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家樂福中國業務80%股權被出售後,另一家外資大型商超——麥德龍中國業務部分股權也選擇投身於物美集團。巨大的停車場,隨處可見的叉車,“批發+商超”這樣不倫不類的概念,讓麥德龍的在華業務向來青黃不接。不過從外界的反映來看,這筆生意對物美頗為划算,因交易核心對價中包含的土地使用權,甚至曾讓復星國際,萬科甚至一些PE都“垂涎三尺”。

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佈,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Dmall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夥伴。

在麥德龍於今年1月宣佈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初期,至少有8家公司參與了麥德龍的競購,包括復星國際、萬科、永輝、騰訊、大潤發、蘇寧和阿里巴巴。今年7月份,麥德龍對外披露的最後一輪競購名單上僅剩永輝和物美。

在收購家樂福失敗後,外界普遍認為永輝這次勢在必得,結果被認為最可能拿下麥德龍的永輝超市這次又敗北了。

今年以來,已經有兩大外資零售巨頭“賣身”退出中國業務,家樂福中國80%股權以作價4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委身蘇寧易購。而根據36氪訊息,麥德龍中國此次交易中的估值是19億歐元,若物美80%的股份全部是現金收購,推算此次交易的金額在15.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19億,比此前家樂福賣身蘇寧的48億人民幣要貴出不少。

規模收入皆不及家樂福的麥德龍為何卻賣出了更高的價格?

//

PE,地產竟然競購商超

//

在Costco會員店火遍大江南北的同時,同樣以會員制起家,目標卻是面向企業客戶的“小量批發商超”,在入華23年屢次受挫後麥德龍,最終還是選了“賣身”。

2019年5月,8個“黃金聯盟”站在了麥德龍競購角鬥場的中央,他們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博裕資本和房地產開發商萬科組成的財團、厚朴投資與生鮮移動電商平臺美菜網組成的財團,以及高瓴資本與永輝超市組成的財團。其他競購方還包括蘇寧控股、超市運營商物美集團和私募股權公司春華資本。

今年1月,麥德龍中國區Quattroporte康德曾對媒體表示不會退出中國市場,力否謠言。僅一個月後,麥德龍再一次傳出已通過招標的形式出售其在中國的業務,麥德龍欲借股權轉讓補業務短板,並將轉讓行為稱之為“戰略合作”。

眾所周知,麥德龍是倉儲式的大賣場,它最大的優勢是B端使用者多,粘性高,再加上會員制政策,讓麥德龍在B端佔據了優勢。

而阿里巴巴幾次三番地求合作,也就是想利用麥德龍在B端的優勢,加速佈局To B業務。

而為了提升收購的勝算,物美一度在騰訊的支援下,聯合高瓴資本與厚朴基金等PE機構共同參與競購。

麥德龍中國Quattroporte康德就曾表示,麥德龍40%銷售額來自專業B2B銷售。不過,即便有TO B端的優勢加持,還是難以掩蓋電商攻勢下,零售商營收收窄的尷尬,即便是家樂福和麥德龍這樣的外資零售巨頭,所以,他們的撤出並不令人意外。

驚人意外的是,麥德龍賣出了一個比家樂福更好的價格。

資料顯示,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5家商場,2018年營業收入為30.3億美元,淨利潤不到3000萬美元。而家樂福中國坐擁210家大賣場,尚有一年接近300億元的營業收入。為何規模以及盈利都不及家樂福的麥德龍,卻賣出了它兩倍的價格?

對於傳統零售企業來說,估值的方式與淨利潤掛鉤。從麥德龍中國區2018年財報看,營收僅30.3億美元,淨利潤不超過0.3億美元,按照這個財務資料來看,報價的確高了不少。

實際上,除了B端使用者優勢之外,麥德龍最大的王牌或是地產,可以發現,這次的競購物件中出現了房產商萬科的身影,對於主營房地產住宅的萬科而言,做零售似乎不太可能,更有可能的是看中了麥德龍的地產資源。

//

土地資源寶庫

//

上世紀90年代,來自德國的麥德龍,帶著“歐洲第二,全球第三零售批發超市集團”的光環走進中國市場,引進了“現購自運”的倉儲式商場模式。

在金融危機席捲歐美的2008年,集團實現歷史最高營收655.29億歐元。這一年,麥德龍在中國市場有38家門店,銷售額10.52億歐元,同比增長15%。 然後十年過去了,現在麥德龍仍只有95家門店。

