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千呼萬喚始出來,OTT獨角獸酷開喊了近3年的上市計劃終於有了眉目。

2月18日,深圳市監管部門披露,酷開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現已接受中金公司輔導,並於今年1月29日在深圳證監部門進行輔導備案。這意味著,酷派有望成為創維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

酷開籌劃單飛上市要追溯至2018年4月,當時在做上市前的梳理工作,並尋找合適的承銷商。不難看出,酷開已把上市提上議事日程,但尷尬的是,此後酷開上市便沒了下文,一直不見繼續推進的跡象。

2019年3月,創維-RGB電子董事長兼總裁、酷開CEO王志國曾迴應過酷開上市的問題。當時,他表示,會考慮分拆,但酷開不是為了分拆而分拆,而是為了發展。“所以酷開會尋求獨立上市,酷開掩蓋在創維的底下,價值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體現。”

回頭來看,他的這番表態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更像是向外界宣示酷開上市的決心,以及安撫內部員工,卻並未使酷開上市前景明朗化。過去2年,酷開上市依然是一籌莫展,直到今年才真正迎來一絲曙光。而其想要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收穫不錯的市值,必須講一個動人的故事,以及有拿得出手的業績。

其實,2018年4月,與酷開擬啟動獨立上市計劃同步發生的是,其宣佈已正式剝離電視機硬體業務,從4月1日起不再售賣電視,轉而賣廣告,即專注挖掘大屏價值。王志國曾表示,酷開商業模式將聚焦使用者變現,策略是以最快的方式讓更多硬體去相容酷開系統。

說白了,酷開將從智慧電視製造商轉型為智慧電視系統服務商,秉持開放共享的生態模式,儘可能拓展更多終端,並向品牌廣告主兜售開機廣告、屏保廣告等多種廣告展現形式,不同於傳統OTT營銷模式。而其之所以突然進行戰略轉型,王志國承認與獨立上市有關。

顯然,拓展終端是酷開轉型的重要一環,甚至可能直接關乎其轉型成敗。為了強化終端優勢,早在2018年1月,王志國便立下一個Flag:3年打造“億級終端俱樂部”。即未來3年酷開自有終端和第三方終端總量將達到1億。當時,酷開官方曬出過去1年的成績單:酷開運營終端累計啟用量超3100萬,其中,酷開自有終端數超過2672萬,所屬終端日活量超過1200萬。

原來,早在2017年,酷開就已啟動拓展終端計劃。透過計算得出,2017年拓展第三方終端數達到428萬。但詭異的是,據我觀察,往後酷開再也沒有披露第三方終端數量。比如,2019年4月,酷開系統擁有啟用終端使用者3777萬,月活使用者2362萬,每日開機次數達3500萬次。

截至2020年底,應用於創維、酷開電視品牌的酷開系統在中國市場累計覆蓋智慧終端超過6500萬臺。在我看來,這可能酷開與拓展第三方終端進展不順有關,畢竟吸引更多品牌加入自己生態並非易事。鑑於2021年1月是酷開兌現1億終端總量的最後期限,其想要達標,第三方終端數應達到或接近3500萬臺。

恕我直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2017年底酷開才拓展少得可憐的428萬臺,理想與現實差距實在太大,增長再快也無濟於事。這意味著,王志國沒有如期兌現當初3年達到1億終端的Flag,被殘酷現實狠狠打臉,代表酷開轉型受阻,至少沒達到他的預期。

除了拓展終端不力之外,酷開還面臨一個現實難題,即目前OTT市場尚未成熟。《2018年度OTT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未來3年OTT廣告業將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OTT廣告市場規模將達160億元。而據華經情報網統計,2019年OTT行業收入規模達到190億元,長期增速有望保持30%以上,預計2023年我國OTT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20億元左右。

話說,當下OTT行業才只有區區百億級規模,或難以讓投資人提起太大興趣,興奮不起來。退一步講,即便酷開一家獨大,也緩解不了想象空間有限的尷尬。更何況,其在OTT賽道上並非一枝獨秀,TCL旗下雷鳥科技、海信旗下聚好看、康佳旗下易平方等彩電巨頭也在OTT市場上深耕發力。

激烈競爭態勢之下,酷開想要擴大地盤並不輕鬆。因此,你會看到,其體量依然非常小,年營收才剛剛邁過10億元大關,2020年酷開系統的網際網路增值服務收入達到10.56億元,同比增長27.8%。由此可見,目前只有營收增速能給酷開一絲慰藉,至少讓其有信心去憧憬未來。

一個扎心的事實是,OTT市場上尚未出現規模和體量足夠龐大的巨頭,未來酷開能否成為新晉巨頭,仍存在較大變數,國內OTT市場變化也有待進一步觀察。我只能祝酷開好運!

或許,酷開將在不遠的未來成功上市,但市值能否超越2018年3月百度入股後的百億元還不好說。要知道,酷開綜合表現並不搶眼,無論是拓展終端還是廣告營收,都遠未到獨當一面的地步,其向資本市場安利的超級智慧系統生態、挖掘大屏商業價值這一新故事並不“性感”。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酷開上市與否,其都需不斷證明自己,過去、現在、未來將一直在路上。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聚焦科創板上市規則修訂,將科技創新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