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9年10月9日,國家能源局正式公佈第一批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示範專案名單,包括華能南通電廠燃氣輪機發電專案等24個專案。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入圍的大多數均為華能、華電、國電這類的發電巨頭公司,但仍有兩家城燃巨頭參與投資的專案成功入圍。

華潤燃氣在無錫馬山投資3*6.8MW分散式能源專案入圍示範專案,燃氣廠家為中國航發燃氣輪機有限公司,示範內容為自主化設計、加工製造、毛坯鑄造等。

而新奧能源在上海投資的臨港2*0.36MW分散式能源專案也成功入圍,燃機廠家是新奧自己的新奧能源動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示範內容為自主化設計、加工製造。

不得不感嘆一句,在延伸周邊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方面,已經在玩核聚變的新奧恐怕早早甩其他幾個城燃巨頭好幾條街。老王家的做事風格還是可圈可點!

入圍了示範專案有何好處?

按照檔案的內容,示範專案可享受《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應用的通知》相關支援政策。

翻了下原文,最核心的支援政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承擔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任務的能源專案根據實際需要,在設立示範專案時明確並享有燃料供應、發電併網、執行排程等方面的適當優惠政策。

2、建立能源領域首臺(套)容錯機制。對承擔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任務的專案,根據實際情況明確示範應用過失寬容政策,綜合考慮非人為責任、認知不足等因素,減輕或豁免相關企業及負責人的行政、經濟、安全、執行考核等責任。

其實,在目前可憐的氣電價差背景下,對於燃氣輪機專案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實惠的便是在天然氣成本和上網電價(補貼)方面的支援,只有足夠的優惠政策,專案才能活下去。

而仔細看這24個專案的示範內容,基本上都是圍繞燃氣輪機中國產化。

在國內搞燃氣電廠或前兩年轟轟烈烈的分散式能源的都知道,這些專案的核心裝置輪機、內燃機等基本都被國外廠家掌控,比如西門子、GE等等,就算有中國產化的裝置,很多專案考慮故障率、能效等因素也會放棄。

燃氣輪機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製造的機械裝備,又稱制造業“CROWN上的明珠”。

1920年,德國人霍爾茨瓦特製成第一臺實用的燃氣輪機,其效率為13%、功率為370千瓦,按等容加熱迴圈工作,但因等容加熱迴圈以斷續爆燃的方式加熱,存在許多重大缺點而被人們放棄。

1939年,在瑞士製成了四兆瓦發電用燃氣輪機,效率達18%。同年,在德國製造的噴氣式飛機試飛成功,從此燃氣輪機進入了實用階段,並開始迅速發展。

儘管燃氣輪機發展已近百年,但在中國興起卻是近十幾年的事。

雖然中國的燃氣輪機產業始自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也經歷了初期的自主研發,70年代的小高潮,但80年代後進入休眠期。

國內企業並不具備大功率燃氣—蒸汽聯合迴圈發電廠的設計能力,也並未完全掌握燃氣輪機產品的設計和製造技術,後來雖然通過市場換技術的燃氣輪機“打捆招標”計劃,引進F級、E級燃氣輪機及聯合迴圈技術,但並未引進其核心技術。

整個產業引進的只是部分製造技術,而且缺少兩樣核心:一是設計,外方不轉讓任何的設計技術;二是材料及核心部件,主要是控制系統和熱端部件的製造技術。

當然,由於燃氣輪機技術廣泛應用於軍事裝備中,核心技術基本均被國外封禁。

(據說055萬噸大驅4臺輪機全中國產,牛掰格拉斯!)

儘管困難重重,但隨著近年來,重型燃氣輪機聯合迴圈機組及關鍵部件、微型燃氣輪機等分散式發電關鍵裝置再次被列為中國能源裝備技術改造和能源自主創新領域的重點方向,和中國政策支援示範專案的增多和天然氣發電政策優化調整,燃氣輪機中國產化製造又重新進入快車道。

2017年,國家能源局釋出了《依託能源工程推進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重申,到2020年,結合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中國將突破重型燃氣輪機設計技術、高溫部件製造技術和執行維護技術,解決燃氣發電專案裝置瓶頸,國內基本形成完整的重型燃氣輪機產業體系。

2019年6月,由國家電投牽頭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F級30萬千瓦重型燃機已完成主要設計工作,壓氣機、燃燒室和透平等關鍵零部件試製和試驗正在開展,尤其是透平完成第一級靜、動葉鑄件首件鑑定,實現了重型燃機大尺寸高溫透平葉片的自主設計及材料、冶煉、製造等中國產化。燃氣輪機中國產化進入關鍵時期。

而就在2019年10月,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整機點火試驗一次成功,該機器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

點滴微光,照亮前行!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事關你的養老大事,53只養老基金回報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