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2021年1月13日晚間,英特爾原CEO鮑勃·斯旺在任職一年後,在2月15日卸任,而英特爾CEO一職的將由帕特·基辛格接替,基辛格也成為英特爾50 年來的第8 位CEO。

此次換帥,被媒體稱之為“臨危受命”。

原因是在近兩年,英特爾在前沿晶片研製方面一直落後於臺積電及三星,同時在製造難題還未解決的同時,英特爾的核心業務領域也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的競爭和威脅。

據媒體報道稱,在2020年,英偉達以及AMD先後以超百億的大手筆收購業內晶片公司ARM和賽靈思,將對英特爾主要的PC和資料中心市場造成極大的衝擊;同時,由於英特爾無法拿出高效能及穩定的商用5G基帶晶片,導致其重要使用者蘋果,開始採用高通晶片,而在PC端,更是推出了M1晶片;其次,有訊息稱,微軟也將推出自研晶片。

為了挽救這一局面,英特爾決定,讓基辛格以技術發展為核心,從而帶領英特爾重新迴歸昔日的輝煌和榮耀,而英特爾董事會主席奧馬爾也表示,“董事會認為,在英特爾轉型的關鍵期,這是利用基辛格的技術和工程專業知識來改變領導層的正確時機。”

CEO交接:從財務走向技術

對於原英特爾CEO鮑勃·斯旺來說,其在擔任英特爾CEO期間,似乎並不是“扮演”管理者的職務,而是協助英特爾CEO的過渡——據媒體稱,鮑勃系財務出身,2016年才加入英特爾擔任CFO,在上一任CEO桃色事件後臨時救火,他從CFO到臨時CEO,再到正式出任CEO。

在此期間,英特爾雖有波瀾,但有驚無險,保障了英特爾大發展方向沒有出現偏差。而在財務上,鮑勃任職期內,英特爾將手機調變解調器業務以10億美元出售給蘋果、放棄Nervana AI 片業務、將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以90億美元價格出售給SK海力士,被視為鮑勃更重視財務數字的典型操作。

反觀基辛格,其在英特爾度過了職業生涯的前30年,並在格魯夫、諾伊斯和摩爾門下學習成長,是一個典型的英特爾人。同時,有媒體稱,“基辛格有著身為技術人員的直率,從CTO到CEO的成功轉型,也說明了其不僅關注技術,也能操盤公司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特爾和基辛格致員工的一封信中,都不難發現一句話,“英特爾從一家CPU公司到一家多架構XPU公司的轉型”,這不僅是英特爾近些年的戰略重點,同時也讓眾多人知道,帕特將彌補之前英特爾戰略的薄弱環節。

事實上,基辛格也是如此做的。

基辛格的“三把火”

在2021年3月23日舉辦的“英特爾發力:以工程技術創未來”全球直播活動上,基辛格分享了他的“IDM 2.0”願景,這是英特爾IDM模式的一項重大革新。

基辛格在直播中表示:“我們已經設定好方向,將為英特爾開創創新和產品領先的新時代。英特爾是唯一一家擁有從軟體、晶片和平臺、封裝到大規模製造製程技術,兼具深度和廣度的公司,致力於成為客戶信賴的下一代創新合作伙伴。IDM 2.0戰略只有英特爾才能夠做到,它將成為我們的致勝法寶。在我們所競爭的每一個領域,我們將利用IDM 2.0設計出最好的產品,同時用最好的方式進行生產製造。”

據基辛格介紹,英特爾IDM2.0戰略主要分為三大板塊:

1、提升晶片競爭優勢

英特爾透過重新構建和簡化的工藝流程中增加使用極紫外光刻(EUV)技術,從而推動其在7nm製程的進展,並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首款7奈米客戶端CPU(研發代號“Meteor Lake”)計算晶片的tape in。

基辛格認為,英特爾在封裝技術方面的領先性,也是一項重要的差異化因素,這使英特爾能夠在一個普適計算的世界中,透過將多種IP或晶片封裝在一起,從而交付獨一無二、定製化的產品,滿足客戶多樣性的需求。

2、擴大第三方代工產能

基辛格表示,他預計英特爾與第三方代工廠的合作將不斷擴大,涵蓋以先進製程技術生產一系列模組化晶片,包括從2023年開始為英特爾客戶端和資料中心部門生產核心計算產品。這將最佳化英特爾在成本、效能、進度和供貨方面的路線圖,帶來更高靈活性、更大產能規模,為英特爾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

3、打造英特爾代工服務(IFS)

隨著全球晶片供給關係的緊張化,英特爾組建了一個全新的獨立業務部門——英特爾代工服務事業部(IFS),該部門將由半導體行業資深專家Randhir Thakur博士領導,而他將直接向基辛格彙報。

IFS事業部與其他代工服務的差異化在於,它結合了領先的製程和封裝技術、在美國和歐洲交付所承諾的產能,並支援x86核心、ARM和RISC-V生態系統IP的生產,從而為客戶交付世界級的IP組合。

對於IFS的成立,基辛格表示,“英特爾的代工計劃已經得到了業界的熱忱支援”。

據悉,為了加速IDM2.0戰略,英特爾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Octillo園區新建兩座晶圓廠,並計劃投資約200億美元。

對於未來的發展,基辛格表示,他計劃在年內宣佈英特爾在美國、歐洲以及世界其它地方的下一階段產能擴張計劃。

10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昔日訂單排到2026年,日賺2億,今虧769億,賣總部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