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接班人問題事關格力電器百年基業。

年事漸高的董明珠,後繼乏人,這為白電巨頭格力電器董事會層面的未來權力爭奪打開了想象空間。真正致命的是,董明珠需要在扭轉格力電器不利的經營局面之前,找到她中意的接班人,否則,將是格力電器難以承受之重,這種困境加劇了格力電器的危機感。

格力電器成立於1991年,位於廣東珠海,歷經30年的發展,其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優秀的家電龍頭企業之一,成就卓著。其董事長董明珠——中國最有名的“網紅企業家”,一舉一動備受民眾關注。某種程度上,正是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電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成就之外,圍繞這家公司的是非爭議也總是不斷,甚至可以說是三大白電企業(海爾、美的、格力)中最具爭議性的企業。

所有的爭議都指向了一點,格力電器如何確保基業長青。基業長青也是格力電器的願景——“締造世界一流企業,成就格力百年品牌”,這存在疑慮。

潛在的董事會權力爭奪

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進一步的深層理解是,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過去的某些事件,就會對當前現實的認知產生實用主義驅動。

2018年9月,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遭遇性侵指控,此即劉強東明尼蘇達事件。事件發生之後,京東股價一度暴跌20%,關於京東以及劉強東的討論不斷湧現,討論的焦點指向一家大型企業公司治理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倫理探討,其目的在於保證公司重量級人物由於任何事件衝擊無法正常履行職務的前提下,依然能夠確保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公司經營的正常運轉。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社會有識之士關注格力電器接班人問題,畢竟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已經67歲了,這在中國的上市公司中,也是年齡偏大的董事長之一。選擇合宜的接班人,對於格力電器刻不容緩。而縱觀國內外知名企業,接班人/繼任者問題處理得妥當與否,影響公司的經營穩定和長遠核心競爭力。

過去有很多企業交接的成功案例。上個世紀90年代,通用電氣傑出的CEO傑克·韋爾奇在其自傳中透露,早在距離其退休之前9年(1991年)就開始認真考慮自己的接班人了,其表示“這件事幾乎每天都要花費我相當多的心思”,正是這樣的認知保證了韋爾奇退休之後通用電氣董事會的平穩過渡和經營的健康運轉。

再比如,蘋果公司的前CEO喬布斯臨終之際,指定庫克繼任職位,確保了蘋果公司的平穩執行。國內來看,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好目前已將決策權交予劉暢、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交棒給宗馥莉,等等。

一些反面的案例更加凸顯接班人問題的重要性。20世紀初期以前,高露潔曾經是美國一家傑出的日用品公司,其規模、業績與寶潔公司大致相當,但是到了20世紀40年代,高露潔已經被寶潔遠遠地甩在了身後,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繼任者匱乏,董事長在年事已高之際倉促選擇的繼任者能力不濟(時任CEO皮爾斯,吉姆·柯林斯在其《基業長青》中將其描述為“禍害”),最終導致高露潔走向衰落。

如今的格力電器也遇到了跟高露潔一樣的窘迫時刻。兩家公司都是在董事長年事已高之際,管理層呈現明顯斷檔。遺憾的是,就在外界擔憂格力電器接班人“難產”,家電行業“天下三分”,空調“疲弊”,格力正值用人之際,兩位功臣元老——望靖東、黃輝先後離職。董明珠、望靖東、黃輝曾被外界稱之為格力電器的“鐵三角”,董明珠67歲,望靖東51歲,黃輝58歲。

恰好在這個時候,格力電器的業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

挑戰之一,格力電器的空調行業老大地位不再穩固,其空調的護城河已經不再像從前一樣深厚。當前,空調技術已經全面成熟,其競爭對手美的、海爾透過各種努力目前已經侵入了格力電器的核心業務腹地。來自奧維雲網的資料顯示,空調市佔率方面,美的集團2020年總體上超越格力,線上,美的,34.3%,格力,29%;線下,美的,34.7%,格力,35.08%,海爾總體雖然依然落後,但是市場份額依然保持對格力的壓力。

事實上,2019年以來,圍繞市場份額的鞏固問題,格力電器沒少花費心思。先是“質量戰”,2019年6月,格力電器公開舉報奧克斯質量不合格。後是“價格戰”,2019年11月,格力電器趁“雙11”宣佈30億元讓利,實際就是降價,11月26日,官宣百億讓利;2020年5月,董明珠直播帶貨期間,再次降價。再就是“服務戰”,2021年3月6日,格力電器推出“十年包修政策”。

這些屢屢引發市場爭議和行業震動的事件背後,折射出特定的現實——格力電器空調市場地位不再穩固,如果不採取果斷“進攻”舉措,其市場地位或將進一步下滑,這本質上是“以攻為守”。

疑慮如影隨形,董明珠能否在接班人確立之前重振空調雄風?

