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不得不說,英特爾作為晶片製造業巨頭已開始出現了頹勢。英特爾2020年營收為780億美元,是全球銷量最大的晶片製造商。

在功能強大且利潤豐厚的晶片市場,因特爾在計算機資料中心市場佔有93%的份額,在臺式電腦市場佔有81%的份額,運營利潤率在30%左右。

從某些角度來看,蓋爾辛格執掌之下的英特爾狀態穩健。然而,英特爾的股價卻遜於競爭對手。

Intel

營收只有英特爾的七分之一的英偉達公司市值高達3700億美元,已經是英特爾的一半了。

英特爾能夠成功所依靠的大部分的晶片製造技術已經落後,它錯過了智慧手機革命。

它的一些大客戶,如蘋果和亞馬遜,正在變成其競爭對手。

和安迪·格魯夫幫助上世紀60年代時將破敗的初創公司英特爾搖身一變成為無出其右的矽谷本“矽”比較。蓋爾辛格目前壓力更大,基爾辛格相當於接過了燙手的山芋。

首先從生產技術落後於人。

如今,晶片製造受到對尺寸小型化追求的推動,為了提高了元件和整個晶片的效能,將積體電路中的元件尺寸縮小到幾十奈米(十億分之一米)級。

幾十年來,英特爾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Tick-tock”戰略承諾每隔一年就要進行一次製造業革命。

但如今,英特爾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它的“10奈米”晶片原本計劃在2015年或2016年推出,但直到2019年才開始陸續問世,這是前所未有的延遲。而且這項技術還不成熟。

7月,英特爾表示,下一代“7奈米”晶片要到2022年才能問世,又是至少6個月的延遲,晶片製造上的挫敗使英特爾元氣大傷。

而反過來,其最直接的競爭對手AMD將生產外包給臺積電(TSMC),臺積電的技術目前領先於英特爾。

這意味著AMD公司的晶片速度普遍更快,功耗更低;自2019年以來,AMD的市場份額翻了一番多。

其次是晶片製造行業逐漸走向定製化。

這是英特爾通用晶片(英特爾的傳統王牌產品)所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在臺式電腦繼續停滯不前的情況下。

科技巨頭們資金充裕,熱衷於為自己的特定需求而榨取全部效能,進而不斷更新自家的半導體設計。

2020年,蘋果表示將放棄在其膝上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上使用英特爾晶片轉而採用定製設計的晶片。

亞馬遜正在推出其“Graviton”雲計算處理器,該處理器也經由臺積電(TSMC)自主設計和製造。

雲計算業務僅次於亞馬遜的微軟據傳也在進行類似的工作。

上世紀90年代末,英特爾公司致力於研發圖形晶片,沒過多久便放棄了,而英偉達在圖形晶片上的努力使其獲得了令人羨慕的估值。

英特爾試圖實現產品多樣化,開發新型可程式設計晶片或記憶體晶片。2015年,英特爾斥資167億美元收購製造上述晶片的阿爾特拉公司(Altera) ,但迄今尚未獲得大的回報。

蓋爾辛格能扭轉晶片製造業巨頭英特爾的頹勢嗎?

蓋爾辛格

他還沒有說明他計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事實上,他不像是革命者,倒像是穩健的投資客。

他18歲時開始在英特爾工作,2009年離職後執掌資料儲存公司易安信(EMC),過去九年來一直領導軟體公司威睿(VMware)。

宣佈就任後,在給英特爾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他提到了英特爾的輝煌歲月,回憶起自己“曾接受過格羅夫、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的指導”( 後兩位是英特爾的創始人)。

基爾辛格與他們一樣是工程師,他在1989年領導了一款旗艦晶片的設計。

現在,他的首要任務將是努力扭轉公司陷入困境的製造部門,英特爾已經將一些低端晶片的生產外包給臺積電。

生產困境將迫使英特爾(至少暫時)把更多業務轉給臺灣,或許也會包括部分價格高昂的桌上型電腦晶片和圖形晶片的製造業務。

英特爾的大股東丹尼爾·勒布在去年12月曾致函英特爾管理層,敦促該公司完全放棄工廠,全身心投入晶片設計,將晶片製造業務外包給臺積電等其他公司。

這項提議理論上看起來很有吸引力:英特爾2020年的資本支出達到142億美元,幾乎全部用於其晶片工廠。

與此同時,AMD在2009年剝離了其製造業務,如今的它正蓬勃發展;英偉達自1993年成立以來一直未涉及過晶片製造。

但正因為英特爾的晶片製造工廠目前落後於行業最前沿,尋找買家上可能會棘手。世界上大部分可能對微型晶片生產廠感興趣的晶片製造商都在亞洲。

由於晶片是中美科技戰的前線交鋒領域,政客們可能會否決與非美國競標者達成晶片交易。

今年1月,這位新老闆表示,儘管英特爾可能會在某些產品上採用更多的外包服務,但他打算繼續完成艱鉅而昂貴的任務,讓英特爾重回晶片製造業頂峰。

他似乎也有意推行前任總裁提出的多元化戰略,開發更多新產品,包括圖形晶片和人工智慧晶片。

8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美大、帥豐相繼釋出2020年報,至少透露出三個行業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