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玉:“你最近買什麼基金最賺錢啊?”
-我:“我剛止盈了一隻白酒類指數基金,不到一年收益率26%。”
-玉玉:“真好,羨慕你這樣會理財的人。要怎麼買啊?”
-我:“你先去開個戶,了解下什麼是指數基金,有個基本概念…”
-玉玉:“好麻煩啊,你直接跟我說你買哪一個基金,我照著買吧!”
-我:“……”
我和玉玉之間常有類似的對話。不想動腦,只想照抄作業就直接賺錢,玉玉是典型的“理財伸手黨”無疑了。
什麼是“伸手黨”?所謂伸手黨,就是自己不主動搜尋,查詢和思考解決方法,而直接依賴別人給答案的人就是“伸手黨”。簡單來說,是出於自己懶惰,直接向別人索要正確答案。
放到理財的範疇裡,就是自己不願學習理財知識,研究產品,希望無腦跟著別人走就能賺錢的人就是“理財伸手黨”。
“伸手黨”有哪些特徵?我身邊不止玉玉一個人有這樣的伸手黨表現。他們都羨慕別人的理財收益,卻又不願自己去鑽研。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我發現“理財伸手黨”們都有這樣3個共同特徵。
特徵1:不主動搜尋,依賴性強。
伸手黨們的口頭禪是“你直接告訴我就好了”,“好無聊,我不想看這些理財書,你說到底哪個產品好”。
理財領域的知識牽扯的東西比較多,需要主動學習的也很多。一個總等著別人“餵食”的人很難在這個領域深入,廣泛地拓展下去。而如果不能拓展地更深更廣泛,也就很難獲得較高的理財收益。
只有主動去鑽研,鑽的深,鑽的透,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
特徵2:隻眼盯收益,看不到付出。
理財伸手黨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隻看到了帶來好收益的產品——“正確答案”,卻沒有看到別人為此做出的學習和付出。
就像玉玉只看到了我持有的基金不到一年就賺到了近30%的高收益,卻沒看到我為學習基金寫下的整本讀書筆記。
各種金融產品市場瞬息萬變,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應對變化。隻眼盯收益,容易造成盲從,失去理性判斷。
特徵3:只想抄作業,盲目跟風。
理財伸手黨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不假思索抄作業”,典型代表語錄是“你買什麼我就買什麼”。
古典老師在《躍遷》一書中將知識劃分為一手知識,二手知識,三手知識和四手知識。一手知識最接近知識源頭,也最有價值。二手知識含金量很高,忠實轉述。三手知識是易於傳播的文字,便於理解但也有很多不精確的概念。四手知識是摻雜了無數“雞精”的雞湯,營養不高。
也就是說,越往上接近源頭,知識越有價值。對應理財的話,就是應該先主動學習基本的理論概念,打下基礎,盲目跟風別人的做法往往是不明智的。
為什麼只想伸手要答案?除了自身的懶惰原因以外,我覺得認知水平有限和沒有自己的理財知識體系也是造成“理財伸手黨”表現的重要原因。
要想真正學會理財就必須告別伸手黨誰都不是天生會理財,所有本領都有可習得的過程。那麼怎樣才能不做伸手黨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努力。
一,學習理論知識,構建自己的理財知識框架
財經類的知識屬於比較專業的範疇,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概念基礎,才能充分理解市場規則和玩法。
所以,要想長久的在這個領域玩下去,必須沉下心來認真去了解不同屬於的概念。比如你想炒股,就得搞清楚市盈率,市淨率是什麼意思;你想買基金,就去研究什麼是股票基金和ETF基金,什麼是分紅。
不僅要深入去學,還要成系統。最好把基金賬戶如何開戶,如何操作買賣,申購、贖回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確認交易,基金估值和淨值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等等一系列知識全部理順,構建自己全套的知識體系。
二,尋找接地氣的案例,學習別人的理財方法
理財理論概念知識通常都比較枯燥,對具體實踐的指導不如現實案例來的生動直接。
如何學習具體的理財辦法?最實用的方法是尋找接地氣的案例,自我對標。這個學習渠道推薦各類理財論壇,因為論壇裡的分享往往是個人案例更受歡迎。以家庭資產配置為例,如果論壇裡有一位網友跟你家一樣年入30萬,一家5口,小孩也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那你就可以借鑑他家的資產配置思路。
這種對標的方法讓新手極易上手,分享出來的案例實操性也比較強。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再去實踐,切不可盲目照抄。
三,堅持實踐,堅持實踐,堅持實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你通過炒股專業書籍學習了理論知識,也看了很多別人分享的炒股方法,但如果不實踐,一切都是空談。
你看了十幾本基金定投的書,也討教了別人堅持定投3年收穫平均年化15%的收益率的方法,如果你不開始定投,不堅持定投,所學所知也都是空談。
古典老師在《躍遷》一書中還提出知識IPO系統的概念,即輸入問題(Innput a question)——怎麼樣理財?,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學習理財知識,以及輸出產品(Output)——實踐達成理財收益。
可見,只有知識輸入,沒有實踐是達不到目的的。
理財是一件極需要實踐的事情。如何申購基金,怎麼贖回,如何將分紅所得再投資等等這些只有真的上手操作了才會更明白。
#咖啡豆有話說#
拒做“理財伸手黨”,從降低依賴性開始。自己主動去學習理論知識,去研究別人的理財案例,實踐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