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初涉基金的朋友都會遇到一個詞:定投。這個詞似乎有神奇魔力,掌握它就懂得買基金。市面上有基金課程必提定投,定投到底有多管用?

一、定投比單筆買入掙錢的情況

來看一個例子,羅小黑有6萬元本金,購買基金A。年初購買時基金A淨值是1.2元,一年後上漲至1.5元。羅小黑有兩種買入方法,第一種一次投入,第二種定投。

下面計算了兩種投資方式的收益,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剔除了申購贖回以及管理費率。

*方法一:一次性投入6萬元

按淨值1.2計算,羅小黑6萬元可以買50000份基金A,一年後賺了(1.5-1.2)*50000=15000元,年化收益率25%。

*方法二:分12個月定投,每次5000元

情況一:每月定投5000元,基金淨值上下波動

假設這一年淨值按情況一波動,第一次定投購買的基金份額是5000/1.2=4166.67份,第二次是4545.45份,第三次5000份,以此類推,12個月一共購買了57123.57份基金,全年回報是57123.57 *1.5-60000=25685.36元,和一次買入相比,定投多買了7123.57份基金,多賺了10685.36元。

二、定投比單筆買入虧錢的情況

情況二:每月定投5000元,基金淨值一路上揚

假設這一年淨值按情況二波動,第一次定投購買的基金份額是5000/1.2=4166.67份,第二次是4098.36份,第三次4032.26份,以此類推,6萬元一共購買了45741.59 份基金,半年的回報是45741.59 *1.5-60000=8612.38元,和一次買入比,定投少買了4278.41份基金,少賺了6387.62元。

為什麼在情況一里定投比單筆買入多賺1萬多元,而在情況二里少賺6000多元?

祕密藏在基金淨值波動裡。用折線圖表示兩種淨值走勢:

藍色的線代表情況一,淨值的走勢是圍繞1.2上下波動,2月至7月淨值低於1.2,同樣5000元買到更多基金份額,基金份額多,回報高。

橙色的線代表情況二,淨值的走勢是一路上揚,同樣5000元在1月可以買4166.67份基金,在2月只能買4098.36份,逐月遞減,12個月買到的總基金份額少,回報相應低。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定投回報大於單筆投資的關鍵是,同樣資金買到更多基金份額。

現實中,淨值走勢按情況一發展的基金更適合定投,因為你更有機會買在低點。貨基、債基等基金淨值走勢平緩,沒有必要定投;股基、混合基金淨值波動大,是定投的主要物件。

什麼基金按情況一波動呢?最典型的例子是追蹤大盤走勢的指數基金,比如XX基金滬深300指數。

(截圖來自某基金購買渠道)

今年以來大盤指數上下震盪,如果在4月一次買入,到10月只有0.29%收益,如果改用定投方式,5月、6月、8月、9月都有機會在低點入場,取得更高收益。

(截圖來自某基金購買渠道)

三、實際經驗中的定投

值得指出的是,時間戰線夠長,股基、混基總是波動的,不會一條直線走牛,情況二長期來看幾乎不存在。買基金要做的是,記下低位淨值,一旦低於這個點,就可以買入,同時,設定止盈線和止損線,比如年化收益到達20%-30%賣出,長期戰勝市場。

另外,年化收益低於7%賣出是不合適的,基金的申購費0.01%-0.8%+管理費1%-1.5%一年+贖回費(0,0.01%-0.5%,1%-1.5%),這些費用加起來,基金公司要佔收益的1%-2%左右,如果年化收益低於7%,自己也就5%-6%的收益,還不如買銀行理財呢,畢竟理財產品操心少。

單筆買入需要一次有6萬元本金,定投不一樣,每月投入5000元,降低投資成本,還有機會獲得更高收益。對工薪階層而言,每月拿出一部分工資定投,挑選合適的時機入場,是不錯的選擇。

更進一步,如果對選股擇時有信心,設計一隻屬於自己的基金(股票投資組合)會更好,省下每年的管理費用,記下股票低位價格,分批買入,一旦低於這個點就買入,同時,設定止盈與止損線,觸到哪一條線都選擇賣出,長期戰勝市場。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搞不定就別搞:搞來小銀行股權又拍賣,接盤方還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