挑戰之二,格力面臨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但是其多元化業務格局未獲實質性進展。

格力電器的競爭格局與以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行業方面,空調業務很難再現過往的高速增長,市場正在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技術方面,空調技術本身已經成熟見頂;資訊科技的發展把家電推到了AIoT時代,這一時代最大的特徵在於全屋家電一體化,這天然利好那些業務佈局更加多元的家電企業,如海爾、美的等。格力電器空調業務上市場份額的下降,與全屋家電一體化趨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從更長遠、更為健康的發展視野觀察,格力電器需要走多元化戰略佈局。資料來看,格力電器迄今獲得的進展有限。格力電器2000億元的營收中,有30%是貿易性質的收入,剔除這一部分收入後,空調收入佔比依然接近九成,格力電器這幾年來重點發展的高階裝備等業務佔比極低。

格力電器這幾年投入重金研發的手機等業務,實際上是一個敗筆。格力電器製作手機業務的初衷或許是為了在AIoT時代,找到最恰當的入口,但是在這一領域,擅長“笨重”製造的格力電器,顯然不是華為、小米、蘋果的對手,這幾乎註定了其手機業務剛面世就過世的結局。截至3月18日,格力電器“董明珠的店”大鬆手機的銷量合計僅為4781件。

格力電器如何培育空調業務以外的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實現多元化業務突圍呢?

挑戰之三,國際化佈局不足。格力電器一直將自身塑造成國際化企業,但是“好空調,格力造”更多還是停留在國內。美的海外有東芝,海爾海外有通用家電,有斐雪派克,格力則沒有海外業務獨立品牌。資料來看,格力電器的海外銷售業務佔比僅為5%上下,產品面臨出海難題。其競爭對手美的、海爾則完全不一樣。美的海外銷售業務佔比超過40%;海爾海外銷售業務佔比近50%。

國際化佈局的緊迫性,本質上反映了國內疲軟空調市場的客觀需求。格力電器未來又該如何破局呢?市場此前有傳言,格力電器參與競標荷蘭飛利浦家電,這一事件從另外角度來看實際暗示了格力電器此前在國際化佈局方面的戰略缺失,原因是飛利浦在家電業務上競爭力總體一般。

上述三大挑戰,是當前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很難設想,董明珠在任期間,如果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那麼未來格力電器的中長期增長潛力將如何塑造?這勢必會埋下未來格力電器董事會權力爭奪的種子。

殷鑑不遠。300多年前,過於自信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由於太子廢立中的嚴重失誤,最終導致長達十餘年的皇子爭權慘劇,後釀成“九子奪嫡”,事件給清王朝的政治穩定帶來嚴重的衝擊。

從開放走向保守

這種保守主義傾向與格力電器過去的開放形成了鮮明對比。格力電器過去三十年的巨大成功,當然離不開董明珠及8萬員工的拼搏努力,離不開董明珠的領導與銷售才華,更離不開格力電器當時開放的環境。沒有當時開放與包容的環境,就沒有朱江洪力排眾議,信任並重用董明珠;沒有開放的環境,就沒有格力電器2005年股改的成功,就不會有後來經銷商體系(京海擔保)進入董事會,徹底激發格力電器的經營活力。

開放的環境,成就了格力電器,

也成就了董明珠,董明珠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為成功的女企業家之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驚訝的發現,格力電器已經不及從前包容了,甚至逐步走向保守。

保守主義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格力電器處處被打上了董明珠的標籤(不妨稱之為“董明珠機制”)。身為網紅企業家,直至67歲高齡,董明珠依然不放過任何一個“上鏡”的機會:董明珠是格力電器廣告形象代言人,格力電器的網上商城起名“董明珠的店”,甚至連直播帶貨都是董明珠親自上陣。

