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銀行業績全面爆發,你看不上的,可能正是你高攀不求的

週五,一眾銀行釋出了2020年的年報,其中交通銀行市盈率4.96,股息率7.08%,意味著投資100萬交通銀行,現價買進分紅可得7.08萬,令人羨慕。

工商銀行全年淨利潤3159億,市場預估2919億,單4季度淨利潤872億,環比增加+9.14%,同比增加44.13%,業績直接好的爆炸。市盈率6.59,股息率4.91%。

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要去銀行存款,為什麼要去銀行買理財產品?買股票多好,國家信用背書,不會倒閉,收益還高,增長率也肯定能跑贏GDP。

我之前曾將做過推導,對於一家市場估值不變的公司,投資者分紅再投資,長時間內複合收益率為淨資產收益率×(1-分紅率)+股息率。

以工商銀行為例,淨資產收益率為11.95%,股息率為4.91%,分紅率為31%,那麼可以計算收益率為13.15%。是不是很奇怪,投資者長期持有的複合收益率竟然高於淨資產收益率。

對於市淨率低於1的公司,如果確定不會破產,分紅穩定,持續分紅,淨資產收益率穩定,那麼當投資者分紅在投資並且長期持有的話,繼續低估已經沒有意義了,越低估,收益越高。

極限情況下,工商銀行一分錢一股,是不是就可以收購工商銀行,一年穩穩幾千億利潤?

這種收益全部來自內生性增長,不靠交易賺錢,自然不會在交易中虧損。聰明的投資者應該祈禱,希望永遠不要價值迴歸,永遠低估,方便持續積累股數。

這個策略的難點在於太簡單,太無聊,我們人類天生就有一種“做點什麼,讓事情更美好”的衝動,最後就是讓事情變得一塌糊塗。

從這個銀行的案例出發,我突發奇想,想到了一個策略,應該很好用。

我們來選股票。

過去五年的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經營性現金流不低於淨利潤的60%股息率連續三年不低於4%市盈率不高於15,最好市淨率低於1,也可以不做要求單個股票的倉位不低於6%,不高於20%,同一行業的所有股票算一個股票在同一行業的股票中按照股息率加權股票分紅後股息直接買進該股票每半年調倉一次

按照這八個規則建立一個組合,我們一方面排除了比較弱的週期股,一方面保證了持倉的均衡。

最後組合中應該有5到10個股票,分屬於不同的行業,這個股票下面還可以有1到3個二級行業股票。這個規則並不是一個嚴格的量化策略,而是一個投資輔助工具,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主觀判斷。

比如你特別不喜歡週期股,那麼可以把第一條“過去五年的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改為“過去五年的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2%。”。

再比如你就不喜歡銀行股,那麼就可以把這個行業的權重壓縮到10%,或者你不喜歡四大行,那麼就可以選一個四大行,再加上平安銀行這樣的成長股,或者招商銀行這樣的龍頭股。

再比如你不喜歡鋼鐵股,那麼可以一個都不選,反正行業數量控制到5到10之間就可以。

策略的原理搞明白了,具體怎麼掌握就可以靈活了,能力越強越靈活,能力差的照單做就行了。

如果到了牛市,可能面臨買不到股票的情況,沒關係,指標可以修改,比如我們在提高淨資產收益率門檻的同時,降低股息率要求,如淨資產收益率大於20%,股息率大於3%,這樣的。

透過這個策略,我們的持倉在行業分佈上比較均衡,個股上比較分散,資產質量起碼是中上,長期投資,分紅再投資,以及半年調倉一次不自覺實現了高拋低吸的輪動,也可以增加一部分的收益。

我真心覺得這個策略不錯,你們說呢?

最後說一個有趣的事情,中國神華髮布公告,按照現有股價大概A股股息率是10%,港股股息率是15%,有人問,這分紅的錢也是自己的錢啊,如果分紅後不填權怎麼辦?

