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0月1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釋出了最新的《中國雲端計算產業發展與應用白皮書》。白皮書顯示,“5G+雲+AI”成為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預計到2023年中國雲端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政府和企業上雲率將超過60%。

據Gartner資料,2018年全球7大主要雲廠商(Amazon、Google、Microsoft、Facebook、阿里巴巴、百度及騰訊)資本開支合計753.6億美元,同比增速高達61.7%。

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網路計算。使用者不再需要了解“雲”中基礎設施的細節,就可以按需通過網路共享軟硬體資源和資訊。對於一名使用者,提供者提供的服務所代表的網路元素都是看不見的,彷彿被雲掩蓋。

雲計算髮展歷程

縱觀雲端計算的發展歷程,政策驅動、技術革新以及需求提速三方面的因素促進了雲端計算的加速普及。相較於美國,中國雲端計算起步較晚,處於快速增長階段。美國在2005年就提出雲端計算相關概念,後由技術驅動,應用領域逐步普及。中國雲服務市場從2007年開始學習美國發展雲端計算,2009年後政策不斷出臺高度支援,使雲端計算得到快速發展的契機。

從2010年開始,以阿里云為龍頭,一批互聯企業開始向公有云發展。雲端計算作為生產力基礎設施越來越受到認可,圍繞雲端計算各個環節和行業的技術創新和場景落地持續推進。與美國成熟的雲端計算市場相比,中國雲端計算正處於日漸成熟爆發增長階段。全球雲端計算市場的發展大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前期積累階段(1960-1999年):在20世紀60年代便有了雲端計算的雛形,雲端計算的概念日益形成,雲服務的技術和概念得到了積累;

二、概念興起階段(1999-2006年):在雲服務初現階段,SAAS和IAAS雲服務出現,並被市場接受;三、形成階段(2006-2009年):雲服務的三種服務模式全部出現,電信運營商、IT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推出雲服務;

四、快速發展階段(2009-2015年):雲服務種類日趨完善,種類日趨多樣化,傳統企業開始通過自身能力擴充套件收購等模式,投入雲服務;

五、日漸成熟階段(2015年至今):通過深度競爭,逐漸形成主流平臺產品和標準。

雲端計算產業鏈已形成較完整的生態系統

上游晶片與下游應用成為算力時代新空間。雲端計算產業鏈主要由上游晶片,中游伺服器等裝置供應商、以及下游雲平臺提供商、應用開發商等組成。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系統,構建了從晶片到終端使用者的全產業鏈條。

雲端計算根據提供服務型別,從底層到高層,可分為IaaS、PaaS、SaaS三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體即服務(SaaS)。分別為客戶提供構建雲端計算的基礎設施、雲端計算作業系統、雲端計算環境下的軟體和應用服務。

IAAS層的參與者主要包括軟硬體提供商、網際網路企業、網路運營商、IDC服務商以及創業公司,IAAS雲市場的競爭是資本、品牌、技術、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綜合實力的競爭。IaaS領域,參考美國雲計算髮展路徑,及雲服務公司資本支出節奏,短期上游需求增速可能有一些波動,但長期成長趨勢不改;除了雲服務提供商,在晶片、伺服器、IDC等環節的產業機遇亦不容忽視。

PAAS層的參與者主要是各大平臺運營提供商,包括亞馬遜AWS、阿里雲、微軟Azure、谷歌GCP等,PAAS雲市場的競爭主要是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的競爭,更強的技術能對應用開發者形成更強的業務粘性;

SAAS層的參與者包括各類傳統企業軟體巨頭和新興SAAS廠商等,SAAS雲端計算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SaaS領域,訂閱模式支出仍只佔據軟體規模的很小比例,SaaS模式優勢及認可度持續提升,ERP等通用領域高增長有望持續,諸多細分垂直領域也蘊藏較大潛力。產業鏈越往上,專用屬性越強,尤其SaaS層很多由打磨多年的成熟軟體構成,盈利能力逐漸增強。

競爭格局:全球雲端計算市場由少數大型企業主導

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rackspace、IBM市場份額排名前五。其中,亞馬遜AWS業務規模接近50%。

分地區來看,北美地區仍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市場份額接近60%,超過其他地區總和。歐洲在雲端計算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其21.5%的市場份額主要由英國、德國、法國等為代表的西歐國家組成。亞洲雲端計算市場全球佔比12%,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目前國內雲端計算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阿里、騰訊、亞馬遜等,2018年在中國雲端計算市場中佔有的份額分別達到40.5%、16.5%和9.7%。隨著雲端計算業務的快速發展,國內雲廠商也開始在條件適宜地區加快佈局資料中心。2018年以來,國內BAT等雲端計算巨頭分別在河北張家口、貴州貴安、內蒙古烏蘭察布、江蘇南通、陝西西安等地區佈局多個數據中心,投資規模超過900億元。雲廠商通常選擇合作共建的方式,由第三方IDC服務商代運營資料中心,這也為國內第三方IDC服務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政策為產業未來發展提供方向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政策也會為產業未來發展提供方向。近年來,全球各國政府日益關注雲端計算行業的發展,制定一系列的雲計算髮展戰略計劃。

自2012年中國科技部發布《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事五專項規劃》以來,中國政府部門陸續釋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指引國內雲端計算行業的發展,尤其工信部發布的《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將雲端計算推至國家戰略層面。

中國政府對雲端計算高度重視,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都明確提出將雲端計算作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此外,各級部門明確提出政府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業務逐步遷移至雲端,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大量的雲端計算業務需求。總體來看,目前中國雲端計算滲透率處於極低水平,市場整體規模較小,潛在空間廣闊。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投資理財,你不可不知的五種投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