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全體人民都在放假,但是海外的資本市場並不放假。在香港上市的美團在短短几日內股價從80港幣暴漲到最高93港幣,市值甚至一度排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第三,堪稱風光無限。

10月8日,美團點評股價再創新高,盤中觸及89.25港元的歷史高位。截至8日收盤報89港元,漲幅5.08%。目前最新市值5107.53億港元,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

毫無疑問對於一家上市一年,上個季度剛剛才盈利的企業來說,市值能跑到中國這麼多盈利豐厚的網際網路企業前面這頗有些傳奇色彩。

1

從虧損王到破5000億的逆襲

據2018年財報顯示,美團全年經營虧損額達到110.86億元,同比上升189.7%。為了對抗入不敷出的財務危機,美團不得已選擇了裁員。美團在過去幾年的急速擴張突出了掌門人的“激進個性”,年輕的掌門人帶領年輕的美團四面出擊,收購摩拜單車與OFO、哈羅單車形成正面對抗;手握流量入口叫板滴滴;在酒旅領域樹敵飛豬、去哪兒、攜程;踏入生鮮想和京東、盒馬、永輝一決雌雄;進軍大娛樂與阿里淘票票公開互撕……誰也沒想到2018年的美團還在延續著虧損狀態,其當年公佈的財報讓王興拖著焦慮與不安跌跌撞撞的闖進了前途未卜的2019年。

而經歷了2018年的寒冬,2019年終於讓美團迎來春暖花開,從2019年年初到現在,美團股價翻倍。

受國慶利好訊息刺激,美團點評港股股價8日突破89港元關口,市值突破5100億港元,約合65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而今年以來美團股價已經上漲116%。

公司股價為什麼在上漲?從短線角度,本輪公司股價上漲最大的推動來自國慶出遊紅利。

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的強勢增長,是美團除了外賣業務之外盈利提升的重要原因。此前央視財經報道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全國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

市場估算稱,“十一”期間每天網上訂出併入住的酒店大致在500-600萬間夜規模。而美團的資料顯示,10月1日公司酒店的入住間夜量突破300萬。

2

冰火兩重天之下發生了什麼?

當然,從長遠看,快速增長的銷售規模和高頻使用者群體才是支撐美團高市值(漲勢)的基礎。

按時間回溯一下不難發現,在美團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公佈之時,地歌網曾在《美團質變》一文中分析,美團收穫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財報,在這一季度的財報中,美團實現了整體盈利,而且“盈利”是規模效應顯現的結果。

對於美團而言,這便是一個質的飛躍。今年二季度美團首次實現公司整體盈利,事實上是向投資者證明儘管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美團也能實現盈利。通過聚焦“Food+Platform”戰略,不斷擴大自己在外賣、電影、酒旅等其他本地生活領域的橫向覆蓋,多元化佈局讓其與餓了麼的競爭中有更靈活的手段和更低的流量成本,能夠在多個層面對使用者需求進行捕捉,不斷培養和強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成功實現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品牌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良性迴圈。

此前,美團從上市時商業模式被質疑,股價持續下滑至最低40港元,到目前股價達到89港元。這些表象背後又折射了什麼?

在美團上市之前,由於資本運作,拿下了共享單車業務,讓共享單車的前期投資者解套。同時,為了增加估值,提升資本的想象力,美團還做了網約車業務。這些不賺錢,只燒錢的業務,給了美團沉重的財務負擔。讓美團股價大幅破發,從上市時候的70多港幣跌到40多港幣,形勢非常慘淡。

後來,美團採取了一些措施,減少了新業務的虧損,提高了核心業務的毛利率,股價才回到發行價。

而之後其逆襲的原因還包括,首先美團選擇了一條連線“人與服務”的賽道,與騰訊連線“人與人”,百度連線“人與資訊”,阿里連線“人與物”的賽道一樣,生活服務行業賽道同樣極具潛力,行業規模與滲透率呈現雙升趨勢,是能夠誕生千億美元市值企業的賽道。

