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聽說哪款產品收益高就投哪款。”這是很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會犯下的錯誤。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但要關注產品本身的特徵和收益,還要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資產配置要求。

結構性理財產品

強者的遊戲

結構性理財產品是許多投資者又愛又恨的一類產品。在每年的理財收益紅黑榜中,結構性產品不僅是收益冠軍,也讓一些投資者受了傷。

目前,中資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基本在6%以上,比目前理財產品平均4%-5%的收益率略高。而外資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基本在10%以上,部分產品的條件收益率甚至高達20%。但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產品的最終收益需要看掛鉤標的走勢,拿看漲黃金的理財產品來說,只有金價漲幅最接近產品規定的漲幅,投資者才能得到最理想的收益率。若達不到或超過這一漲幅,投資者的收益就要打折扣。

也正由於上述原因,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也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最高的。為迎合中國投資者的口味,目前國內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都設定了90%、95%或100%保本的條款。

流動性方面,中資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基本在3-6個月,外資銀行的產品基本在1年以上,而且,投資者提前贖回,保本條款則無效,投資者可能面臨本金損失。

商報點評:在金融市場,高風險高收益的真理被無數次驗證。結構性產品就像賭局裡的猜大小,對了就發財,錯了就賠本。所以,這種投資方式只適合有經濟實力、有心理承受能力去博取高收益的投資者。

組合投資類產品、債券型產品

穩健者的最愛

在目前的理財產品市場,中資銀行的風格較為穩健,而外資行愛以高收益的結構性產品吸引福斯眼球。在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中,大多數是組合投資類產品和債券型產品。

這兩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並不拔尖,基本就在4%-5%,期限也是多種多樣,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甚至幾年的都有。基本可以滿足各種投資者對流動性的需求。但多數銀行都規定:只允許銀行提前終止產品運作,不允許投資者提前贖回。所以,如果有急需用錢的客戶,要想拿回本金就非常麻煩。

在安全性方面,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通常投資於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同業存款、貨幣市場等領域,風險較小。債券型產品的安全性也比較有保障。

商報點評:組合投資類產品和債券型產品適合手中有點閒錢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例如中老年人。雖然此類產品通常不會保證本金和收益,但事實上,此類產品達不到預期收益的情況極其罕見,渴望資金能穩健實現保值、略有增值的投資者可以放心選擇。

開放型理財產品

流動性為王

此前,銀監會曾有規定,禁止商業銀行為了季末攬儲發行1個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財產品,因此,開放式產品孕育而生。

目前,開放型產品的運作週期也有多種多樣,有的每個工作日都可以申購和贖回,還有的每週、每兩週或每月開放一次。

開放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通常只有3%-4%,主打靈活性。

該類產品一般分檔計息、申贖靈活,持有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客戶可根據自己的資金使用情況靈活安排,隨時可以申購贖回。除非遇到年末、假期前大額贖回的情況,投資者在開放期都能成功提取本金和收益。

在具體投向上,開放型產品與組合投資類產品一樣,都是風險較低的債券、貨幣市場、同業存款等品種,安全性較高。

商報點評:開放型產品適合對資金流動性要求很高的投資者,比如生意人暫時有筆資金閒置,可以購買開放型理財產品,總比將資金以活期存款形式放在銀行要划算。

又比如,股民如果覺得最近市場行情一般,也可暫時從股市撤退,等行情好轉再介入。

連結

理財攻略四步走

其實選擇理財產品就像談戀愛一樣,有人喜歡火辣性感的、有人喜歡小鳥依人的。但在選擇之前必須要了解自己、了解對方。

1、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投資者必須填寫銀行提供的投資風險問卷。這不僅有助於投資者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助於其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也能夠避免銀行工作人員的盲目銷售。

2、投資者無論選擇哪類銀行理財產品,都要充分了解各類理財產品的產品特徵和投資風險,包括是否保證本金、是否保證收益,最好和最壞的投資情況是怎樣的等。

3、要考慮產品的投資週期是否與自己的需求相符。同時還要關注產品到期的相關投資條款,了解產品是否有提前到期或中途贖回等條件,以便對該筆投資資金的流動性有個清楚的掌握。

4、要關注理財產品的投資渠道和收益設計。投資者要了解產品到底投向了哪裡,到期的投資收益如何計算,是否有公開的渠道定期了解產品的執行情況和收益情況。這樣才能對產品有個清晰的理解。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泰國證券交易所批准首個受監管的ICO門戶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