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美國發行國債其他國家不買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稍微有所下降,但要說美元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個就有點誇大其詞了。

首先、美元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仍然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自從布林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美元就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過去幾十年美元一直處於比較強勢的狀態,雖然從上世紀70年代之後,美元跟黃金脫鉤,美元也在不斷貶值,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目前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當中的份額一直維持在61%左右,這個比例比所有其他國家的貨幣以及黃金的份額加起來還要多。

其次、目前並非所有國家都在拋售美元,有部分國家仍然在繼續增持美元資產。

我們不否認,現在美國發行國債之後很多國家都不感冒,比如在美國十大美債海外持有國和地區當中,有8個國家和地區都保持了減持的態勢。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雖然大多數國家在減持美國的國債,但仍然有部分國家繼續增持美國國債。

比如自2019年5月份以來,日本一直在增持美國國債,其中5月份增持美國國債370億美元,6月份日本繼續增持美國國債219億美元,並由此超過中國躍進美國第一債權國。目前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大概是1.13萬億美元,持倉規模為最近三年以來新高。從2018年11月份到2019年9月份,日本累計增值的美國國債已經超過900億美元。

除了國家增值之外,目前有一些投資者也在增持美國國債。特別是進入2019年8月份之後,美聯儲連續進行了兩次降息,美元的預期收益下降,對應的美國國債的價格上漲,這就吸引了部分民間投資買入美國國債,以賺取短期的差價收益。2019年7月份美國外的各國累計減持了300多億美元的國債,但是民間投資者卻增持了400多億美元的國債。

再次、最近幾年美元確實遭到部分國家的拋售,預計未來美元在世界儲備貨幣當中的比例有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採取了量化寬寬鬆貨幣政策,美元進一步貶值,這讓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國家無形當中出現了較大的損失,所以最近幾年很多國家都開始紛紛去美元化,轉而尋求更加多樣化的外匯儲備。

特別是最近兩年隨著全球貿易爭端的不斷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之下,全球的經濟發展並不太樂觀,特別是進入2019年5月份以來,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其中10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跌破2%的關口,這讓大家對美債的信心進一步下降。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紛紛去美元化,一方面是減持美國的國債,另一方面是增加其他國家貨幣的儲備比例。最近兩年全球已經有30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去美元化,很多國家都在拋售美元以及美債,轉而增持黃金儲備以及其他國家貨幣儲備。目前包括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伊朗,巴基斯坦,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土耳其,卡達,阿聯酋,委內瑞拉等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去美元化。

比如俄羅斯不僅基本清倉美債,且還大幅增值黃金儲備,同時增值人民幣和歐元儲備。

包括中國在內也在逐漸減少美債的規模,據有關資料統計,最近幾個月中國一直在減持美債,截止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只有1.1125萬億美元左右,退居美國第二大債權國。

也正因為在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之下,目前美元在全球貨幣儲備當中的比例是逐漸下降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以所有貨幣計算的全球外匯儲備總額與第一季度相比增加了1.1%,達到我11.7萬億美元,其中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達到6.79萬億美元,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中所佔的份額總額上一季度的61.86%下降到了61.63%,這個比例創2013年年底以來最低水平。

最後、以目前美國的實力以及美元的地位,短期之內,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沒有任何一種貨幣可以替代

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都在紛紛去美元化,但我們也看到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貨幣,可以說大家對美元既愛又恨,雖然現在大家都紛紛去美元化,但大家卻離不開美元,因為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商品貿易往來都是以美元計價的,短期之內國際不可能找出可以替代美元的一種貨幣,所以儘管大家對美元以及美聯儲的一些措施表示不滿,但卻無可奈何,只能一方面在抱怨,另一方面卻默默的持有大量的美元。

而且從實際表現來看,美國仍然是目前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最大的科技國家以及軍事強國,美國的綜合實力能夠確保美元的地位,同時維護美元的穩定性。從過去幾十年的資料表現來看,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表現最穩定的貨幣之一,雖然美元相對於幾十年前已經有了較大的貶值,但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元仍然是價值最穩定的國際貨幣,正因為這一點美元目前仍然是大多數國家首選的準備貨幣。

所以短期之內美元的霸權地位是不可能受到動搖的,只要美國的綜合國力擺在那,那麼美元就有足夠的實力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承德露露魯永明辭職背後:業績承壓、商標糾紛曠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