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星哥沒給大家發文了, 給大家說點對市場的看法吧。
去年下半年跟前同事吃飯,他跟我說他大概在1800塊左右把手裡的閒錢都買了黃金。
他的觀點是:長期看,世界很亂,又是疫情,又是經濟衰退, 要亂世買黃金。
聽上去挺有道理的,黃金是硬通貨嘛,又避險。
我當時跟他說了我的看法,說黃金不會持續走高 ,錢少可以不用玩。他告訴我說,他就喜歡買實物黃金,鎖在保險櫃裡面,特別爽。
好吧。我當然不會勸他贖回了。
因為,勸人投資是大忌,特別是短期內要改變一個人的認知, 是非常難的。
正如你勸人買房一樣,人家要是買了房,他覺得是他自己眼光好,動作快,要是沒買,還怕你嘲笑,跟你還不好意思見面, 影響感情。
因此在投資這件事上,我會說我是怎麼看的,但是從不會去勸人做什麼,特別是改變他什麼。
好吧,扯遠了,再回到黃金這件事上,我們看下COMEX的金價走勢圖。
2020年初還是每盎司1500多,隨著疫情造成的恐慌,金價一路飆升到去年8月份的2000多。然後衝高回落, 一直到現在1800震盪。
為啥會這樣?
兩個原因:
第一,黃金跟美債收益率是負相關的,美元升,黃金跌。
疫情之後,美元大放水,一年放了過去十年的水,美債下跌。
我們看到也就是8月份,美元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開始在上升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黃金價格在下滑,時間點也非常的吻合。
第二個是疫情的緩和,畢竟現在恐慌情緒已經消散。
我看了下郭傑瑞在紐約的影片,感覺這幫老美在疫情之下,非常樂觀,很多人也不在乎這個疫情, 跟沒事一樣。歐美還是更樂天啊。
在這兩個主要因素的影響下,黃金開始往下走。
2020年年初金價是在1500多,當前是在1800多,現在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要加息。
美債上漲,放水到了末期。而美債上行,則黃金還會下行。
因此,我估計未來黃金還會下跌,只是空間有限,大機率在1600-1800之間浮動一段時間。後續根據美聯儲政策再修正。
昨天晚上,美聯儲仍舊是按兵不動,沒有如市場猜測的加息, 因為通脹不高。市場對加息還有預期,十年期國債一把突破1.7%,創下新高。
說下我的2個判斷:
第一、不管怎麼樣,美國利空出盡,經濟在向好,未來對大宗商品,對美股都是利好。
港美股這塊,我覺得今年還是有搞頭的。在A股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有精力的也可以關注下港美股。
第二、黃金這個玩意,我建議小散不要重倉去玩。漲漲跌跌的,況且不會大起大落,沒啥玩的必要,讓大宗買家去玩吧。
大家也就買買首飾,買首飾的不妨還在等等,金價還可能會進一步跌。剛看了下在360多一克,估計還會到350左右。
說完國際市場,我再回過頭,講講大家國內更接地氣一點的投資。
最近估計很多炒股投資的人比較難受。後臺有人懷疑人生了。
有人說,MD,股票真是不靠譜,還是買房是王道。
還有人說,MD ,炒股不搞了,還是老老實實搬磚去。
星哥說幾句心裡話吧。
星哥已經過了35了,之前在一家五百強給人家賣命,現在算是自由職業吧, 一下感覺特別爽。做股票基金投資也很多年了,牛市也遇到過,熊市也有, 2015年那一波星哥還逃了頂,賺了點。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過去十多年積累了很多專業知識, 行業和投資分析的能力。
有時有一些諮詢機構會來買我的時間,他們拿著去寫報告,一個小時也能賣個幾千塊。
不算年輕,不算老,給幾條對35之前的年輕人的建議。
如果你事業還在上升期,你最重要的還是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當前的工作和事業裡面,特別是遇到了好領導,平臺也不錯的。
根據我的經驗,什麼樣的環境會給你的工作帶來紅利呢?看三條。
第一個是你從事的行業。
行業如果傳統行業或者下行行業,就很一般。如果像去年一樣是新能源,醫藥,就很不錯了。行業在快速上升期,會給你帶來紅利。
第二個是你所在的公司和部門。
公司和部門是不是核心部門,在行業裡面有沒有控制權?公司的市場份額是不是在上升?如果公司勢頭好,公司吃肉,你還能喝點小湯。
第三個就是你跟著哪個領導。
領導是不是夠有影響力,跟你關係是不是還行,當然你自己要能幹活,這最重要, 領導的前途和跟你個人的關係處理,決定了你的前途,這個點最重要。
這三個維度你打個分,如果都還不錯,真心建議你聚焦工作第一。
同時在心態上,要控制好你的預期, 不然低於預期會很不爽。
在這個前提下,不要放棄投資理財! 積累真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35歲之前是你最能被資本家看上的一個年齡,過了35,如果你還沒上去,特別是一些大廠大平臺,基本也就那樣了( 當然,一些越老越吃香的行業除外)
而且, 越是大廠, 越是血汗資本家,釜底抽薪,我見識的太多了,什麼阿里華為拼夕夕,是最典型的壓榨人不眨眼的。
年輕的時候全部奉獻給了平臺,到頭來,除了自己行業的專業知識其他還啥都不懂,真的就有所謂“中年危機”了。
最理想的是,35之前靠工作, 看待工作的心態是一種相互成就,互相成長,能有所得。
同時,培養一門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積累投資理財的能力。
35之後能有個副業,或者,投資理財的收入能夠跟之前的工資差不多,這就比較好。畢竟這個年紀,是最需要為家庭做貢獻的時候。
我個人什麼都喜歡玩一玩,一直建議大家資產配置要多元化.
房產一般最佔用本金,有機會就買入。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核心資產。
保險一定要買。年齡小,身體健康感覺不到重要性,年齡大一些之後,才會越來越發現每個人必須配置好保險,重疾,醫療啥的都要配置上。
一些低風險的理財方式,比如之前提到的打債,港美股打新,定投指數基金都玩一下。
養雞也要養,這是一個小金庫, 碰上去年這種基金大年,還真是收益不少,去年權益基金平均都有54%的收益。這也算一波紅利。
股票呢,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配置本金吧, 搏一搏高收益, 你覺得水平高,你就多買點,覺得一般就少搞定本金,也別貪,但是也玩一玩,最重要讓自己保持一個對市場的敏感度。
像去年那樣的股市大年,賺錢比較容易,今年估計風險更高,賺錢也更難了, 股票如果倉位滿的,適當擇機降一降。
總之,工作是重要的,特別是35之前,但是興趣和投資也要跟得上。
如果一份工作榨乾你所有吃飯休息之外的時間,那麼久而久之就廢了, 要衡量下值不值得。
我思考了很久,一個人工作的目的是啥?
後來我的結論是:
一個人工作的目的,不是賺多少錢,給社會帶來多少價值,而是最終【不工作】。
等到你能離開平臺的那天,就會明白的。
櫻桃小財女:上至宏觀經濟怎麼看,下至家庭理財裡的保險、基金怎麼買,小財女為您的家庭資產保駕護航;
櫻桃看深圳:想買深圳房子,又對區域樓盤不瞭解?水蜜桃實地踩盤,提供最客觀公正的買房建議和最實用的避坑指南;
櫻桃大牛市:資深基金經理牛哥,談笑間揭露A股市場的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