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9月CPI同比漲幅擴大到3%,主要原因仍然是豬肉價格快速上升。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到69.3%,擴大了2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意味著,剔除豬肉價格影響,CPI同比漲幅只有1.35%。受到豬肉價格上漲的帶動,牛肉、羊肉價格同比漲幅擴大到2位數。核心CPI處於低位,非食品價格進一步下降,終端需求仍然偏弱。預計豬肉價格上漲勢頭仍將延續,對CPI帶來擾動,但全年CPI平均漲幅將低於3%。PPI同比降幅擴大0.4個百分點到-1.2%,完全符合我們判斷。未來PPI可能延續負增長,由於環比已經止跌回升,持續下跌趨勢有望緩解。物價出現多個層面的分化,一是CPI和PPI之間的分化加大,二是CPI內部出現兩層分化,三是PPI內部出現明顯分化。物價分化格局下,需要調控政策靈活應對。非食品價格、生產資料價格等物價指標下行表明實體經濟面臨需求放緩壓力,需要巨集觀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擴大有效需求。食品價格、生活資料價格上漲,需要防範結構性物價上漲,特別是要遏制豬肉價格持續大幅飆升。
正文:
9月份CPI同比上漲3%,漲幅比上個月上升0.2個百分點,為2013年12月以來的高點。食品價格上漲11.2%,漲幅擴大1.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漲幅收窄0.1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分化加大。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連續7個月擴大,主要原因是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核心CPI為1.5%,與上個月持平。
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豬肉價格快速上升,而非食品價格漲幅繼續收窄表明需求偏弱。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到69.3%,擴大了2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5個百分點,是拉動CPI和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受到豬肉價格上漲的帶動,牛肉、羊肉價格同比漲幅擴大到2位數,漲幅分別為18.8%、15.9%。秋季蔬菜瓜果供應大量增加,帶來鮮菜、鮮果價格漲幅顯著回落,同比漲幅分別為-11.8%、7.7%,分別回落11、16.3個百分點,與豬肉價格走勢形成分化。核心CPI處於低位,非食品價格漲幅連續6個月收窄,終端需求仍然偏弱。
PPI降幅擴大,生產資料價格進一步下降表明生產活動放緩。PPI連續3個月負增長,同比降幅擴大0.4個百分點到-1.2%,完全符合我們判斷。PPI中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擴大,生活資料價格上漲。生產資料價格同比為-2%,比上個月下降0.7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負增長,是PPI持續負增長的主要原因,表明內外需求都偏弱對工業生產帶來影響。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擴大0.4個百分點,為2012年5月以來的高點。PPI環比反彈回升,近4個月首次正增長。流通領域中生產資料價格回升的種類增多,表明積極政策擴內需、穩增長效果正在逐漸顯現,有助於未來PPI走穩。
豬肉價格仍將對CPI帶來擾動,但全年CPI平均漲幅將低於3%。PPI可能延續負增長,但持續下跌趨勢有望緩解。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仍在下降,二者分別降為19190、1913萬頭,未來幾個月豬肉市場供不應求狀況可能加劇。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已經上漲到43.2元/公斤,同比漲幅達到120%,豬肉零售價格漲幅可能進一步擴大。預計豬肉價格上漲勢頭將延續到明年上半年,並帶來牛肉、羊肉、蛋類等食品價格上漲預期,對CPI上漲帶來壓力。考慮到非食品價格持續走低,不排除降到1%以內,僅依靠豬肉價格帶動CPI進一步上漲的幅度或將有限。由於1-9月CPI平均上漲2.5%,全年CPI平均漲幅將低於3%。需求疲弱導致PPI新漲價因素較弱,10月和11月翹尾因素為年內低點,PPI可能仍將負增長。由於PPI環比已經止跌回升,隨著穩增長擴內需政策逐漸見效,將促進企業生產適度改善,PPI持續下行趨勢將得到緩解。
物價出現多個層面的分化。第一,CPI和PPI之間的分化加大。CPI同比上漲3%,創2013年12月以來的高點。PPI同比為1.2%,是2016年8月以來的低點。第二,CPI內部出現兩層分化。一是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的分化,食品價格持續上升,非食品價格進一步下降。二是食品價格內部分化,豬肉價格進一步上升,帶動其他肉類價格出現上漲趨勢;非肉類食品價格走勢平穩,鮮菜、鮮果價格回落。第三,PPI內部出現明顯分化。生產資料價格連續5個月下降,近4個月都是負增長,-2%的漲幅是2016年8月以來的低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漲幅擴大,為2012年5月以來首次高於1%。
物價分化格局下,需要調控政策靈活應對。由於核心CPI較低、非食品價格下降、PPI連續3個月負增長並且降幅擴大、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下降,表明實體經濟面臨需求放緩壓力。需要巨集觀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擴大有效需求,降低實際市場利率水平,確保經濟平穩執行。與此同時,CPI中食品價格上漲、PPI中生活資料價格上漲,需要防範結構性物價上漲。特別是要遏制豬肉價格持續大幅飆升,有效解決豬肉供需結構問題,鼓勵生豬養殖、加大儲備肉投放和豬肉進口。
(參見交銀研究中心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