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雲計算是一片熱土,各種巨頭都在搶灘登陸,在國內,阿里雲似乎已經一隻腳踏上了陸地。

近日,阿里巴巴公佈了2021財年Q3(自然年2020年Q4)財報,其中,阿里雲單季度收入同比增長50%至116.15億元,由於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阿里雲首次實現經調整EBITA(息稅前利潤)轉正,實現盈利2400萬元。

這是阿里雲成立12年以來首次實現季度盈利,也是國產雲計算頭部廠商的首次盈利。

阿里雲從2009年蹣跚起步,十多年一路走來,多有掙扎,到今天,在江湖上如雷貫耳,坐穩國內雲計算江湖老大的位置,人人皆稱,“上雲不上阿里雲,縱稱英雄也枉然”。

但其實,阿里雲這一路並非順風順水,最開始所有人都認為雲計算是一場騙局,包括阿里雲的員工,曾經一度員工離職率高達80%,阿里內部也充滿質疑,逼得馬雲放言,“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個10年,做不出來再說”,才最終穩定了局面。

在熬過了十二年之後,阿里雲才終於迎來了難得的盈利,分析師們推測,“阿里雲未來幾個季度實現盈利可能性更高,並將帶領我國雲服務市場發展”。人們斷言,阿里雲迎來“苦盡甘來”的一刻,往後就到了收穫的季節了。

事實上,我認為情況並非如此樂觀。

就阿里本身對此次盈利的分析,盈利主要是得益於“實現規模經濟效益”,並不表示阿里雲已經擁有了穩固的盈利基礎,畢竟“規模經濟效益”能說明“量”夠了,但是“價”還能不能繼續往上提,這一點尚且存疑。簡單來說,阿里雲此次盈利是因為“錢一不小心賺多了,沒來得及花出去”

阿里雲作為一個非上市主體,其盈利情況完全是“自主可控”的,如果馬雲願意,阿里雲可以在三年前、或者五年前就可以實現盈利——在市場收入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無非就是控制好投資的節奏嘛。

那為什麼直到12年後的今天,阿里雲才終於敢讓自己盈利呢?背後其實正是雲計算廠商的焦慮、心酸和恐慌,哪怕是市場龍頭也無法例外。

一、焦慮:今天停止投入,明天就將被反超

如果說雲計算發展初期,“技術”還能左右戰局的話,到今天,資本的力量掌控了一切!

一方面,雲計算已經進入徹頭徹尾的重資產運營模式,雲計算本質上就是伺服器資源的租賃,賣算力、賣儲存,或許還有就是賣頻寬。既然是重資產模式,就需要砸錢!雲廠商每年都需要花費鉅額資金用於伺服器等硬體裝置的購置以及 IDC 租賃、建設等,而上述資產對摺舊攤銷的傳導會影響雲廠商的當期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哪怕是技術本身,也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援。阿里組建達摩院,三年投入高達千億,而百度、騰訊等巨頭在技術上的投入也不遑多讓。到今天,決定技術先進性的不再是人的智慧,而是資本的力量!比如,青雲的創始人出了名是技術大牛,青雲也一直標榜自己技術出眾,但放在龐大資本面前,其市場份額幾乎不值一提!

放眼未來,雲計算廠商的“軍備競賽”有越演越烈的趨勢。2020年,BAT先後宣佈發力新基建。阿里雲宣佈未來3年將投入2000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路等核心技術研發和資料中心建設;騰訊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資料中心;百度宣佈十年內將伺服器規模擴充套件到500萬臺,根據市場測算,約等於投入3000億人民幣。

正是因為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雲”也成了一個巨頭吃肉、小公司喝湯的遊戲。2020年下半年,蘇寧雲、美團雲相繼宣佈退出公有云服務市場,原因正是:燒不起錢了! UCloud、青雲迫不及待登陸資本市場,也是為了融資,向大資本靠攏,以期逃過被碾殺的命運。

對於阿里雲、騰訊雲這些走在前面的巨頭來說,路一樣不好走,透過“砸錢續命”是一條不歸路,永遠無法停下來,因為停下來意味著落後,落後就意味著死亡。

二、心酸:你不打價格戰,你就被價格戰打敗

不斷加大的投資規模是造成雲廠商壓力的一方面,壓力的另一方面則是,在愈來愈惡劣的競爭環境下,賺錢越來越難!

