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新浪財經 徐巧

資管新規落地一年有餘,隨著理財新規等一系列配套法規的出臺,銀行理財在整體規模保持平穩的背景下,淨值型產品規模不斷攀升。與此同時,同業理財規模與佔比“雙降”。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釋出《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9年上半年)》(下稱半年報)。整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銀行理財淨值型產品存續與發行規模持續增長,同業理財規模與佔比持續“雙降”,新發行封閉式理財產品平均期限增加,理財資金配臵以標準化資產為主,新發行理財產品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

非保本理財22萬億淨值型產品翻倍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4.7萬隻,存續餘額22.18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資管行業提倡產品淨值化的背景下,銀行理財轉型步伐加速。截至2019年6月末,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7.89萬億元,同比增長4.3萬億元,增幅達118.33%。2019年上半年,淨值型產品累計募集金額21.82萬億元,同比增長86.39%。

另一方面,同業理財呈現規模與佔比“雙降”趨勢。今年上半年,同業理財存續餘額0.99萬億元,同比減少0.77萬億元;佔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4.45%,較2017年初的23%下降逾18個百分點,“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

從理財產品期限來看,整體呈現期限增加趨勢。2019年上半年,新發行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185天,同比增加約47天。期限在3個月(含)以下的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為0.52萬億元,同比減少0.37萬億元。

此外,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是理財資金配置的主要資產。半年報顯示,非保本理財資金投向存款、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的餘額佔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餘額的66.87%。其中,債券資產佔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餘額的55.93%。

10月12日,就在半年報釋出同日,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釋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界限、認定標準及監管安排。

12家銀行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6家正式開業運營

為強化理財業務風險隔離,在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成大勢所趨。

半年報顯示,2018年12月以來,銀保監會已批准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理財子公司,目前已有6家正式開業運營。

今年6月3日,建行全資子公司“建信理財”在深圳在深圳舉行開業儀式,這標誌著國內首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運營。據悉,截至2018年底,建行理財產品餘額2.19萬億元,建信理財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50億元。

此後,工行、農行、中行、交行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也悉數開業,並推出新產品。從產品型別來看,既有固收類產品,也有權益類產品、未上市股權產品、養老產品等特色系列產品。9月,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也在青島開業。自2004年光大銀行推出國內第一支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以來,十五年來,光大銀行累計發行理財產品27萬億元,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超過3300億元。

“理財子公司在2019年正式落地,開啟了銀行理財市場的新時代。”半年報指出,未來理財子公司將從產品轉型與創新、投資者教育等多個方面加速資管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行業健康發展。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央行重要的M0,M1,M2資料又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