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
影片請見以下連結:
一、一個數字幣交易所,憑什麼=4個納斯達克?2021年4月14日,對幣圈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加密貨幣交易所第一股誕生,號稱“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在納斯達克上市,開盤暴漲70%,市值突破千億美金。
Coinbase的上市有這樣幾個與眾不同之處,首先,它是第一家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登陸了一家股票交易所,說起來就有種莫名的違和感。
其次,這是納斯達克有史以來第一家直接掛牌上市的公司,也就是不向公眾募集資金,說明一點也不差錢,另外,上市前,Coinbase還給全體1700多名員工每人發了100股股票,按照430美元的最高價計算,4.3萬美元,相當於22萬軟妹幣,員工知道後都大吃一鯨,
這可比“中國好老闆”賈老闆的人均1億靠譜多了;
最後,Coinbase上市後,市值一度達到了1000億美元,按此計算,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小小加密公司,市值竟然追上了高盛這樣的百年投行,並且碾壓了全球所有的傳統交易所,一個Coinbase相當於4個納斯達克。
Coinbase上市,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覺,我這個入圈8年的老韭菜的感覺就是,羨慕嫉妒,原因別問,問就是淚目。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幾個問題,
Coinbase創始人是如何從11頁PPT開始,成為億萬富豪的?
加密貨幣交易所到底是券商還是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到底有多賺錢?
另外每次科普關於區塊鏈、比特幣相關的內容我都會著重提醒風險,科普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大家不要被高收益衝昏頭腦,一定要謹慎評估風險。
二、從11頁PPT到億萬富豪Coinbase的創始人名為布萊恩·阿姆斯特朗(Brian Armstrong),說起來也是老韭菜了。
2010年,布萊恩還是愛彼迎(Airbnb)的一名程式設計師,偶然間瞭解到了比特幣,他在比特幣價格是9美元時入場,買了1000美元,然後比特幣價格跌到了2美元,讓布萊恩第一次知道了幣圈的險惡。
被教育了一波之後,布萊恩發現投資還是有風險,不如搞一個交易所躺著賺錢穩,於是布萊恩晚上和週末開始加班開發交易軟體,2012年6月,布萊恩創立了Coinbase。
創業的開始,算上封面一共就11頁PPT,大家可以感受下億萬富豪的創業PPT。
前幾頁PPT,布萊恩大吹比特幣,表示比特幣方便快捷、大有可期,但是現有的比特幣錢包、交易軟體都太遜了,都是程式設計師才能看懂的陰間東西,
於是他和他的朋友們搞了一個網站,短短半個月,就擼了幾千使用者。
透過這份PPT,布萊恩成功拿到了15萬美元的融資,然後用9年的時間,將Coinbase打造成了一隻千億獨角獸。
三、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券商還是交易所?在說加密交易所有多賺錢之前,先簡單介紹下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幹啥的。
在傳統金融領域,券商是券商,交易所是交易所。
券商也就是證券公司,是買賣股票時的中介。我們平時進行股票交易,都是透過券商代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流程是,投資者先把訂單報給券商,券商再把訂單提交給證券交易所,交易所對買賣的訂單進行匹配,完成交易。
這個過程中,交易所和券商都會對投資者收取一定的交易費用。
以港股為例,港交所會對投資者證券交易收萬分之0.5的交易費,加0.5港元的交易系統使用費。券商的交易費率各家都不一樣,比如某券商的收費是萬分之2.5。
另外交易所會對上市的公司收取一定的上市費用,比如港交所市值20億的公司,上市要交45萬港元的首次上市費,以後還要交年費。企業上市,券商也會收一筆中介費用。
這是傳統交易所和券商,在加密貨幣領域,加密交易所同時扮演了交易所和券商的角色,一邊對投資者收交易費,一邊對加密貨幣的發行方收上幣費,有些交易所上幣費高達千萬元。
因此對於加密貨幣交易所來說,生財之道之一是支援更多的加密貨幣交易,當然交易所也要注意上的幣的質量,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寒了韭菜們的心,很難長期經營。生財之道之二就是獲取更多的使用者,賺取交易費,比如Coinbase,近86%的收入都來自交易手續費。
那麼加密貨幣交易所到底有多賺錢呢?相比於傳統金融中,券商和交易所收取的萬分之幾的手續費,加密貨幣交易所通常收取高於千分之一的手續費,而Coinbase更是高達千分之五。