開啟當前國內市場佔有率前十的雲計算企業官網,有近一半在進行開年促銷,阿里雲和騰訊雲首當其衝,華為雲、金山雲也不甘示弱,餘下沒有促銷活動的企業,也均在醒目位置顯示有長期優惠活動。免費、特惠、促銷等降價方式似乎已經成為雲計算企業爭搶市場的常態。

降價成為了雲廠商的核心策略,對它們來說,降價是件很平常的事。這片市場就是如此,你不主動打價格戰,價格戰分分鐘就把你覆滅了。

在2013年12月18日,AWS、IBM和微軟Azure同天宣佈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廠商紛紛降價予以回擊。阿里雲當天推出了“阿里雲1218”降價活動,最高降幅達50%;金山雲推出了挖礦雲主機,限量免費送,當天11點開搶。第二天,騰訊雲也反應過來,年終大促開始殺價。

國內雲廠商的價格戰也不斷上演,阿里雲曾經在一年間降價12次,單產品價格最瘋狂的時候一年間降價高達70%!此前甚至出現過中國移動一元中標溫州政務雲平臺專案、騰訊雲一分錢中標廈門政務雲專案的事件。

巨頭們的價格戰一方面是主動發起的,希望透過發起突襲來搶佔主要競爭對手的地盤,同時附帶著利用自身的資本優勢碾壓殺死一些中小玩家;另一方面則是被動應付的,為了應對其他巨頭的降價襲擊,不得不跟隨降價,以穩定市場。

我們可以看一下這片市場的一些中小玩家的狀況,就能更能充分理解“價格戰”的殺傷力——

優刻得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公有云運營企業,在此前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中,優刻得指出主營業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滑約20到22個百分點。

而另外一家最近上市的雲廠商——青雲,它的資料更觸目驚心,17、18、19、20四年的雲服務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30%、-18.92%、-26.53%及-30.41%。

由於越來越低的毛利率,導致中小云玩家持續虧損:金山雲在2020年虧損9.6億元,優刻得虧損超3.4億元,青雲虧損1.63億元。

價格戰就是懸在雲廠商頭頂的一把利刃,不打價格戰吧,你可能明天就沒了,打價格戰吧,你可能今天就沒了。這些年多少財力不濟的雲廠商默默消失,只留下一個黯淡的身影。

三、無奈:業務結構決定了收入規模

雲計算並非鐵板一塊,雲計算的業務型別眾多,不同業務的模式不一,盈利情況也大相徑庭。沿著雲計算產業鏈,從底層的IaaS,到中間層的PaaS,再到上層的SaaS,業務模組通用性越來越弱,同時產品差異化定價能力逐步增強,毛利率逐步提升。而可以肯定的是,單純的IaaS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

為了追逐更高的收益,海外的雲廠商都在努力地從IaaS開始往上做,比如,微軟憑藉龐大的客戶基數,透過將自身的Windows、Office、SQL Server等軟體與雲服務嫁接來拉動增長,微軟智慧雲的定位就是公有云作業系統(PaaS),這是微軟與AWS在國際市場展開差異化競爭的殺手鐧,也是憑著這一招,Azure的毛利率一直處於更高的水平,不斷推高微軟的股價。

但這一招,國內雲廠商可能學不會。

從需求的角度來說,SaaS是IaaS、PaaS的需求之源,SaaS生態越繁榮,IaaS、PaaS的需求越大。而過去中國SaaS生態市場相比美國,“落後十年,十倍差距”,貧瘠的SaaS生態讓國內的IaaS和PaaS廠商普遍“生意難做”。

