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一段時間,低調、謹慎的 " 技術男 "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頻頻亮相於公開場合中。

首先是參加了由俞敏洪主持的隨訪式節目《酌見》的第四期,節目中王傳福侃侃而談,在他眼裡,比亞迪在當時只是因為這三個字比較怪,註冊公司比較容易透過,就採用了這個名字。當然,在談到核心技術時他開始稍顯嚴肅," 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將永遠處於被動地位。"

緊接著他又出現在 " 華夏同學會 " 中,與眾多 " 新勢力大腕 " 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內容展開探討,一時間,小米與比亞迪聯合造車的傳聞也甚囂塵上。而 3 年前,王傳福便由衷讚美過小米 " 中國需要更多像小米這樣的科技創新。"

再來便是現身於 4 月 7 日晚的四款純電車型全面切換搭載刀片電池上市釋出會,旁邊一位媒體記者說,王傳福能參加的活動一般都比較重視。只見他目光如炬,先是從全球晶片短缺問題談到中國未來在能源形式上變革的問題,最後喊出了那句—— " 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

有人說王傳福今年有點在向魏建軍靠攏,後者也是從一開始的悶頭造車始終堅守的一副技術派自信的風格到最近幾年頻繁在媒體前露面轉而親和友善,筆者對於企業家行事風格上的轉換不予置評,但無疑在技術層面,比起魏建軍遙不可及的 " 氫功 ",我更看好王傳福穩紮穩打的 " 刀法 "。

如何評價王傳福呢?有媒體評價," 獨立思考、突破,信念感、邏輯思維 " 構建了王傳福的內心世界。的確,王傳福是一個有判斷力有使命感的企業家。

這種堅固而篤定的世界觀讓其堅信 " 中國未來在能源形式上的改變,煤炭需要‘革命’,儲能形式也將發生鉅變,太陽能、風能這些具有間歇性特徵的能源,終將和儲能結合起來,而電池儲能也一定會佔領未來新能源技術的戰略制高點,掌握了未來能源技術,走在世界的前沿,中國未來的能源才是安全的。"

王傳福的長期主義

在體制內做科研及 1995 年下海創業時,王傳福做的都是電池,2003 年時他已將比亞迪做成全國第一的手機電池製造商,被稱為 " 電池大王 "。同一年王傳福進軍汽車,並將電池應用到汽車上。十年後,比亞迪動力和儲能電池銷售收入達到 23.6 億元躥升到了行業第一。

進軍汽車領域,王傳福的目標不僅是躋身國內車企前列,其還有一個更大的野心:顛覆傳統汽車產業。內燃機時代正走向沒落,電力取代燃油,如今已成為汽車產業的大趨勢。而這也代表著傳統車企的發動機、變速箱、燃油噴射等技術將變得再無用處,因為電動汽車並不需要這些東西。這對汽車產業無疑是顛覆性的革命,而對中國汽車產業也是一個機會。

" 我們進入汽車行業主要是造電動車,而電動車的核心是電池。電池是我們最擅長的,所以,我們堅信能把比亞迪先進的低成本、高品質製造模式向汽車業移植,使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汽車競爭格局發生大的變動。" 王傳福說。

電池,也是比亞迪造車的初心。而且王傳福帶有極客的偏執與激情,又帶有學者的理性和穩健,他在比亞迪的佈局上表現出的 " 全域性性 " 和 " 整體性 " 思考跟隔壁的馬斯克反而很相似。從現在的佈局來看,比亞迪的多元化戰略使得它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幾乎沒有技術上的軟肋,因為所有零部件全部自己造,將所有的核心技術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也打造出一支真正能征善戰的技術研發和製造隊伍。

比亞迪在 2002 年上市,至今的 19 年裡,它已經從一家國內三線汽車品牌、手機組裝公司發展為以生產電動車、電池收入佔比接近 60% 的新能源巨頭,賭贏市場 " 前哨 ",在重新洗牌的新能源汽車道路上一路狂奔。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稱為電動汽車 CPU 的核心晶片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晶片)方面,此前一直由日本三菱、富士、英飛凌等公司壟斷,但透過持續的研發,比亞迪打破了這種壟斷,成為中國唯一一家擁有 IGBT 完整產業鏈的車企。

不容忘卻的是,在去年的疫情中,比亞迪從一家汽車公司 " 變形 " 為口罩製造商,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何帆的《變數 3》中,談到比亞迪在去年的新冠病毒的阻擊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評價道——優秀是被帶出來的,但偉大是被逼出來的。想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動力來自於 " 變形金剛式 " 的創新:雖然源自自我,卻能不斷變革。

對於王傳福而言,其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其對能源行業未來的判斷,王傳福一直堅信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正是透過提前佈局電動汽車產業,比亞迪又打開了一片新的市場藍海。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政府環保意識的提升,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開始熱銷。

比如比亞迪的電動大客車,可能是全球能見度最高的中國汽車品牌,倫敦交通局、洛杉磯公交公司、悉尼機場、斯坦福大學、Facebook 等國內外頂級客戶都是比亞迪的客戶。

