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隨著上海汽車展的開幕,各種關於智慧汽車的應用、自動駕駛技術,網際網路企業的湧入,尤其是華為高調宣佈了多項合作和汽車產品的“上線”,給市場注入了爆棚的話題,而資本市場也推波助瀾,多個華為汽車概念和自動駕駛概念的股票漲停,非常自然地吸引到人們的視角。尤其是關於華為汽車的種種技術、合作、產品、價格更是成為熱議的焦點。當然,在智慧汽車大產業市場,不僅僅有華為,我們看到百度、滴滴、小米、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涉獵,包括房地產商恆大也推出了自己的概念車,湧入大汽車領域的“外來戶”越來越多,而最終的目的是看到汽車工業的一次新產業變局機會。

我們觀察,在這次汽車產業大變局中,有幾個方面是重中之重,是不可迴避的,也是技術攻關和應用場景最迫切需要的地方,甚至包括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5G還是未來的6G都需要圍繞這個發展的一個重點環節。萬物互聯時代的車聯網外延將變得更加寬廣,新產業格局的演變,或許會成為未來萬億市值的新基地。

智慧應用和AI技術的演變,是當下的一個吸引銷售重點

相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演變,其實智慧應用和AI技術的演變,對於當下的智慧汽車來說是最大的賣點之一。因為這個應用是可以立竿見影地應用起來,並且極快地應用在當前的汽車系統中。我們關注到,這次華為的一些技術應用,其實也是圍繞在這個方面進行佈局的。當然,除了華為,還有別的企業也是出於這種技術研判的。

市場對於華為的關注度很高,在一定因素是華為在手機市場遭受了“制裁”,進而開始轉道汽車領域,這是一次華麗轉身,是對於另一個產業的顛覆性進軍。就如同當初華為殺入到手機市場之時,起初的市場影響力微乎其微,但是後續的發展直接幹到了全球第一,甚至在技術研發等方面,超越了三星和蘋果,只是後來在晶片迭代上遭受了美國的打壓,華為無芯可用的時候,才被迫在手機市場韜光養晦。而汽車領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尤其是智慧企業的發展還是在技術應用上,而華為的“狼性”文化也最適合在攻城拔寨的前期攻關階段,這是華為的底蘊,也是其在汽車市場能夠立足的根本所在。

“超過5000人的研發團隊,2021年研發投入超10億美元。”在技術方面,華為一直是捨得投入的。這也是華為的專利技術為何一直位居高位的原因所在。在汽車領域,這次華為要“玩一票大的”。“不造車,做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這是華為給自己的定位,由於這個定位,也讓華為可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或許是要避免在手機市場的一些激進策略,華為這次選擇比較低調,以供應商的視角切入汽車市場,或許可以改變整個產業的格局。華為一口氣釋出了五個新產品,徹底點燃了市場對智慧汽車的高度關注。

華為的五個新產品,包括鴻蒙智慧座艙、MDC 810自動駕駛計算平臺、4D成像毫米波雷達、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高精地圖雲端平臺等。可以看出,智慧應用是關鍵所在。智慧座艙升級。華為公佈了的智慧座艙方案包含鴻蒙系統、硬體、生態。鴻蒙OS是核心,它能串聯起手機、PC、智慧穿戴裝置等智慧終端,實現無縫流轉體驗。4D成像毫米波雷達、高精地圖雲端平臺其實都是構建在應用體系方面。

自動駕駛是多方角力的主戰場

華為的MDC 810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都是構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華為還發布了MDC810智慧駕駛計算平臺,算力高達400+TOPS,可滿足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及RoboTaxi應用場景。華為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是基於自動駕駛最核心的硬體:資料、高精地圖、演算法,構建一套資料驅動閉環的開放平臺。華為車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在自動駕駛演算法領域超過五年的投入,其中MDC810智慧駕駛計算平臺可滿足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乘用車及RoboTaxi的應用場景,是目前最大算力的智慧駕駛計算平臺。

在自動駕駛市場,華為這次推出的應用價格不菲。預售價42.99萬元並將於今年底上市,消費者對這個價格還是有點“微詞”,首款全棧(Full Stack)搭載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與鴻蒙系統的量產車,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將正式亮相。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是第一款打上華為HI標識的豪華智慧電動轎車。華為還表示,“我們還將支援廣汽集團、長安集團先後打造它們各自的高階智慧汽車子品牌,系列化車型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先後推出。”或許針對不同的品牌價格也會有差異。

當然,在自動駕駛領域,很多網際網路技術見長的巨頭都有參與。滴滴自動駕駛也在上海車展上釋出了硬體平臺滴滴雙子星,在電子元件、整車和體驗等多重維度升級,在自動駕駛硬體平臺在感測器數量級和種類,以及效能算力方面都大幅提升。此外,大疆也正式推出旗下智慧駕駛業務品牌“大疆車載”,成為百度、華為、小米、滴滴之後又一家進入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科技公司。科技巨頭競相發力這個市場,說明大家對市場後續的走勢是非常看好的,因此才捨得投入。

有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自動駕駛市場披露融資總金額大幅增長,高達436.3億元,同比增長136.9%。進入2021年,自動駕駛賽道熱度不減,僅前兩個月的投融資事件已達24起,披露投融資總金額已達176.4億元。從2020年獲得投融資的自動駕駛專案型別看,除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備受投資者青睞,以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及出行方案提供商也獲得了資本的極大加持。此外,自動駕駛晶片研發商、自動駕駛鐳射雷達等相關的品牌也獲得了不錯的融資成績。

高精度地圖的需求會大幅提升

除了華為,四維圖新在本次上海車展上,推出了一體化地圖雲服務生態。四維圖新擁有ADAS、HDLite、HD Map、Parking Map適用不同自動駕駛場景的高精度地圖資料,目前,四維圖新高精度地圖資料已經覆蓋全國32萬+公里高速,以及全國主要城市的城市快速路、城市內結構化道路和省道、國道。此外,四維圖新依託覆蓋地下停車場、城市道路、高速全場景一體化的高精度地圖,結合高精度衛星定位,融合定位等技術,進入車輛控制系統進行交通參與者行為預測分配,最佳化感測器資源,實現感測器前融合,為使用者提供面向全場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可以預計的是,在自動駕駛應用方面,高精度地圖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有的車企是直接使用,有的是自己去構建自己的地圖資料庫,還有的企業是和地圖企業合縱連橫,合作發展,國內的幾家可以提供高精度地圖的企業也面臨著新發展際遇。當然,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說,由於本身有自己的自動駕駛研發能力,以及匹配地圖的能力,因此在構築自己地圖方面,也會親力親為,我們看到騰訊、華為都已經有佈局了。而高德、滴滴等企業也會有相應的發展謀劃。

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順控發展強勢漲停,妖股要復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