這樣的一些經營行為很容易讓人跟“個人英雄主義”聯想在一起,而“個人英雄主義”的背後,凸顯的是對他人的不信任,或者說對自己的過度自信。從格局的角度看,這本質上是一種不願意納新的保守主義情結。

這種保守主義情結與格力電器官宣的經營理念,“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發生了根本的衝突。事實上,這種保守主義的作風,在家電市場處於擴張的時期,是能夠帶來積極的功效的,但是在行業走向成熟的時期,未必繼續奏效。銷售資料也證明,這並未提振格力電器的銷售,市場份額甚至還在下滑。

保守主義發展的極致是目前的格力電器董事會實際上已經缺乏制衡董明珠影響力的機制。二次股改後,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無論是股東層面還是董事會層面都形成無法制衡和難以挑戰的權威地位,這與股改之前格力集團的制約機制完全不一樣。2019年,格力集團退出第一大股東地位,只保留參股身份。與此同時,董明珠透過精心構建的金字塔式的股權關係,鞏固了對格力電器的控制權。

我們透過股權結構的分析來解釋上述問題。二次股改後,看上去高瓴資本透過珠海明駿持有格力電器15%的股權,高瓴資本有能力向格力電器提出董事人選,提出議案等等,實際遠非這麼簡單。珠海明駿是一家有限合夥企業,董明珠透過其所控制的另外一家合夥企業珠海格臻持有珠海明駿6.38%的股權。這就意味著,在合夥企業的法律機制下,董明珠有足夠的空間約束高瓴資本針對格力電器的任何議案,儘管我們不是很清楚這份合夥協議的具體安排。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出資不少,持股比例也不低的高瓴資本到現在為止尚未向格力電器派駐一名董事的成因。很簡單,高瓴資本不是格力電器直接股東,所有的議案都需要在珠海明駿這個合夥企業層面上達成一致才能提交。難道高瓴資本真的沒有訴求?

黃輝辭職後,針對外界質疑的接班人問題,董明珠公開表示,格力電器需要的是“認同格力文化”的人,那麼這到底是認同格力的文化,還是認同董明珠的絕對權威呢?

在接班人問題上,同樣凸顯了董明珠的保守。承前文所述,董明珠、望靖東、黃輝構成格力電器的“鐵三角”。但是除此之外,後繼乏人,格力電器管理層實際是斷層的。隨著望靖東、黃輝的相繼離職,如今的格力電器看上去是“一個人在戰鬥”。是董明珠對於下屬缺乏信任,還是8萬員工真的就不能有出來經過認真培養從而擔當大任呢?2019年1月6日的股東大會上,在談到董事長候選人問題時,董明珠問了問坐在左右的董秘望靖東和執行總裁黃輝說,讓你們兩個做行不行?望、黃後來雙雙辭職。

手機業務,乃至珠海銀隆的收購失敗,更是其經營上保守主義的典型代表。這些看似進攻型的經營多元化舉措,實際上體現了董明珠的“保守”,不願意聽從周圍的建議。珠海銀隆如果不是股東否決,將會給格力電器造成難以估量的重大損失。

最後應該承認,格力電器依然是一家非常優質的企業。從1993年至今,格力電器的營收從6.47億元攀升至如今的200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3.67%,這在中國企業發展中是少有的。市值角度,格力電器的總市值3500億元,上市之後的25年增長60倍,堪稱奇蹟。董明珠更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企業家,其對格力電器,乃至中國家電產業的發展居功至偉。

目前,格力電器在中國空調領域的地位依然穩固,其在科技創新等方面依然走在前列。格力電器還是一家頗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最簡單的事實是,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寧可忍受股東利益的損失,也不願意關閉3萬家線下門店。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正確的。事實上,也沒有任何一個有責任心的學者、專家,以及媒體等願意看到格力電器出現任何的重大波動。一切的批評都只是為了更偉大的遠行!

最後提一個美國商業史上的典型案例,這個案例記錄於克雷頓·克里斯滕森的《創新者的窘境》。西爾斯·羅巴克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連鎖公司之一,在其最鼎盛的時期,其零售額佔到了全美零售額的2%,在幾乎整個20世紀,一直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公司。但是,由於自身的狂妄自大,西爾斯公司完全無視折扣超市、社群中心這些新興的商業形態,最終在上個世紀90年代被沃爾瑪超越,目前已經走向沒落。

(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任何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7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界動丨美債升破1.7%後,巴西、土耳其甚至俄羅斯接連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