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一、

無中生有的辦法是,這大民企靠其自己實際控制的多個融資平臺,先後從N總共貸出了約30億。然後在自己可控制的體系裡一番資金騰挪歸併,反手再用一個乾淨的主體,出資不到20億,入股N的股權,並躍升至N的第一大股東。

- 第一,這些股權可以拿出去質押再換錢;

- 第三,想當年參控銀行,再加上點別的七七八八非銀牌照,出門了能吹“金控概念”、集團化經營、產融結合巨無霸,再融資再再融資再再再融資越滾越大,反正外頭但見您家資產厚誰見槓桿高啊;

- 第四,這套做法在信貸寬鬆期、資產打泡沫期,撐死膽大的啊;但在去槓桿期、資產擠泡沫期就全部玩完,這幫人裡一半以上現在每天在愁,下一步上哪兒再融點錢續命他的資金鍊呢;

- 第五,當年這些企業的老闆,經常還能配個地方首富或第N富,搞點虛頭巴腦的名頭,上個“胡”字開頭的排行榜(雖然據說是倒臺預言最準榜單),然後事業生活都開始往來皆鴻儒,一看學歷不好吹再去搞個XX商學院DBA,感覺好得不要不要的。

但然後呢?企業到最後,靠的是實打實的經營和業務,並由經營和業務的自然生長而略做提前的融資佈局。這種企業即便歷經週期,頂多就是業務和融資一起收縮,日子麼是難過了一點,但不至於闖大禍,在谷底的日子也正好想想怎麼做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才不至於被淘汰。

如果主業空心化掉,整天玩資金而本末倒置的,到最後大部分都會被資金玩死。

火都是順著槓桿從高到低這麼往下燒的。

你可能會問,他們可以稍微早一點停手嘛。但現實情況是,他們中大部分停不了手,他們實際的資產負債表裡,一堆資產拉久期,一堆債務在生息,資金都在錯配,哪個節點停下來都是一堆麻煩事兒。

我有時候覺得“無序擴張”像是一隻有著血盆大口的巨獸,它是有生命的、會吞噬的。一切都以剛性的速度滾動向前。

週期的大浪,能把人拋多高,就能把人摔多慘。

上頭說到的無中生有薅掉N銀行股權的大型民企,去年已經發生債券違約。

二、

扯回主題。

這不,想當年入了銀行股權,現在資金鍊又崩住了嘛。咋辦,處理資產唄。

在“阿里拍賣”上,2018年3月至12月共有3156條銀行股權流轉的線上交易資訊,其中成功交易的有233條;從產權交易所的銀行股權轉讓資訊來看,截至2018年12月末,北京、湖北等地產權交易所共顯示13條銀行股權交易。

當然啦,本文導語裡寫的那個事兒只能算個案,那幾大條也只能說是部分企業如此,是片面的,並非家家持股者都是。(這個要宣告,請不要看了我這文章以後就杯弓蛇影,以偏概全。)

可雖說不是家家如此吧,要出掉股權的,多半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集中於以下幾種情況:

- 第一,就是這股東企業自己不行了唄,有的都把自己玩破產了,法院來執行資產了都,當然就拍賣所持銀行股權了。

- 第二,就是還沒到破產,但是債務問題已經出來了,或者資金鍊緊張要騰挪。

- 第三,政策原因。為啥2018年開始出現銀行股權拍賣/出讓高峰了呢?大家是否還記得,2018年1月銀監會發過一個《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又在3月發了《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做好實施相關工作的通知》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規範商業銀行股東報告事項的通知》兩個配套檔案,其中規定:“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根據國務院授權持有商業銀行股權的投資主體、銀行業金融機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主體入股商業銀行,以及投資人經銀監會批准併購重組高風險商業銀行,不受本條前款規定限制”。

- 第四,當然往好的方面想,還是會有(希望會有)一批股東,就是單純因為要調整資產結構、不看好這家銀行本身的經營前景等原因拋售股權。

- 第五,拍賣股權的也不都是企業,很多是個人。這和農商行歷史沿革有關,因為農商行基本是農信社改制而來,股本本來就複雜而分散,包含當地的集體所有制經濟主體、當地民營企業、農民個人等。所以有的個人會拋售。

三、

比如,包頭市華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拍賣內蒙古銀行1730萬股;尋烏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拍賣江西尋烏農商銀行173.39萬股;山東開泰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拍賣山東鄒平農村商業銀行104.41萬元股權……這些股權拍賣的原因都是被法院查封。

《中國證券報》援引某券商固收部負責人的觀察稱,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就開始出現城商行、農商行股權轉讓的“熱潮”。從2018年開始,銀行股權轉讓的情況就逐步增多。2018年下半年甚至出現了新沂農村商業銀行、銅山農村商業銀行和睢寧農村商業銀行同時轉讓控股權的情況,而這三家銀行都位於江蘇徐州。他認為這種情況顯然比較異常。

另外頗耐人尋味的是,正在拍賣銀行股權的企業,集中於建築建材、工程機械、木業等行業的民營企業,分佈在內蒙古、山西、甘肅、江西、湖北等地。

不過,有人要丟擲未必有人要接盤,流拍現象也是頻頻。在“阿里拍賣”上,農商行、村鎮銀行為主的中小銀行股權佔絕大多數,它們流拍比例高達60%以上。

想想也知道,即便是已經上市的銀行,破淨還都很普遍。地方性的小銀行經營問題頗多,有些雖然有上市打算、但還遙遙無期,本來就很難拍出好價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校友會祕書長楊健指出,監管趨嚴,銀行經營面臨挑戰,股權價值處於估值底部。

另一方面,巴塞爾協議和新資本管理辦法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小銀行需要通過補充資本滿足相關監管規定。加上當前嚴監管趨勢下,部分表內外資產要充分計提資本,加大了資本壓力,中小銀行亟需尋找新的融資通道。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別人瘋狂我恐懼,別人恐懼我瘋狂?巴菲特這句話在職場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