3

無邊界擴張與冷酷取捨

王興曾讀過一本《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書,讀完後他曾對此短評:“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卻在和邊界,也就是和規則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

現在看來,美圖業務的無邊界擴張正是這句話的最好踐行。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這種看似“竹林亂鬥”的打法中理順出些許邏輯。

第一,萬箭齊發之下,美團有萬變不離其宗的理念。

上市招股書曾顯示,餐飲外賣是目前佔比最高的營收來源,2017年佔比達62%,該板塊從2015年的佔比4.3%迅猛發展到2016年的佔比40.8%。餐飲業務的迅猛發展或與美團收購福斯點評有關,2015年10月,美團和福斯點評宣佈合併。

這表明,美團所有業務的核心指向性其實非常明確,依然圍繞消費者“吃”的需求做大。

吃作為高頻業務,是商家必爭之地。其帶來的另一個潛在好處是,可以為其它業務進行交叉導流,比如酒旅和電影,降低單位流量成本和提高補貼獲客效率。

《財經》曾在《美團新邏輯:壁壘、管理與它的新戰場》一文中對這種交叉導流思路解析得很深刻。美團希望形成的“組合拳”,一部分是高頻業務,是使用者和流量的增長驅動力;一部分是低頻業務,將流量和使用者轉化、變現。美團已經形成了這樣的雛形——以頻率高低形成流量的過濾器:第一層外賣、到店餐飲(團購)是高頻入口;第二層酒店旅行消化部分流量;第三層到店綜合長尾需求進一步將流量變現。

第二,業務的無邊界擴張表象下,容易被忽略的那些冷酷取捨。

王興開啟的這場無限遊戲,看似一直在做加法。業界看來的無邊界擴張和四處樹敵也來源於王興在不斷做加法的舉動。而事實上在美團急速擴張之時,美團的減法行動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電商購物、充電寶、公有云……都是美團曾裁撤的一些業務。

就像很多科技產品越到後面越容易走密斯·凡德羅(德國建築師)那樣的路——Less is more。比如,你看到的蘋果系產品在不斷地砍掉功能上的枝枝丫丫,逾來逾“傻瓜”。當然,做完這樣的“減法”之後,重點的將會變得更重點,需要突出的也會因而變得更突出。

同樣,運用到一個企業的業務層面也是類似道理。這說明美團的“萬箭齊發”並非放亂箭,而是有的放矢。美團近幾年虧損不斷收窄,這也從側面佐證了,減法讓美團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元氣損耗。

第三,上市之後在向資本市場販賣著“未來更強大”的亞馬遜式願景故事之時,美團還具備哪些想象力的“未來型”業務?

事實上,技術一直存在於美團的業務創新中。以外賣為例,幾百萬商家、幾十萬送餐騎手、數以億計的使用者背後,是美團強大的AI技術和系統運營能力的支撐。

現在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早已過了人口紅利期,只有通過建立差異化的優勢才能建立公司競爭力的護城河。對於美團來說,做無人駕駛顯然是其開拓出行領域、建立差異化優勢的必經之路。另外,無論是美團試圖打造的到家和到店場景服務,還是中間出行服務的連線,摩拜單車、美團打車,以及無人駕駛的問世,均是美團試圖彌補的一環。

當補齊這一環後,完美閉環的美團,在接下來的商業邏輯上也將更暢通。

無論如何,從10月8日的網際網路公司排名來看,阿里以市值4382億美元排名第一,騰訊市值3940億美元排名第二,美團市值661億美元位居第三,京東市值418億美元排名第四,拼多多以366億美元市值位列第五,百度則以約354億美元居於第六。

這意味著,無限遊戲還在繼續,而網際網路格局也正式進入“ATM時間”,新的網際網路格局形成。阿里、騰訊領航第一梯隊,美團成為第二梯隊的引領者。

——————————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本週10家產業網際網路企業獲得融資累計約36億元 | 一週B2B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