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短期來說,四季度銀行的配置和防禦角度來看價效比較高,穩健的三季報,年底估值切換以及前期利空因素的出盡,值得繼續持有。

銀行股這幾日分化小調整,主要有標準化資產認定規則的影響。我認為,影響不足懼。

12日,央行釋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

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界限在哪裡?央行給出了新界定。

其實,五條認定標準與2018年4月釋出的《資管新規》相比隻字未改,僅僅是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含義沒有變化。

我們梳理了一下,主要就是認定標準、非標、非非標的細則:

總體上,此次徵求意見稿嚴格了非標界定,這一方面高於市場預期。比如明確規定,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不包括存款(包括大額存單),以及債券逆回購、同業拆借等形成的資產。

此次規則釋出,對不同市場主體和金融機構有什麼影響呢?

對實體經濟影響有限。由於非標投向主要是地產和城投。實際操作中,我們了解到非標目前監管壓降壓力下降,過渡期有可能延長。且現在社融主要靠貸款,標準化債券支撐,非標的作用有限。

利好債市和標準化資產。由於資管新規對金融機構投資非標有較嚴格的限制,隨著標準資產門檻認定標準的進一步明確,各大機構對非標的投資規模將會進一步被壓縮,更多的資金將會流向標準化資產,如基金。

所以對於不同機構的影響:

1)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徵求意見稿加速銀行理財從非標債權資產向標準債權資產轉型,資產端壓力將會進一步增加,倒逼銀行理財子公司加強投研能力,擺脫對非標資產的依賴,轉向股票、債券等風險資產尋找投資機會,股市、債市資產將受益。

2)對於信託而言,城投、地產等非標業務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3)對於券商而言,過去依賴高槓杆、通道業務非標投資將會面臨轉型,由於資金成本較高,將會通過下沉信用資質挖掘中低登記信用債的投資機會,來獲取較高收益;

4)對其它型別資管機構而言,徵求意見稿為各類債權類資產提供了明確的標債資產認定路徑,也為非標轉標提供了可操作路徑,對於傳統“非標”資產並沒有實質影響。

規則釋出對銀行行業的影響?

中泰銀行戴志鋒認為,總體來說,對銀行基本面基本沒有影響。

總體,對於銀行理財業務以及金融去槓桿還是基本維持趨嚴的態度。但不管是理財業務的嚴監管透明化,還是資產品質的嚴格認定,都有利於銀行清洗資產負債表,長週期更加健康的發展,利於長期估值的提升。

且由於去槓桿和嚴監管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對銀行基本面的邊際影響日漸減弱。

對於銀行股,歷史上看,監管影響銀行股情緒,但不是主導因素,我們還是認為4季度大金融有很高的配置價值,當前如有回撥就是上車機會。回顧之前文章《三張圖,說明銀行地產配置機會》。

短期來說,四季度銀行的配置和防禦角度來看價效比較高,穩健的三季報,年底估值切換以及前期利空因素的出盡,值得繼續持有。

說白了,這波銀行股的三大主要邏輯:

1) 估值低:0.8倍19PB到0.9倍20PB都有20%的空間,還有10%的空間。處於歷史估值較低分位數水平。若未來經濟資料不出現大幅波動,貨幣政策邊際放鬆對衝持續,銀行板塊配置價值不改。

2) 外部問題緩和:市場對經濟過度悲觀的預期修復。

3) 板塊輪動:不是基本面多好,而是估值足夠低。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青啤何以最先提出"微觀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