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100%保障、收益比銀行理財高、投資期限可短可長、起投金額只要1萬元。對於想給閒錢找個穩健投資渠道的市民,這樣的產品很令人動心。2017年以來,結構性存款代替保本理財,成為各家銀行攬儲利器。
然而一些看似是存款實為理財的“冒牌存款”極易引發風險聚集,近期監管部門多次發文叫停假結構性存款,嚴禁銀行誤導消費者購買不符合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結構性存款以“存款+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存在,屬於浮動收益的增值產品。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後,結構性存款成為“保本”的熱門選擇,分為最低收益保證、本金保證和部分本金保證。不過現在商業銀行面臨吸儲的指標任務,異化出“冒牌存款”,以結構性存款為基礎,構建狹窄的、高於同期存款利率的收益波動區間,實質上是產品設計存在違規問題,不觸發掛鉤的衍生品條款。
隱藏在背後的問題是目前還沒有探索出一條或幾條較好投資收益渠道,因此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才會利用這種方法實現短時間內集中吸儲,屬短期性行為。此外,銀行人員在宣傳銷售時也會變相增加存款人對結構性存款的剛兌預期,以求換來高息攬儲。
因此,銀保監會下發《通知》,規範和處置當前業務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央行營管部等相關部門應當發揮作用,在進駐商業銀行調查的時候,也應將此項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包括產品設計、收益率計量、風險計量、宣傳檔案等,目的是避免風險過度累積和同業傳染引發“羊群效應”和系統性風險,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
假結構性存款通俗地講就是變相剛兌,在產品設計對標國際黃金價格或掛鉤LIBOR時,觸發高收益的條件很易達成,不用承擔期權風險,只是變相抬高吸儲成本。結構性存款並不是新鮮事務,早在2002年由光大首先推出,但是為何近年來規模劇增,還出現了假結構的亂象?
原因在於2017 年強監管以來,同業、表外、非標通道等業務受到限制,資管新規明令資產管理業務要打破剛性兌付,銀行為爭取存款,不惜提高利率變相攬存。特別對於廣大中小銀行來講,吸儲空間更加有限,不得已在結構性存款上大做文章,也成了假結構性存款的“重災區”。
監管部門認識到假結構性存款風險的嚴重性,納入嚴監管範疇,後續可能會開展專項整治,及時消除系統性金融風險。然而對於靠存貸利差盈利的銀行來講,在強監管態勢下,吸儲的渠道越來越窄,如何通過轉型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需要破解的難題。
“冒牌”結構性存款目前在中小型銀行中比較普遍,吸儲能力相對中大銀行來說較弱,在銀行利率下行的趨勢下,中小銀行的吸儲能力會受到擠壓,各家銀行產品部會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來達到符合投資者預期的產品。
目前各大銀行的3年定存利率在3-4.5%不等,收益率再網上可能是R4,R5級別高風險的產品,隨著監管趨嚴,理財及存款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優質的產品會炙手可熱,穩健創收的債券,股票,商品的產品會慢慢被市場接受並逐漸被追捧。
“冒牌存款“反映了當前銀行負債端業務競爭激勵的情況。從短期看,對參與銀行增加存款能起到一定效果,但長遠並不能解決銀行的問題,且受到監管概率較大。存款業務技術含量相對低,商業銀行若能在資產端表現更好,如降低不良率、增加複雜信貸產品參與度等,可能更能為資產負債擺佈提供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