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則財政改革的方案發布,雖然很少人把這個檔案和股市四連陽掛鉤,但是,這其實是會對未來經濟有深刻影響的資訊。
本週三晚,國務院印發了一份《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直指央地關係。
改革方案的內容有三條:
一是保持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穩定。
二是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
三是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並穩步下劃地方,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徵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後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徵收。
簡單分析:
1. 消費稅以後要全部交給地方了。
此舉直接給地方增收。2018年國內消費稅有10632億元,現在中央稅轉移給了地方,是財權的下放。
2. 稅收最大頭增值稅分成定下了,從以前的央地75%/25%分,變成央地五五分。
央地在增值稅的分配比例原本是75%/25%,2016年營改增後,地方政府的營業稅收入直接被砍掉,為了彌補缺口,當時是通過增值稅五五分的方式暫時過渡。此次增值稅改革仍保持五五分。
25年前的分稅制改革,間接刺激了房價的上漲
從1994年分稅制改革之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例從75%驟降到53%,而地方財政支出佔全國的比例卻從70%躥升到85%。在公共財政支出的最大頭“教育”中,地方負擔達到90%以上。
這次分稅制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央有錢了,也促進了基建的大踏步前進,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但是,分稅制的壞處也顯而易見,地方收入少了,但是支出反而多了,怎麼辦呢?結果就是越來越依賴賣地,土地財政大行其道。地方政府收入和土地出讓金直接掛鉤,導致的結果就是房價越高,對地方收入越有利,所以地方政府也成為房價上漲的做多動力之一。
這次對地方最大的利好就是消費稅未來將逐步歸於地方,地方未來財政收入直接和消費掛鉤,這其實也可以看做和房地產脫鉤的一個訊號。畢竟提高財政收入不再是單選題,而是多選題,這個政策就是配套房住不炒之政策的,做多消費大蛋糕才一正確的道路。
可以預見的是,之前中央下達的刺激消費的各個檔案,因為這個政策,都有了活力。之前,中央多次提到刺激消費,家電,汽車,還有夜間消費。但是呢,地方做這些事對地方財政而言好處並不明顯,導致沒有太大動力去認真落實。
這次的財政體制改革,就打消了地方的顧慮,鼓勵地方做大消費蛋糕,同時也有利於不依賴房地產。這樣,以後對經濟結構而言,就是消費拉動,而不是房地產拉動,這將是一次良性的改革。
最後說一點,這也意味著,房價上漲的動能在衰竭。過去20年房價高歌猛進的日子,恐怕要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