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為主題的華為第18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舉辦,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講解華為整體戰略,再次表示華為不造車,要幫助車企造好車。預計今年華為在智慧汽車部件研發投資達到10億美元。
事實上,華為在此之前已經多次提及“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慧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的發展策略。
“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2020年11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署的《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重申華為不造整車。
檔案同時提出,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慧終端與智慧汽車部件IRB,將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慧終端與智慧汽車部件IRB。任命餘承東為智慧終端與智慧汽車部件IRB主任。“智慧終端與智慧汽車部件IRB和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要堅持華為不造車的戰略,且無權改變此戰略。”
華為涉足智慧駕駛領域要追溯到2019年,2019年5月,華為正式成立智慧駕駛解決方案BU,隸屬於ICT業務組織,跟運營商BG和企業BG等處於同一個級別。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共由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網聯、智慧電動和智慧車雲這五大部門構成,總人數在三千人以上。
2020年8月,華為還將經營範圍發生變更,增加“汽車零部件及智慧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同年10月,華為首發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旨在透過華為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與車企合作打造智慧網聯電動汽車。
2021年以來,華為接連公開多個電動汽車相關專利,例如“一種制動助力系統及制動方法、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減速器、動力總成及車輛”等新專利。
“我們和汽車合作伙伴一起聯合造車,目前主要有三家正在進行。”徐直軍在會上介紹稱,包括北汽的ARCFOX極狐,以及重慶長安和廣汽的兩個子品牌。華為合作的品牌不會很多,今年第四季度打上“華為inside”標識的智慧汽車將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