入華24年,平均每年拓店不到5家,麥德龍慢得有些尷尬。 在這十年裡,麥德龍業績增速放緩並開始下滑,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速則在2014年開始放緩,2017年回升至10.5%,2018年為11.4%。彼時在電商攻勢,外資零售放緩腳步導致的門店擴張謹慎之外,擴張慢還和麥德龍的商業模式有關。

與很多外資零售企業不同,麥德龍中國一直堅持買地自建門店,在進入中國後,仍舊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多年下來,積累了龐大的“地產資源”。

麥德龍由於入華較早,其賣場位置不僅大量處在一線城市次中心地帶,商場規模和架構更可比擬一些北美奧特萊斯折扣店。由於經營的是倉儲式業態,麥德龍單塊拿地的體量許多都過萬平米,在市郊的門店一般上萬平方米,有的甚至達3萬-5萬平方米。

而這種大型的城市次中心土地,無論是被用作住宅用地,還是作為城市物流中心,都是非常稀缺的土地資源。

有訊息人士稱,麥德龍除了在中國有95家門店,還在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擁有房地產資產。這十幾年間,中國商業地產租金不斷上揚,鼎好房產總經理全其根曾在2018年1月時稱,商鋪租金每年以5%-8%的速度上漲。更有資料顯示,不少租賃期滿的大賣場,續租價最高甚至是原有租金的8倍。

有意思的是,麥德龍還將部分土地賣出,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今年7月18日,江陰土拍市場再現一場“廝殺”,其將麥德龍南地塊賣出,中糧、金科和旭輝參與搶地,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何萬科會參與競購麥德龍的股權了。

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在某種程度上使其在低價飆升的時候成了擴張慢的主因,而另一方面,麥德龍或許不曾想到,這個開店策略,能讓他在撤出中國業務時獲得更大的估值,賣出比家樂福高出兩倍的價格。

//

為何是物美?

//

多方資本都參與了麥德龍的競購,為何最終選擇了物美?

實際上,在一批批同期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商紛紛撤出或尋求賣身時,麥德龍也曾尋求新的發展契機,比如進軍便利店業務,並在上海開出“合麥家”便利店,最終以失敗告終;想要實現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藉助阿里突圍線上,可線上業務也並沒能給它帶來多少增長空間,麥德龍中國一度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現在麥德龍或藉助物美併購引入管理理念,以彌補這一缺陷。

今年1月,在披露競購原則時,麥德龍曾給出想合作伙伴的具體“畫像”:一是,可以讓麥德龍更接近客戶,增加數字化引流和客戶訪問;二是,可以在數字化方面幫助麥德龍快速提升,實現訂單實施與交付模式的創新;三是,可以幫助麥德龍獲得更適銷對路的商品和改善供應鏈。

根據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

在不久前的一次媒體採訪中,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也聊到了麥德龍,他說:“物美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一些投資,來擴大物美的作用,這個也是一次機會。我也認為零售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當然是在數字化平臺之上的這種經營能力,在今天依然非常重要,而且它也能夠讓物美在規模上進一步的擴大。所以我也說中國流通產業整合擴大規模的機會,其實現在反而比以前更好了,更有基礎了。”

從“畫像”中可以看出,麥德龍在電商上的失利,想通過合作物件來彌補。

最新評論
  • 1 #

    又重複了紅酒哥的故事,賣酒不賺錢,地產賺錢,神奇的天國

  • 2 #

    這筆交易會產生一個冤大頭。不知道是物美還是永輝。我認為是物美的可能性更大。麥德龍,棋子。

  • 3 #

    儘管最近幾年物美變化很大,但高瓴,永輝等落敗,還是超乎想象。

  • 4 #

    阿里巴巴的癲峰己過,所有阿里參與的公司將灰飛煙滅

  • 5 #

    真格的是一筆劃算的投資麼?

  • 6 #

    說實話以永輝超市的操作模式,對麥德龍來說是浪費

  • 7 #

    阿里越來越不喜歡!好邪惡的感覺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麥德龍149億賣身,沃爾瑪成最後獨苗!為什麼跨國超市全部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