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涉金融服務資料分析行業具有重大價值,筆者多次深度參與證券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等的立法工作,並主持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若干重大課題,綜合長期研究,對涉金融服務資料分析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出建議。

涉金融服務資料分析行業的現狀

社交網路與電子商務使人們的日常社交、消費活動日益網路化、資料化,進而推動了傳統金融的線上化與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在一系列社會活動進化的背後,隱藏著一條主線,即人類活動的資料化,從而催生了大資料及資料分析市場。資料分析機構利用大資料提供了有效的金融風險控制工具,如智慧風控、使用者畫像、使用者價值分析等。

當然,因為企業發展良莠不齊,泥沙俱下,行業存在著諸多紛擾和亂象,但金融業務線上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資料分析機構的作用不可替代。資料分析機構為金融市場提供的各類技術與工具,是促進普惠金融事業發展的必要補充和支援。也就是說技術本身是中性的,無善惡之分。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理性、客觀地看待資料分析市場和資料分析機構。

涉金融服務資料分析行業的價值

傳統徵信體系主要是針對有完整信貸記錄的社會主體,無法滿足大量缺乏信貸歷史資料的借款人的金融需求。例如雖然中國的徵信體系覆蓋了8億人群,但是有信貸記錄的人群只有3億多。特別是金融行業服務的下沉客群,更多的是使用民間借貸和網路借貸,其徵信資料難以完整收集記錄,而這些下沉客群也正是普惠金融需要覆蓋的人群。另外,隨著金融業務的線上化,各類黑產興起,欺詐行為愈加隱蔽,僅靠傳統的徵信資料顯然無法應對上述問題。

總體來看,信貸市場除了需要傳統徵信體系提供徵信資料外,其在很多領域也需要資料分析機構提供更多支撐。一是在信貸客戶反欺詐識別領域,信貸市場受限於徵信資料的收集範圍,難以全面獲取客戶與欺詐相關的資訊,而資料分析機構則具有更大優勢。二是對於初次申請信貸的客戶,由於缺少個人徵信資料,信貸市場往往難以識別和準確計量風險,而資料分析機構可以結合社交、電商、出行等資料給出一個相對準確的評估結果。三是對於有個人徵信記錄的客戶,也可以加入資料分析機構的分析結果,更加準確地區分並計量風險,給客戶提供更加優惠的信貸條件。

開放銀行本質是一種資料共享統合機制,其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模式、平臺以及監管三重不同的維度為建構要素,並以API技術為賦能基礎。開放銀行是金融科技的新應用、也是發展數字金融的核心熱點,但科技只是實現開放銀行資料確權、利用、賦能目標的手段,通過開放式API實現銀行資料的開放,在第三方服務商獲得資料共享利益的同時,銀行也能在金融生態一體化中獲得更多場景化的資料,實現"雙向互惠"。

由上可以認為,資料分析機構及市場具有如下價值:一是幫助金融機構服務下沉客群,進一步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拓展銀行業務;二是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欺詐風險及信用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三是作為傳統徵信業的有益補充,助力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

涉金融服務資料分析行業的善治

隨著資料分析機構服務金融業的作用越來越大,對其進行適當規制也成為有關各方亟需思考的問題。

當前的緊要任務是推動形成金融監管機構、行業頭部企業與法律界等共同研究探討的善治局面,鼓勵科技向善。針對當前資料分析行業的弊端,可以考慮採取以下措施:

1

金融監管機構出臺金融業個人資料

保護合規操作指南

針對金融業大量使用自有個人資料和第三方個人資料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的現狀,金融監管機構應出臺相應的合規操作指南,引導金融機構及資料分析機構的合規執行。從歐盟個人資料保護的實踐經驗來看,在《資料保護指令》和GDPR出臺前後,歐盟出臺了一系列合規操作指南,幫助行業企業提高合規操作能力。

在金融業個人資料保護合規操作指南的指導下,金融機構可以制定相應的內外部個人資料使用合規流程,規範日常金融活動中的個人資料使用行為,以減少法律合規性風險。金融機構在採購第三方資料服務時,依據內部個人資料使用規則,要求資料分析機構也符合相應的合規要求,這樣也間接促進了資料分析行業的合規執行。

2

建立個人資料保護的行業自律組織

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可以組織金融業成立行業自律組織,制定個人資料保護自律守則,設立"隱私認證"標識。資料分析機構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自願參與"隱私認證"標識認證,通過相關認證的資料分析機構方可為金融機構提供資料分析服務。

由於金融業是資料分析機構的主要市場,對資料分析機構採取適當的監管措施也是必要的。金融監管機構可以要求資料分析機構做好資料保護與認證工作,進而可以組織資料分析機構建立市場化自律性行業協會,起到間接規範資料分析行業的作用。這樣一來,金融監管機構可以對資料分析行業實施恰當的行為監管措施。

3

以合規供應商清單的方式

促進資料分析行業的發展

在金融業個人資料保護合規操作指南的指導下,金融監管機構可以進一步設定資料分析機構合規操作指南,要求資料分析機構按照指南要求開展相關個人資料保護工作,並採取現場檢查、非現場檢查等措施定期評估其合規性,根據合規性評估結果定期公佈合規供應商清單,以此來加強資料分析行業的個人資料保護。

以共票促進涉金融資料分析行業的資料共享

當前,隨著5G、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社會已經迎來了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數字經濟時代。歷史表明,每一次人類社會重大的經濟形態變革,必然產生新的生產要素,形成先進生產力,如同農業時代的土地和勞動力、工業時代的資本與組織,數字時代也將產生新的生產要素。

基於此,筆者提出了"共票"理論,並將其英文譯為"Coken"。"共票"即凝聚共識、共享權益的票證。"共票"本質上是資料新業態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權益分配機制,是吸引系統外資源投入後回饋的權益憑證,具有權益證明、分享紅利、消費流通等功能,而系統參與人則具有投資者(貢獻價值)、消費者(使用)、管理者(參與決策)三重身份,體現了眾籌的價值。

資料分析行業的核心在於資料。"共票"能為資料的確權、定價與交易賦能,實現價值發現,推動資料共享。就交易而言,一旦共票與資料嵌合,某一段資料可以被單獨標識,並在不斷使用、交換、再使用、再交換的迴圈中以單一匹配的共票作為定價工具在公開交易市場中實現價值發現的功能,進而亦可鎖定高價值特殊資料,因此資料可以通過共票在不斷分享中增值以回報初始貢獻者。

就監管而言,目前監管資料經濟業態的痛點在於資料。"共票"機制結合內嵌的智慧合約與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的記錄功能,可以一比一智慧匹配一段資料串,實現資料聚合、匹配與追蹤,自動化分析海量資料。同時結合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其他前沿技術,構建資料聚合、大資料處理和解釋、建模分析與預測的有效機制,可以輔助監管者實現技術驅動型治理。

圍繞資料進行規制,共票也需要一定的配套機制,這些配套機制需從科技治理、資料治理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例如構建大資料分析和風險預警機制,制定資料技術標準等。

網際網路帶來了金融經營方式的變革,同時也衝擊著現有的金融法律制度。變革與衝擊促使著金融監管模式由分業的機構性監管向功能性監管轉變、制度化監管向技術化監管轉變、單一中心監管向多中心監管轉變,也促使著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的新探索。只有在技術的創新下搜尋到合適的制度演化路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其給社會發展帶來的正效益。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董事長不務正業?四次登頂珠峰,卻無力挽救探路者市值暴跌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