如今比亞迪的電動大巴足跡遍佈全球 6 大洲、5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0 多個城市,在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韓國等海外汽車強國,屢次創造行業紀錄。另外,從銷量來看,其 2014-2017 年連續四年位居純電動大客車全球銷量第一,並佔據美國 80% 以上的純電動巴士市場份額和英國 50% 以上的純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甚至很多國家的純電動公交車標準都是參照比亞迪標準來制定。

有人說王傳福能成功靠的是三板斧:逆向工程、工程師制勝、垂直產業鏈。逆向工程,就是買幾臺車來研究,再依葫蘆畫瓢自己造;製造秘訣還是 " 小米加步槍 ",將汽車生產線分解後由人工完成,把工程師紅利發揮到極致。靠著人海戰術,比亞迪開始打怪升級: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 ……

但在我看來," 三板斧 " 是外核,而長期主義才是王傳福能夠創造耀眼成績的根本所在。在網際網路和資本圈," 長期主義 " 是一個高頻詞彙。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在《價值》一書中提到,流水不爭先,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長期主義就是持續地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 長期主義 " 絕不僅僅是一種價值觀,梳理比亞迪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在王傳福身上,有著一股蔑視一切挑戰與困難," 無所不敢 " 的決心和膽量率領著比亞迪在一步步在市場的裂變中尋找 " 優勝基因 "。在這過程中,王傳福能扛得住風險,同時也能看得清方向,這既是長期主義公司具備的共同特徵,也是一名長期主義者所具備的大智慧。

如今的王傳福,相信也見慣了市場上各種坐高速過山車的企業,一年時間不到就泡沫散去,下跌破發者數不勝數。他愈發能夠深刻感受到,即便比亞迪什麼都可以造,但想要成為行業新能源變革的引領者,未來必須要具備當機立斷的凌厲。

在 3 月 29 日比亞迪刀片電池超級釋出會上,我感受到了這種凌厲感,一方面來自於他口中接連不斷迸出的詞彙,比如 " 徹底終結 "" 倒逼 "" 糾偏 "" 引回正道 " 等。另一方面作為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他,也沒有掩蓋作為一名長期主義者的野心和鬥志。

一把刀切開電池江湖

我至今仍記得作家毛姆在小說《刀鋒》中說過一句話," 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的。" 比亞迪新鑄就刀片電池的這 " 一把刀片 " 的蹭亮刀鋒,已經切開整個電池江湖。

縱觀 2020 年,因為電動車發起的自燃事件多達 124 起,尤其是夏天可謂 " 火燒連營 "," 自燃 " 已成為電動車使用者心中最大的痛點。

確實,在補貼年代,高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車能拿到更多補貼,於是大家想方設法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從 532 到 622 甚至到現在的 811,鎳的比例持續上升,錳的佔比持續下降,電池的安全效能越來越差。

這也不能完全怪行業的跑偏,畢竟,一方面政策補貼的誘惑太大,另一方面,因為消費者對於續航里程的需求,也不得不致使企業這樣做。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再長的續航,也抵不過安全,安全既是搭建出行領域一切事物堡壘的基礎,也是一名長期主義者的底層邏輯之一。

筆者有幸在在釋出會前夕去重慶壁山參觀電池工廠,印象中,發動機變速箱總裝車間參觀過無數,電池工廠是頭一回參觀。這個工廠建成不久,唯一的任務就是生產刀片電池。親眼見聞後才發覺這把 " 刀 " 看起來與眾不同。

與一些方塊狀的電池模組相比,它高 118mm、厚 13.5mm、長 600mm~2500mm,鋁製外殼包裹,其形長且窄薄,如同一柄刀片,所以被直觀地命名為刀片電池。

更值得注意的是,刀片電池採用了全新的設計,使得傳統的電芯到電池模組再組裝成電池包,簡化成直接由刀片電池組成電池包,跨過了電池模組,省去許多用於固定的梁和其他結構件,這使得刀片電池體積利用率從傳統的 40% 提升到 60%,提升幅度達到 50%。刀片電池也因此有了更高的系統能量密度,搭載它的電動汽車也就有了更長的續航里程。

刀片電池不是材料和技術革新,而是電池生產和加工工藝。" 刀片 " 是形容電池狹長,長度可達 2 米,厚度只有 13.5 毫米,這樣的結構可以大幅提高電池體積利用率,在有限的汽車空間內安裝更多的電池,從而在續航里程上匹敵三元鋰電池。

當然更加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比亞迪還首次披露了 " 重卡碾壓測試 " ——測試人員隨機取下一輛漢 EV 的電池包,在經過 46 噸重卡碾壓之後,該電池包不僅安然無恙,而且裝回原車之後,漢 EV 依舊能夠正常駕駛。雖然這是比亞迪 " 自創 " 的測試專案,但已能看出刀片電池在扛碰撞方面的十足底氣。

刀片電池的問世,改變了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嚴重依賴,將 " 電池自燃 " 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抹掉。王傳福在《酌見》中說," 比亞迪什麼都可以造 "," 我們是一群崇尚技術的人,因為改變世界需要一些技術;一定要以問題為導向,創新,然後把這個問題解決掉,抓住行業的痛點,之後你一定會獲得行業的承認。"

