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都能感受到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電子商務,基本上都是生意難做,年年做,年年難做;錢財難賺,年年賺,年年難賺。為什麼很多做傳統生意越來越難做,甚至失敗?
一、價格沒有競爭力。
二、高成本運營,低利潤收穫。
三、在 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 的趨勢下,線上與線下交易模式的改變,我們卻沒有跟上趨勢。
四、只看自己,不看現實。
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現狀!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機會和財富是有一定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新消費階層和新消費方式帶來的更具有消費潛力市場的形成,也就是隻要專案選對了,跟上了趨勢找到了“風口”,有時候掙錢並不是向我們想象得那樣難,還可以真正的體驗到:做了就賺錢/越做越值錢/最好能“躺賺”的交易方式。
那麼,在2019年最火熱的一個創業專案就是:刷臉支付!可是為什麼在很多媒體上都會有很多的負面資訊呢?難道是這個專案只是一個噱頭?還是這個專案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或者這個專案其實就是巨頭之間的一場“撕逼”表演秀?也許我們還會有更多類似這樣的問題。一言以蔽之,我們回想一下刷卡支付來臨的時候,當我們手裡的沉甸甸現金變成一張小小的卡片時,我們是怎樣的心理?再想一想我們當年是怎樣來慢慢適應這樣的支付方式的。在我們的錢包裡只有那麼3、4張百元大鈔2、3張多則7、8張銀行卡,我們已經不再為我們的財富安全所擔心時, 我們是不是又快速的迎來了掃碼支付。
當下的掃碼支付,你的錢包在哪裡?你身上還帶了多少現金?
每一場支付或者是新技術帶來的市場變革,一定都贏在了新消費階層和新消費方式帶來的更具有消費潛力的市場形成,這就是趨勢!這就是一場由新生代形成的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字面含義是自高階開始的總體構想,“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但其也是一種市場走向趨勢的集中,是從交易支付變革的謀一時、謀一域中演變出來的。不是馬雲/馬化騰這類大神級企業家閉門造車,“拍腦袋”拍出來的。
那麼,刷臉支付的頂層設計是什麼?
刷臉支付的未來將為零售實體帶來這樣的改變:破除實體店有限的覆蓋半徑、有限的展櫃展示、有限的營業時間、有限的促銷手段、有限的營業面積、有限的專業人才;更重要的是刷臉支付打破了實體店傳統意義上的坪效壁壘。
現在的消費者根本不存在“買的問題”,想買東西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線上購物甚至要比線下零售方便得多,而線下零售業要想贏回這些消費者,要解決的就是讓消費者“開心的方便快捷的買到貨真價實的問題”。這就要求實體店要圍繞“怎麼樣將注意力放在消費者身上”。這就是在這個「離錢最近」的地方只有那麼短短的兩三分鐘,誰能將這寶貴的兩三分鐘從單一的「結賬」玩轉成多維度的「支付 或者 支付」模式,才算是真正擁有了實體店,誰才能笑到最後。
很顯然,刷臉支付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商業模式的存在,這個商業模式就是頂層設計。「 支付或者支付 」模式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沒有一個大統一。
從「 支付或者支付 」表現形式上,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兩種不同的商業運營方式,首先是什麼介體 支付形成的商業體。例如:小程式附加在支付系統上,當用戶使用刷臉支付後可以立即獲得類似於優惠券/會員積分/特價商品推送等,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支付即會員。
那麼在支付即會員之後,商家又會延伸出另外一個系統,會員管理系統。
還有商家可以自己設定一個線上微商城的小程式,開放給會員。至於什麼介體 支付,將根據自己的所擅長的領域來設計並贏得市場,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 支付”總體上指的是實體店原有經營方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支付的通道實現銷售量的增長,使用者粘度增強,在這個過程中,支付起到的只是工具的作用。
“支付 ”更多強調“逆襲創新”。例如:支付 020模式;支付 B2B模式;支付 B2C模式。大體而言,實體店通過支付 新的經營方式向老的商業經營方式發動逆襲,是一種由“新”向“舊”的突入式擴張,強調“順勢創新”。
只有對刷臉支付這個專案進行頂層設計才能長久性經營。我們一般在創業或者是在選擇好專案時,會往往忽略這一點的考察。在運營刷臉專案到一定時期後,往往會發現刷臉支付一開始帶給我們的“‘乳酪’為什麼會不見了?這是因為沒有預見到環境的變化,缺乏危機意識,結果必然是‘溫水煮青蛙’,等到感知到威脅的時候已經晚了。
刷臉支付,的確是一個時隔多年才出現一次的機會,專案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在選擇這個專案的時候你有沒有對專案自身有一個頂層設計?你有沒有選擇一個對的公司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