根據IDC資料,2019年我國SaaS的市場規模為30億美元,僅佔全球的2%,我國十大SaaS公司的市值之和尚不及美國的1/8。

從供給的角度來說,由於國內整體偏弱的數字化水平,以及較低的IT能力水平,為了推動這些傳統的企業上雲,國內雲計算廠商不得不承接較多的定製化專案、提供更多的線下解決方案。

2019年10月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釋出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企業的雲化率約為38%,對比美國85%和歐盟70%的企業上雲率,仍然有巨大差距。

這就要求雲計算廠商不得不提供“貼身服務”——阿里飛天一部工業大腦演算法團隊負責人光鹽(吳雲崇)去過各種稀奇古怪的工廠,包括霧氣升騰的鍋爐廠、震耳欲聾的光線廠、橡膠廠、石化廠......阿里雲內部常說的一句話:以後科學家不是在辦公室裡寫程式碼,而要去工廠車間裡寫程式碼。

定製化的東西,耗時耗力耗人,自然毛利率高不了,你想,微軟一套SQL Server能同時賣一百家企業,但阿里雲就得給一百家企業開發一百個版本的產品,這樣的毛利率能高嗎?當然,這不僅僅是阿里雲所面對的,更是所有國內雲計算廠商需要集體面對的難題。

四、恐慌: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今天的追趕者枕戈達旦,然而今天的領先者也並未高枕無憂,並無跡象表明國內雲計算市場已經接近成熟期。換而言之,國內雲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依然充滿變數,阿里雲雖然長期排名國內市場份額第一,但這個第一,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穩如泰山。

事實上,無論是在國內市場,抑或是在全球市場,阿里雲面臨的競爭壓力其實都在不斷提升——

在國內市場,阿里雲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但這點領先優勢頂不住對手的一兩次衝鋒,包括華為雲、騰訊雲、百度智慧雲及金山雲等一眾強敵環視四周,隨時取而代之。

其中以華為雲和騰訊雲對阿里雲的威脅最大——

騰訊雲最大的優勢是生態,騰訊帝國版圖遼闊,成員眾多,這些成員又有很多同氣連根的“朋友”,這使得騰訊雲起點很高,同時騰訊對雲計算投入同樣不遺餘力,就資本實力而言,阿里雲和騰訊雲也在伯仲之間。

華為all incloud的時間雖然相對較晚,但一旦決定全力投入,華為就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氣概。近兩年來,隨著華為智慧終端業務持續受阻,其在雲端投入即相應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就是華為雲在國內雲計算市場中的份額持續飆升,一路遇神殺神、勢如破竹地來到了老二的位置,對阿里雲虎視眈眈。

據Canalys統計,2020年Q3,在中國IaaS市場中,阿里雲以41%份額繼續領跑,華為雲憑藉16.2%的份額位居國內第二。這離華為雲2017年提出的“三年幹掉阿里”的目標相差甚遠,但華為若長期保持當前的超高速增長姿態,未來還真不好說。

相比之下,在2020年(自然年)第四季度,雖然阿里雲依舊保持著50%的收入增速,以其體量而言殊為難得,但是相較其他國內頭部雲計算大廠,阿里雲的增速未免相形見絀。

而在海外市場,亞馬遜AWS、微軟Azure及谷歌雲這三大國際巨頭,極大地壓縮了阿里雲的海外開拓空間。再疊加阿里雲作為中國企業的身份,在歐美市場拓展時更是舉步維艱,所以,阿里雲的海外市場是受限的。

今天,阿里雲看似盈利了,但只能表明阿里雲的自我造血能力已經突顯,它還遠沒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它要應對的挑戰還有很多。而更關鍵的是,阿里雲作為領頭羊承受的這些壓力、焦慮和心酸,其他追趕者、中小廠商同樣承受,甚至壓力倍增。

從這個角度看,雲計算似乎並不是一門好生意,這麼多人怒砸重金、倉惶入局,其中大部分的結局幾乎是早已註定的。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袁國寶:羅永浩的直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