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為兩個新興行業,儲能和氫能再次迎來利好。

10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時指出,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是能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要加快能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攻關,探索先進儲能、氫能等商業化路徑,依託網際網路發展能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儲能:未來能源革命的“剛需”

2018年被認為是中國儲能發展“元年”。這一年,中國儲能產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專案的累計規模達到31.3吉瓦(GW)。

其中,電化學儲能專案的累計規模為1072.7兆瓦(MW),是2017年累計投運總規模的2.8倍,新增投運規模682.9MW,同比增長464.4%。

隨著全球新能源及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儲能的價值日益凸顯。2017年10月11日,國家五部委聯合釋出《關於促進儲能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各省級政府依照已出臺的智慧電網、微電網、多能互補、“網際網路+”智慧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配電網建設、電力現貨市場等相關政策支援儲能。

所謂儲能,最常見的是化學儲能,通過電池充放電作業,起到削峰填谷、提高電能品質、充當備用電源、調節頻率參與智慧電網建設等作用。因此,儲能被認為是未來能源革命的“剛需”,是推動中國電力能源變革、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中電聯電動汽車及儲能分會會長王志軒認為,發展儲能技術及產業,有利於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優質化的開發、應用,是促進多能互補、緩解用能峰谷差、強化電力系統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

與此同時,發展儲能技術及產業,也是解決新能源併網、智慧電網、能源網際網路、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瓶頸問題的關鍵性措施;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化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潛力巨大。

儲能可以細分為使用者側儲能、電網側儲能、電源側儲能等,三者各有側重,使用者側儲能裝置可促進電網削峰填谷,保障大電網安全,還能有效提高使用者側分散式能源接入及應對災變能力,保證供電可靠性。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祕書長劉彥龍在今年4月的一次論壇上表示,儲能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進一步鼓勵推廣儲能技術跨領域應用新業態、新模式。

在劉彥龍看來,運用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科技,創新更安全、更智慧的儲能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能源服務、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可再生能源、分散式能源和儲電、蓄熱、蓄冷、儲氫相結合的多能互補專案示範專案建設。

在技術創新方面,業內普遍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新型儲能技術推廣平臺建設,促進供需對接。研究以實際應用市場為導向的儲能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打通先進儲能技術創新、研發、示範、推廣和應用環節,組織行業制定高效儲能技術推廣目錄,並定期對目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

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儲能產業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儲能產業整體發展戰略,完善政策體制機制,把儲能技術應用提升納入能源發展規劃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中國能建、國家電投、國家電網等大型央企已經紛紛進軍儲能領域。比如,2018年,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牽頭攜手電規總院、葛洲壩、中能裝備、投資公司、工程研究院等組建中國能建儲能業務發展中心,聯合在儲能領域發力。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也與巨化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氫能源及儲能技術等領域的技術開發、關鍵部件製造檢測等方面展開合作。

氫能:21世紀終極能源

和儲能相似,氫能被稱為“21世紀終極能源”,2018年同樣被認為是中國氫能源的發展元年。

氫能是一種綠色、高效的二次能源,雖然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普及而不像電能一樣為人們所熟知,但它卻有著已知所有能源無可比擬的特點。

這兩年來,中國加大了氫能在汽車領域的應用。2018年12月,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原部長萬鋼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預計,到2020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車輛將達到1萬輛;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將達到200萬輛,佔全國汽車總產量的比重約5%,屆時,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針對氫能未來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此前介紹,中國氫能未來將實現技術快速進步,大量創新成果爆發式湧現,氫能實現可持續開發,在小汽車、軌道交通、船舶、航天、物流系統、礦用車等領域廣泛應用,行業健康發展,最終形成“氫能社會”。

在氫能的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接受媒體採訪時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舉例說,行業剛剛起步,國家出臺的補貼政策,氫燃料電池汽車企業應該用來進行基礎性研究,而不是著急地生產汽車。

王秉剛等行業人士認為,中國需要在更高層面將氫能定義成戰略性產業並加以推動,才能從根本上迎來產業的繁榮和良性發展。

和儲能一樣,在國家的鼓勵下,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紛紛佈局了氫能產業。其中,作為氫能行業的“急先鋒”,國家能源集團已經在2018年餘濰柴控股集團簽署了《200噸級以上氫能過載礦用卡車研發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氫動力礦車。這是繼客運公交專線之後,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在交通領域邁出的新步伐。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傳WeWork正與借貸機構洽談,準備借款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