好,為方便計算,假如中國神華每股分紅1元,股價10元,股息率為10%,我們拿10元買進1股。假如分紅後不填權,那麼我們現在有1元分紅,一股股票價格為9元,看起來還是沒有任何收益對吧。

考慮分紅不買進,自己改善生活了。第二年繼續分紅1元,那麼股息率就是1÷9=11.11%。繼續推下去,第十年,股息率為100%,即每股分紅1元,股價為1元,你覺得可能出現嗎?如果出現了,你覺得幸福嗎?

考慮分紅再投資,第一年分紅後買進,我們就有了1.22股,每股分紅1元,第二年分紅1.22元。和分紅不投資的情況相比,其第二年分紅只有1元,我們多了0.22元。如果和原始投資10元相比,分紅不投資,每年的股息收益率都是10%,但是分紅再投資的情況下,第二年的股息率就是1.22÷10=12.2%了。

顯然分紅再投資的收益率將會顯著高於分紅不投資的情況,而因為分紅後不填權,股價越來越便宜,我們積累的股權越來越多,那麼每年的實際分紅就更多,相比原始投資的股息率就非常驚人。

由此可見,當股票低到一定程度,只有經營可持續,分紅可持續,股價越跌,股東的收益會越高,分紅再投資的收益比分紅不投資高得多。這種收益取決於企業的內生性增長,和交易無關,所以也不可能在交易中被收割。

13
最新評論
  • 1 #
    現在可以買進工行或建行嗎
  • 2 #
    是十股分紅一元,每股只有一毛,還含稅!想多了!
  • 3 #
    你看看最近幾年交通銀行的股價,一直陰跌,股息完全抵不上虧損,除非你能不斷定投,把時間拉長到五年以上,但是這樣資金幾乎被鎖死了,而且定投最大的問題在於,時間越長,後面定投的金額對於總體資金來說影響越小。所以這個策論理論上是完美的,但是實際操作困難很多,除非你有很多資金,倉位控制也比較低,還要耐住寂寞,比如最近兩年大盤一直漲漲漲,銀行一直跌跌跌,是個人心裡都扛不住。踏空了啊,踏空了,人生最難受莫過於此!
  • 4 #
    分紅是要除權的,其實是一分錢沒掙,還交了分紅所得稅20%。如果不填權,則虧大發了。
  • 5 #
    入股市的誰不是要50%以上收益率……人心很貪,一看到別人幾個漲停板,誰會拿的住……都會換……
  • 6 #
    水平很低,知道啥叫除權嘛
  • 7 #
    投資高分紅未必是價值投資! 最近,很多媒體鼓吹投資某類高分紅股票,說什麼光靠分行,就可以實現高收益,依我看那純粹是扯淡! 股票投資者都知道,公司高分紅高股息聽起來很好,分紅除權後,股價就折去了分紅的部分,試問,投資者收益了嗎? 再說上市公司高分紅,一定是沒有更好的投資專案,上市公司才會選擇把利潤分給投資者,如果有好的投資專案,上市公司一定是加大投資力度,努力為公司掙錢,傻瓜蛋才分紅! 所以,我奉勸那些吹鼓手還是歇菜吧,別再忽悠廣大善良的人們了,投資有那些符合產業正常,符合市場規律,有科技含量,有責任的上市公司,才是廣大投資者收益的根本!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8 #
    我去年買了交行,農行10多萬,分了一次紅,除息除權以後到現在也沒有填權,不要想著分多少紅,完全是分自己的錢,不滿一年他孃的還出百分之二十的稅,有點坑人。
  • 9 #
    呵呵,只能說你一廂情願了!估計再等個五六年吧,才能看到!
  • 10 #
    交行這股價太低迷,分紅挺高,就是填權太慢,去年我買的時候五塊左右,一股分三毛多,現在股價四塊六毛多,一毛也沒賺到。
  • 11 #
    今年的股票收益目標翻一倍
  • 12 #
    大多數股民對18%的年化收益不滿足啊!都想快速致富。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樞理論戰法:四種應對策略,完美破解走勢的見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