自去年比亞迪釋出刀片電池以來,磷酸鐵鋰的上險佔比 2020 年 1 月到 11 月從 6.11% 升至到了 32.75%,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在 2020 年 3 月到 12 月從 0.53(GWh)升至到了 6.89(GWh),而登入工信部公告的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乘用車,從佔比 8% 增長到最高將近過半(48%)。刀片電池幾乎以一己之力帶動著行業駛向安全方向。

而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 " 漢 " 系列也在市場的 " 洗禮 " 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已經在過去的四個月連續銷量破萬,也成為中國汽車第一款月銷破萬的高階 C 級轎車。

" 從今天起,比亞迪旗下的純電動車型,開始全面切換刀片電池。" 刀片電池給了比亞迪信心,也給了王傳福信心。而全面切換到刀片電池的決定,也寄託著王傳福 " 安全問題不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絆腳石 " 的美好期待。

" 刀片電池釋出後,幾乎每一個你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與弗迪電池洽談合作。" 王傳福表示,目前刀片電池產能正在快速爬坡,並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向全行業外供。雖然目前公開的合作方只有紅旗品牌,但 " 未來大家將能見到刀片電池,陸續搭載在國內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上。"

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寫道," 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可以總結為兩個詞——等待與希望。" 幸好,比亞迪從未放棄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應用和技術迭代," 電池大王 " 王傳福作為長期主義者更是懂得方向比努力更為重要,最終等待真的釀成了最美好的希望。

真正的國貨自信

前不久有一個新聞震驚了我,在得物 App 上,李寧某款鞋售價竟高達 48000 元,而該鞋參考發售價僅 1499 元,漲幅近 31 倍!儘管這樣的現象和定價過於離譜,但憑心而論這樣的情況放在三四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吳曉波曾指出,以 80 後、90 後為代表的中國主流消費者不再是 " 價格敏感體質 ",他們更加理性,願意為好的品質和服務買單,本土審美蘇醒,崇洋意識日漸淡薄。而且吳曉波還專門提出了一個新國貨公式—— "(品質 + 核心技術)× 圈層消費 "。

在這個的新國貨公式裡,品質與核心技術是企業內功,圈層消費是外部環境。外部環境對所有人都一樣,企業內功則因人而異。比亞迪的內功究竟有多深厚?舉一個例子,都說當下汽車行業變革的趨勢,智慧化重要性遠大於電動化。過去,汽車軟體是服務於硬體,將來,硬體要聽命於軟體。而比亞迪的智慧化則是在更加追求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開始了向上生長。

從 2020 年開始,比亞迪開始加快旗下車型的 OTA 升級頻率。自 2020 年 7 月上市以來,比亞迪漢已經歷了 13 次 OTA 升級服務,OTA 頻率不斷加快。在這 13 次 OTA 升級中,不僅涉及智慧網聯領域,還改進了駕駛輔助系統和動力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 OTA 升級還包括制動系統,漢全車採用電訊號,且是全球首款搭載博世 IPB 智慧整合制動系統的新能源車,制動系統也可升級,這是絕大多數傳統車型無法實現的。

談到自信,比亞迪是唯一在車內各項按鍵中使用中文標識的車企,這種文化自信自然是沒有其他自主品牌可以比擬的。每當我坐在比亞迪的車內,那種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國貨品牌的認同感油然而生。

在這次 " 叢集 " 上市的四款純電車型中,2021 款唐 EV 零至百公里加速僅 4.6 秒,成為首款殺入 30 萬元以內的中大型四驅 7 座純電 SUV;同樣佩刀而來的秦 PLUS EV 以快和遠,成為同級車中的效能表率,同時擺脫了里程束縛和充電焦慮。佩刀升級的宋 PLUS EV 配合全新一代智慧溫控系統,及德系豪車底盤調校,輕鬆突破 505km 續航,0 到 50km 加速時間快至 4.4 秒。2021 款 e2 是一款具有動感時尚設計、領先同級刀片電池技術、人性化智慧互動多維升級的十萬級超安全純電精品之作。

這些車型最低不到 10 萬,最高已然超過 30 萬,比亞迪的目標是要覆蓋最廣闊的市場,而這個市場的開啟,釋放出來的銷量將非常驚人。釋出會結束後,我能感受到如今的比亞迪在技術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已經慢慢開始有了品牌自信,沒有誰能比比亞迪更擔當得起 " 國貨 " 二字。

這四款車型的到來不僅是比亞迪汽車的安全宣言,更是為未來搭載有刀片電池車型的閃耀登場做好了最紮實的鋪墊。比亞迪還在加快著它的步伐,未來隨著刀片電池的產能逐漸攀升,將會給更多的人群帶來安全防護的全方位保障。

中國製造正在走向成功和未來的康莊大道,而其中比亞迪無疑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一顆明珠。用愛因斯坦的話說,我從不去想未來,因為它來的已經夠快了。隨著 5G、物聯網等技術的加速落地,汽車產業的智慧化新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比亞迪未來定能以新能源技術推動能源消費結構的變革,加快汽車電動車的轉變。

文 | Menchester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元氣森林官宣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達6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