四、為何成績一般,卻深受老師喜歡?前面說到,布萊恩2012年成立了Coinbase。但是全球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早在2010年就已經出現了,到2012年時,交易所一點都不罕見,那麼是什麼讓Coinbase在9年之後脫穎而出,成為加密貨幣交易所第一股?Coinbase收取這麼高的手續費,底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是,Coinbase,雖然最初成績一般,但是老實聽話,因此深受老師喜歡。
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是一種反傳統的存在,但是反傳統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普通人以及監管部門都需要安全感,尤其是在涉及到錢的問題上。因此Coinbase選擇了合規的道路,在合規上面下了大量功夫。
前面說過,交易所想要賺錢一條路是上線更多的幣,這樣除了能收上幣費,還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道理很簡單,我要買的幣,你沒有,我只能去其他交易所,但是Coinbase在2018年之前只支援三種加密貨幣,而其他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很多都支援幾百種加密貨幣交易。2020年12月,美國證監會對瑞波(Ripple)提起訴訟,儘管瑞波幣是市值排名前5的加密貨幣,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流量,Coinbase還是果斷下架了瑞波幣。另外Coinbase還投入重金在各種合規牌照上,主動擁抱監管。
總結下,Coinbase的行事原則是,老師說了的事,一定立即落實,老師沒說的事,徵求老師意見之後再落實。
因此雖然Coinbase的成交量遠不及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雖然Coinbase為合規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手續費也不如其他交易所有吸引力,但是做好了充分的合規準備之後,對Coinbase來說,就到了收穫的季節。
2018年7月,Coinbase開始“大規模”上幣,2019年以來,隨著加密貨幣行情回暖,華爾街機構入場,Coinbase的使用者數和交易量都開始大幅增長。
2020年,Coinbase扭虧為盈,實現了3.2億美元的淨利潤。
2021年一季度,加密貨幣暴漲之下,Coinbase預計將實現8億美元的淨利潤,一個季度就超過了2020年全年的2倍。正因如此,Coinbase才有了直接掛牌上市的底氣。
作為第一家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成功對整個行業來說的確意義非凡,Coinbase也因此出圈,站在了聚光燈下。但是,Coinbase的上市,對美國來說還有著更加不一樣的意義,Coinbase的崛起,離不開其背後的美國監管機構和美國市場,Coinbase一定意義上已經成為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樣本,而美國,正在進一步降服加密貨幣。
如果公司希望成長,就要拋棄短視,擁抱長遠的價值;如果我們希望成長,也要具備長遠的眼光,剋制當下的慾望。
成長或許會給我們帶來一時的痛苦,但痛苦,終將帶來持久的值得。
參考資料:
1. Bitcoin’s Guardian Angel: Inside Coinbase Billionaire Brian Armstrong’s Plan To Make Crypto Safe For All,Michael del Castillo etc.
2. The Fierc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Bitcoin,Robert Mcmillan
3. Coinbase Stock Analysis — Invest in Coinbase IPO? Lukas Wiesflecker
4. 數字貨幣里程碑事件!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納斯達克直接上市,首日收漲31%,苗藝偉
5. 樂視50%原始股將免費贈予員工,賈躍亭躍升“中國好老闆”,央廣網
6. Coinbase加密獨角獸養成記,西望
7. Coinbase 啟示錄,從十一頁PPT開始的加密貨幣美國夢,Noon
8. Coinbase上市首日股價坐上過山車,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后一度"破發",吳斌
9. 63000美元!比特幣價格再創新高!“虛擬貨幣交易所第一股”也上市在即,吳家明
10. 機構獲利離場引Coinbase股價上演“過山車” ,美聯儲劍指加密數字資產“投機屬性”,陳植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