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高公佈了2020年的財務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樂高集團全年消費者銷售額增長了21%,收入增長13%,達到437億丹麥克朗。營業利潤增長19%,至129億丹麥克朗。淨利潤增長19%至99億丹麥克朗。
2020年,樂高集團共開設了134家零售店,其中91家位於中國。截止2020年年底,樂高集團在全球已擁有678家品牌零售店。該集團計劃在2021年再開設120家品牌零售店,其中80家將位於中國。
一系列喜人資料的背後,是樂高89年穩坐玩具行業頭把交椅的最好證明。據瞭解,LEGO(中文名樂高),創立於1932年,公司位於丹麥,目前已經擁有近90年的歷史,從最初的木質玩具發展到塑膠制玩具,可以說樂高玩具經歷了一次較為重大的“革命”,背靠著產品與時代的契合,樂高逐漸走向了世界。
作為一個拼插類的玩具,樂高不僅能為玩家們提供簡單易於操作的拼接體驗,還可以利用積木的相容性為玩家們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遭遇三次火災的克里斯第森
樂高的創始人克里斯第森先生(Ole KirkChristiansen),於1891年出生在丹麥比隆附近的菲爾斯哥夫村,擁有一手很精湛的木工手藝的他在1916年開了一家屬於的自己木工廠和木工商店,主營傢俱定製等木工工作。
如果熟悉樂高的發跡史,那麼一定了解克里斯第森人生中經歷的那幾場關鍵性火災。1924年,克里斯第森的商店發生了一場木削片被點燃引發的火災,無奈的他選擇斥巨資建立了一個更大的工廠,並出租了大多數空間。
此後,克里斯第森經歷了經濟蕭條,那時,他開始研究用上好的樺木生產各種精巧的木製玩具,並獲得了良好的收益。也是在這個時候,克里斯第森的大兒子Godtfred加入了那時的樂高。
時間來到1934年,克里斯第森在公司裡舉辦了一場比賽,旨在調動員工的創新積極性,併為不斷壯大的公司取一個名字。當然,克里斯第森自己也在想名字,最後他確認選擇自己的參賽作品“Lego”,是丹麥語 leg godt 的縮寫,意為“玩得快樂”,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我來拼裝”。由此,樂高品牌正式誕生。
1942年,克里斯第森的工廠經歷了一次火災。和第一次火災的處理方式不同的是,這次克里斯第森沒有選擇對工廠進行簡單的重建,而是決定購買了一臺新的塑膠注塑機。背靠著玩具製造商 Hilary Fisher Page創辦Kiddicraft的經驗,克里斯第森創造了他自己的玩具。此後幾年,樂高共生產了 200 多種不同的塑膠和木製玩具,包括它自己的聯鎖顆粒——自動組裝積木。
截止1951年,塑膠玩具已經佔到了樂高產量的一半。1953年,LEGO改名為LEGO Bricks,自此每塊積木裡面都印著樂高的名字。樂高公司於1954年申請註冊商標並獲得了批准。
這一年,克里斯第森的兒子 Godtfred 開始更多地涉獵領導層的工作。他放棄了計劃中的留學,選擇留在丹麥擔任樂高公司的經理。並於1955年推出了“樂高遊戲系統”的理念。自此,所有的樂高顆粒都應該能夠相互鎖定,相互關聯。同年,樂高開始出口到瑞典。次年,樂高的第一個國外銷售辦事處在德國成立。並於1957年,迎來了樂高25週年的生日慶典。
1960年,第三次火災讓克里斯第森決定停止木製玩具的生產,專注於塑膠製品玩具,並於1961年進駐美國和加拿大。此後,隨著樂高集團不斷創新及帶拼裝說明書的成套積木的推出,銷售範圍繼續不斷地擴大。
此後,為了吸引遊客和推廣樂高品牌,樂高又先後建立了樂高樂園、推出了新的Duplo品牌。到1970年,工廠的規模已經發展到843名員工,推出新產品的同時並不斷向其他國家擴張。1978年,樂高樂園的迷你模型問世。
成績亮眼仍問題多多的樂高帝國
80年代,Godtfred辭去董事會主席一職,由他的兒子Kjeld Kirk接任,至此樂高集團的控制權又完成了一次傳統意義上的世襲。發展到1990年,樂高已經成為世界十大玩具製造商之一。這一年,比隆的樂高樂園也創造了一個神奇記錄——100萬人次的年遊客量。
成績的背後,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市場的不斷變化,及樂高內部的人事變動導致了樂高研發和市場上持續投入巨資,一些西方國家的青少年數量不斷減少,兒童的遊戲方式也在發生變化。1998年,樂高面臨第一次虧損。
2004年,Kjeld Kirk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公司赤字,他辭去了CEO的職務,任命了新的CEO。2005年,樂高集團將旗下的四個樂高樂園賣給了梅林娛樂公司,順利實現扭虧為盈。到2006年,樂高已經擁有4922名員工,樂高官網(www.LEGO.com)日均每月獨立訪客超過800萬。
從最初的丹麥小木工店到現在最大玩具製造商,樂高已經走過了一條很長很長的發展道路,實現了真正的蛻變。作為一款真正的全球性玩具,樂高在過去的80幾年裡一直激勵著孩子們去夢想、去建造、去創造。旨在為孩子們建立一個任由想象隨意搭建的樂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