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囉單車在上海漲價傳聞成為微博熱搜話題,哈囉隨後闢謠稱近期並沒有在包括京滬在內城市調整價格,此前收費規則已執行1年半。
資料顯示,2019年4月,哈囉將計費標準從每30分鐘1元調整為每30分鐘1.5元,哈囉聲稱漲價原因源於共享出行行業經前期無序投放,轉入精細運營和產品服務升級週期,行業普遍的運維人力投入,以及產品折舊成本增長。
事實上,美團旗下青桔單車的價格更高,計價規則顯示青桔單車前15分鐘收費1.5元,然後每10分鐘收費1元,1小時約合6.5元。對此不少網友吐槽已經騎不起共享單車了,也有人自嘲漲價後車速明顯變快了,很快晉身為老司機。
共享充電寶收費更高
哈囉漲價雖說只是烏龍一場,但卻再次挑起民眾對共享經濟集體漲價的隱憂。
事實上,相比共享充電寶漲價幅度,共享單車漲幅可謂小巫見大巫。眼下共享充電寶使用價格號稱位元斯拉充電還貴,從以前每小時租借費1.5元左右,漲到現在的4元,8元,甚至10元,儼然成為“奢侈品”。
筆者發現,共享充電寶漲價近期成為熱點,幾家頭部企業一般免費租借5分鐘,逾期1元/小時,但在機場、電影院、景區、酒吧等地方,則出現了1小時4元、5元,半小時3元等價格,每天封頂費用是20元、30元不等。如果忘還,往往會被扣除99元的押金費用,權當購買一臺新充電寶了。
遙想2017年期間,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為1元1小時,為了跑馬圈地搶使用者,有些廠商甚至推出過“1分1小時”的活動,儘管眼下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翻了多倍,但是淨收入卻在下降。
怪獸科技招股書顯示需要支付給POI合作伙伴佔收入50%-70%的佣金,直接導致淨利潤率在逐年下降,怪獸充電2019年的淨利潤為1.67億元,2020年卻只有7540萬。
也就是說,共享充電寶價格持續增長的原因就是運營成本太高,高昂的入場費和佣金佔據利潤的大頭,企業為了實現盈利,只能上調共享充電寶價格,進而導致租賃費用越來越高,商業模式形成惡性迴圈。
共享單車看似不便宜
相比共享充電寶價格居高不下,共享單車行業則普遍採取月卡、季卡以及年卡的商業模式,單次騎行看似不太便宜,然而如果是月卡,季卡、甚至年卡使用者,就挺划算了。
筆者發現,以哈囉月卡為例,連續包月費用6.5元,續費14.9元,30天需14.5元,90天季卡需32元,只是一杯奶茶或咖啡錢。
對此有網友表示關心的並不是貴不貴,而是行業能不能可持續發展,如果動輒傳出跑路,再便宜也沒人敢下單,否則月卡是可以接受的價位。
有研究報告指出,61.3%的使用者每次騎行距離在3公里以內,92%的使用者每次騎行距離在5公里以內,可見共享單車主要滿足使用者短距離交通需求,也就是最後一公里,騎行時間多在半小時左右,就算漲了5毛或1元也能負擔得起。
至於騎行超過1小時甚至更長只是極少數,就算大幅漲價也不影響基本盤使用者權益。
筆者認為,消費者對共享單車漲價不爽情有可原。在商言商,如果覺得貴可以不騎,現在也不用交押金,也不用下載App,不用擔心共享單車企業跑路,或是佔用手機記憶體。
共享單車主要價值在於偶爾短途應急,比如不通公交,或是久等不來等消費場景,畢竟花幾塊錢救急也不是大問題。如果頻繁使用,則建議買月卡,季卡,或者年卡。
共享單車企業長期不盈利並非好事,但道德綁架把全行業都整倒閉了,消費者又到哪找如此便捷的交通工具,共享單車的騎行體驗,總比擠早晚高峰還不準時的公交舒服些吧?
共享單車市場自由開放,共享經濟產品提供者有權自由決定共享產品價格包括提價,而消費者也有權決定是否買賬。如果共享單車漲到離譜,或是價效比太低,消費者自然用腳投票,無可厚非。
迴歸理性商業價值
遙想共享經濟初期,低價補貼是企業在培養市場、爭奪市場,透過“燒錢”先把市場做大,積攢龐大的穩定使用者群。正如現在共享充電寶“三電一獸”,共享單車三分天下。市場逐漸成熟飽和,企業必然需要考慮存量使用者的商業價值最大化,漲價則是一條簡單粗暴的路子。
共享經濟集體漲價似乎已是大勢所趨。價格上漲背後顯然有資本變現和資金回籠的壓力,也有前期資本無序擴張下,重資產鋪攤子,粗放運營帶來的高損耗,才是真正的資金窟窿,才是企業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
按現行收費標準來看,共享單車單次騎行費用可能會比公交車高,但二者顯然無法相提並論。共享單車漲價的背後在於其快速靈活,可以觸達更多公交難以企及地方,還能節約時間成本,這些都是公交所欠缺的。
據億歐智庫釋出的《中國兩輪共享出行產業科技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哈囉單車憑藉哈囉出行APP與小程式雙渠道流量,領跑兩輪共享出行月活使用者數,其2020年11月的總體月活使用者規模達到7232萬人,哈囉、美團、青桔三家的比例約為5:2:3。
事實上,共享單車第一次集體漲價發生在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繼進入市場時,共享單車最初價格為0.5元/半小時,隨著哈囉,青桔等其他車型的推出,價格調整至了1元/小時,集體漲價勢必會把價格敏感的客戶過濾掉,靠剛需客戶維持生存,從而確定穩定且健康流量,只要有流量,一切都能穩定。
哈囉闢謠京滬漲價算是虛驚一場,聯想到近期傳出哈囉赴美上市傳聞,筆者認為哈囉為代表共享出行行業為“最後一公里”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適當漲價的背後,如果能提升騎行體驗,或是有更多優惠解決方案,也不是壞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