是低於2019年同期的,而其他公司由於去年負增長程度較低,今年保費規模已經超越2019年同期。
那麼,這幾家公司仍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是開門紅戰績不好麼?其實並不是,而是與開門紅過後壽險增速普遍下降的原因有關。
2. 去年新單大幅減少,今年續期業務承壓!
以平安為例,從圖中可以看到,公司保費負增長的核心原因是續期保費大幅縮水導致的。對於壽險公司來講,由於經營的長期業務,新單的增長和續期的穩定一樣重要,而續期則是直接受新單影響的。所以,去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以平安為代表的不少壽險公司,新單負增長,這就導致今年續期業務承壓。即使,新單業務能夠實現快速增長,如果去年的負增長水平過高,也難以彌補續期業務的下降。此外,對於壽險業來講,本身2月的增速普遍都會下降,這與受開門紅以及春節假期影響,保費多於1月進賬也有關。因此,2021年各家險企的保費增速能否提升,還需要後續觀察。
4
財險業:非車助力增速企穩更考驗各家險企盈利能力
說明:太保保費包括安信農業。
1. 非車發力,支撐財險保費穩步增長!
自從2020年9月19日車險綜改實施後,車險當月保費增速持續下降,從去年9月的6.5%,下降到今年1月的-12.8%。對於財險業來講,2021年最大的壓力,無疑來自受車險綜改導致的保費負增長,畢竟車險是財險業第一大險種,佔了近61%的份額。好在的是,從下圖可以看到,截至2月末,多家財險公司的保費增速,都是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的。
也就是說,財險業依靠非車業務,不僅對沖了車險規模下滑的壓力,還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大家可能會說,那是因為,去年2月疫情車輛停駛行業延長保險期間,導致同期保費基數低造成的。但是,如果分險種去看的話,財險增速提升背後最大的功臣,還是非車險~
2. 細品人保和平安,增速差異的背後原因~
以財險業兩大巨頭,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的分險種資料為例。2021年,兩家公司的增速,形成了鮮明對比,而背後最大的差異來自於車險和非車發展的背道而馳。首先,兩家公司的車險都是負增長的,但是,平安的車險規模下滑更快,且佔比更高,成為拖累公司保費負增長的最大因素。其次,非車險上人保是正增長的,而平安則是負增長,這一點與平安保證險業務口徑調整有關。最後,看意健險,人保增速為33%為公司貢獻增速高達8%,而平安意健險增速為21%,僅為公司貢獻1%的增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緊抓意外健康險發展機遇,雖然可以助力公司彌補車險保費缺位,實現快速增長。但是,意健險的成本率偏高,卻也是一個不利因素~
3. 2021年考驗各家險企的盈利能力!
因此,從財險業兩大巨頭看,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雖然,人保規模如願擴張,但業務成本承壓,平安產險縮減虧損業務,保費規模卻大幅下滑。面對車險業務規模收縮,險企只得依靠非車維持規模,但是,非車業務的成本偏高且風控難度大,如何抉擇對於中小險企來講恐怕更是一道難題。隨著,行業發展動力轉向,參見《車險vs非車險:財險結構調整已是必然!》,各家險企都被迫面臨戰略轉型。展望2021年,對於財險公司來講,相比規模擴張,更考驗大家的恐怕是盈利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