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水滴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啟動上市流程,股票程式碼為“WDH”,準備在紐交所上市。
從美團實習生到建立水滴互助、水滴籌,從“掃樓”式地推引爭議到迴歸本質,提升管理、改進業務,沈鵬這一路走來對於水滴的管理方法論也值得參考。
從美團實習生到水滴創始人
2010年,還未畢業的沈鵬以實習BD的身份加入美團。
短短几個月裡,從新人做到師傅,個人上單量一度佔到美團全部單量的1/3。他帶隊去天津開直營城市,拿著公司撥發的5萬元經費,第一個月把天津城市的業績做到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
隨後靠著韌性和拼勁,沈鵬一路做到下轄北京、天津和山東的大區經理。
2013年,這位第10號員工以美團外賣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參與建立美團外賣,並擔任全國業務團隊負責人,此時的沈鵬才26歲。
從最初的10人“草根專案組”,發展成為6000多人的團隊,沈鵬在招人時以自己為標杆,只找“真正優秀、可塑性強、拼勁兒大”的人。就這樣,沈鵬帶著自己的團隊從日訂單不足10單增至300萬單。
2016年,美團已經成長為百億美元估值的超級獨角獸,沈鵬卻在這時決定從美團外賣業務負責人的職位上走下來,開啟自己從大二起就心心念唸的創業行動。
這一決定得到了王興以及一眾大佬的支援,受美團影響極深的沈鵬,也把王興多次提及的“既往不戀,縱情向前”寫進了公司名稱。
時至今日,時間已過去五年,水滴公司走到了IPO階段。4月17日,水滴公司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紐交所上市。儘管曾遭到過很多質疑和非議,但值得肯定的是,沈鵬和水滴堅持了下來。
沈鵬的三大學習方法論
水滴建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外界評價為是“美團精神”的複製。水滴的第一版價值觀就是照搬了美團當時的內容,即“以客戶為中心、團隊合作、擁抱變化、勤儉、誠信、敬業、學習成長”、
長期受到美團價值觀薰陶的沈鵬,十分欣賞和認可美團文化。
因此在他的學習方法論裡,第一個就是把自己放置到一個他所欣賞的人創造的組織當中。對他自己來說,那就是美團。後來事實也證明,王興的確是新一代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中備受矚目的創業者,而美團也成長為備受矚目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其次,沈鵬一直堅持以初學者心態,真正去吸納學習環境給他的內容。學習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至少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容易。沈鵬堅持以“空杯心態”來學習,像新人入門一樣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和樂觀開放的心胸,始終以新鮮感接納新事物。這樣才能面對批評虛懷若谷,面對挫折勇往直前,面對成績謙虛內斂。
最後,在學習環境裡啟動一個內部創業專案,來作為練手課題。而最早的內部創業專案,就是沈鵬放棄期權,跟美團的王慧文一起做美團外賣。
內部創業已成為很多企業保持創業激情,獲取競爭優勢的動力源泉。正如美團一直在嘗試推出新場景新業務一樣,內部創業如今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對企業來說,也應建立一個寬鬆的內部創業環境,為有潛質的員工儘可能多地提供發展機會,鼓勵其獨立開拓某一領域,而非管頭管腳。
水滴迴歸本質到經營信任
儘管水滴如今已發展得十分壯大,解決老百姓問題的同時,實現商業化運營,也無可厚非。但其中暴露的問題,卻也不得不引起關注。
與沈鵬一直在強調的經營信任一樣,事件爆出之後,沈鵬做出道歉,並全面暫停了線下服務。“大家的信任是水滴籌的基石!這一次我們辜負了愛心使用者對我們的信任……”
2020年春節前,水滴開始組織變革,這勢必帶來價值觀的升級。新價值觀如一個金字塔,塔尖是“使用者第一”,這包括C端和B端,是始終沒變的理念。塔身是“擁抱變化”“協同增效”。後者代表的是整個企業在協同式作戰中,達到增效的目的。塔基則是“誠信正直”“始終創業”。
沈鵬認為,公司員工急劇擴張到如今已經五千人,如果不盡快把價值觀迭代升級,找到更高標準上下貫徹,真正抓起來、滲透至全員,以後恐怕就更難了。
從急劇擴張到迴歸經營信任,沈鵬認為,持續創造精神價值、持續地建立信任,非常重要。多數玩家只懂得打廣告、搶地盤,卻忘記了經營信任。這一次,沈鵬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迴歸到理性地看待這個業務,透過信任口碑積累一定量的使用者,被賠付的使用者也越來越多時,才能正迴圈下去,形成良好的使用者口碑。
如今,在水滴的招股書公佈之前,水滴公司還主動關停了其“水滴互助”業務。這一動作被媒體解讀為:面對監管帶來不確定性,水滴公司有意為順利上市掃除障礙。
正如這家公司牆上依然還有“既往不戀,縱情向前”八個字蹤跡一樣,沈鵬對於水滴業務的捨棄與未來規劃或許是清晰的。畢竟,那些最樸實的創業者一直有著“縱情向前”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