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全球晶片缺貨的問題,就開始受到關注。記得當時有官員出來喊話,缺晶片很快就會過去,但到了最近一段時間,大半年過去了,已經有不少企業因為晶片缺貨而暫停生產。看來還是要相信生產第一線的專家的判斷。
在過去5天內,臺積電至少已經3次宣佈漲價。其中,3月29日有訊息稱,臺積電將逐季上調12英寸晶圓價格,最高漲幅達到25%;一天後,有訊息稱臺積電將從4月份起提高其驅動晶片的代工報價。
臺積電對其客戶透露,為了應對全球半導體需求的擴大,該公司將在未來3年中啟動價值1000億美元(約合6566億元人民幣)的大型投資,因此其漲價理由為製造成本增加。
國內晶圓代工龍頭廠中芯國際也透過郵件告知其客戶,4月1日起將全線漲價,已上線的訂單維持原價格,已下單而未上線的訂單,不論下單時間和付款比例,都將按新價格執行。
有專家表示,全球晶片缺貨預計會持續到2023年,因為從市場需求的情況來,目前晶片製造業仍需要時間去滿足市場的需求。近日,小米集團的雷軍表示,未來兩年晶片將持續缺乏,電子產品價格或會出現上漲。
和官員比較起來,我更加相信這些在一線的專家的判斷。
反映到A股市場,晶片在漲價潮的帶動下再起風雲,更有士蘭微(60060)董秘以及聞泰科技(600745)副總裁對市場的表述,讓有心的投資者更加了解到晶片投資的重要方向以及選取挖掘長趨勢牛股的機會。
士蘭微董秘陳越在朋友圈感嘆:“這是晶片行業二十年一遇的機會。”“這一次晶片荒是一個照妖鏡,也是一個試金石。只看這個公司搶到了多少份額的貨就行。在晶片荒的大背景下,一個公司的綜合能力全部都體現在這個單一指標上了。”在他看來,凡是宣稱因為半導體缺貨導致業績大幅下滑的,都是半導體產業幫忙挑選出的棄子;能夠搶到足夠多貨的企業,就是半導體產業所認可的。
你去細品陳越的這段話的內容,這就是給你指明瞭挖掘的方向。
同時,收購了歐菲光的蘋果工業鏈業務的聞泰科技副總裁吳友文表示,目前汽車半導體端主要在於晶圓供給端的車規匯入需要較長時間,結合電動化智慧化需求的放大,汽車半導體將進入長期繁榮的階段。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缺芯是結構性的,現在市場產能很缺的是28nm晶片。但這樣的晶片我國是完全可以國產化的,況且我國的國產28nm 光刻機也即將交付了。國產替代將迎來重大的歷史機遇。
市場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均出現了大漲,新上市的芯碁微裝(688630)兩天漲了4.4倍。半導體晶片的市場熱情徹底被士蘭微董秘陳威啟用。在半導體晶片各個環節都有分支龍頭。整個行業更不用說從去年起國家相繼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援,這就是量的積累達到了質的轉變時刻。
功率半導體:士蘭微(600460)、斯達半導(603290)、新潔能(605111)、華潤微(688396)、聞泰科技(600745)、揚傑科技(300373)、捷捷微電(300623)等。
設計/IDM:卓勝微(300782)、瀾起科技(688008)、恆玄科技(688608)、中穎電子(300327)等。
代工:中芯國際(688981),華虹半導體(01347HK),三安光電(600703)。
封測:長電科技(600584)、華天科技(002185)、通富微電(002156)、晶方科技(603005)等。
裝置/材料:北方華創(002371)、中微公司(688012)、華峰測控(688200)、滬矽產業(688126)、立昂微(605358)、安集科技(688019)等。
這些票不是作為推薦,重要的是作為一種記錄,記錄市場全面啟動時,跑在最前面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