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牛市有十鬥,科技股佔八鬥,消費與金融分一斗,其餘分一斗。
從2009年3月9日的嬰兒底算起,已經超過十年。公認代表美股市場表現的標普500指數(S&P 500 Index),從676 到 2900+,不算股息,十年間上漲330%+。
公認代表美股市場科技股表現的納斯達克100指數(NASDAQ 100 Index,其實不太純,後文會講到),從1043到7600+,十年間上漲620%+。
而納斯達克網際網路指數(NASDAQ Internet Index,權重股有谷歌、臉書、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從2009年低點起來,是1000%,十年十倍。毋庸置疑,這一波牛市本質上是科技股的大牛市。
還有個資料,明晟全球科技指數 ( MSCI World Technology Index),從2009年以來總市值增加了5.7個trillion,5.7萬億美元。考慮到作為世界第三大證券市場——A股市場的總市值也僅6-7萬億,這當然是一個天文數字。但5.7萬億這個數字用科技股本身來衡量就沒那麼嚇人,不過5個微軟,或10個臉書,或13個阿里,或27個英特爾,或者最神奇的—— 40個Netflix——而已。這個真的比較玄幻,我泱泱大國,全A股市場,加起來就等於40個流媒體拍電影公司。
所以你看到,海外市場的科技股,已是斗大如牛,讓人血脈賁張。而投資科技股的人,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那另一個我難以回答的問題會是:A股什麼時候迎來屬於我們的科技股大牛市?
一、科技股的定義
首先,我認為要給科技ETF的科技股,下個定義。科技ETF英文叫Tech ETF,當然也有QQQ這樣的所謂科技ETF,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包括了一些生物科技、醫藥和星巴克。生物科技當然算科技的一種,還是尖端高科技;但你把開咖啡店叫做科技股就有點不要臉了。所以真科技還是假科技,作為投資者要擦亮眼睛;如果你心目中的科技=網際網路,那麼追蹤納斯達克網際網路指數的PNQI就要遠合適於追蹤納斯達克100的QQQ。
當然也有人會來揶揄我:費這勁幹啥,權重股反正都是相同的那幾個大佬,大差不差。這種批評很對,但我追求純粹。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精神潔癖,其實這幾個ETF差別確實不大。為什麼,因為科技龍頭股之於整個行業的權重以及其表現所帶來的高屋建瓴一般的行業動能,你組合裡但凡有那幾個龍頭,那麼Alpha裡的絕大部分就已收入囊中。
然而對於科技ETF與科技行業中的“科技”兩字,金融投資界,並無權威定義。能源行業就很容易定義,但凡關係到通過化學鍵的形成與斷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整個體系熵增的過程,你乾的就是傳統能源行業;如果你是通過前述方式以外的方法採獲能源,你乾的就是新能源行業。但科技行業要怎麼說,太陽能電池板沒有科技含量?九陽豆漿機沒有科技含量?
工業革命後帶來的現代科技,用《紅樓夢》中甄士隱的一段七言歌來說,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斗轉星移,內部迭代,外部革命,全球共享。
其變革是一部進化史。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彼時之科技,正如19世紀的鐵路運輸、19&20世紀的航天與能源、20&21世紀的IT;而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會如同一面八咫鏡一般照出什麼是當時代的真”科技“。下圖代表從1800年以來各個時期美國股票市場的行業權重,從運輸(主要是鐵路、造車與航天)到能源(內燃機、電氣革命)與材料(高分子新型材料)再到資訊科技,我們可以說:科技與資本,就是硬幣的兩面。
而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科技,誰都能看出是IT、是網際網路…好吧我右手邊有個神棍在說區塊鏈,那就再加個區塊鏈(手動狗頭)。所以這也正是美國科技業大家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定義, 從半導體開端,到計算機軟硬體,到IT與網際網路,這條線串成了科技主軸。
而這個行業當目前為止出現過兩個人生巔峰,第一個出現在2000年左右,史稱網際網路泡沫(Dotcom Bubble);第二個就是此時此刻。這是屬於我們時代的科技,是屬於我們的開元盛世。
所以我們可以將科技兩字做如上定義,這也是美股市場tech的常例。當然你也可以加入生物科技,正如納斯達克100裡也有一些生科公司。二十一世紀的確是生物的世紀,許多人可能會拿這個梗來嗆諷畢業即失業的生物學子;他們理解有誤,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但沒人說是學生物的世紀。
本文所謂科技,IT + Bio 是也。
二、 資本與科技共舞的變遷史
FAMGA代表了地球上市值最高的五個公司巨頭的首字母縮寫。分別是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字母表(Alphabet,Google的母公司),以及亞馬遜(Amazon)。如果早回十年去,這個看起來有點傻的縮寫詞,是金山銀山的投資機會。
但是如果你想到這幾個富可敵國(常任理事國)的龐然大物,最老的微軟也才44歲,最小的臉書僅僅是15,尚未成年吶。以往我們想到地球上的巨無霸,總是想到花旗美孚輝瑞這樣的百年老店;或者至少是伯克希爾哈撒韋這種枝繁葉茂的控股集團公司(holding companies),都是經年累月的積累。而科技股組團刷榜絕對是是人類史上頭一次。
下面這張圖很震撼,世界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一二三四五與七八都是正兒八經的科技公司,排第九的是可以蹭科技熱度的金融支付公司Visa,排第十的是21生物世紀的大公司JJ。
而再下面這張圖就更有白雲蒼狗、斗轉星移、滄海巫山的戲碼。這張圖反映從1999年到2019年這二十年全球市值top 10排行榜的變遷。1999年的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當年的科技領袖微軟、思科、英特爾、諾基亞都見到估值大頂。彼時大家都是對網際網路對IT通訊不切實際的幻象與意淫,而其中諾基亞算是早夭,令人唏噓。
網際網路泡沫之後舊經濟復辟重來,911後油價從20美元暴漲至140美元,美孚、BP、GE等殺回寶座。同時美國房價泡沫濺起,花旗、AIG等金融機構創出估值巔峰;之後我們大國崛起,中石油、工行攜手在2009、2010 摸頂;而到了2014年,在100美刀的高油價上,之前未上過榜的蘋果通過iPhone把美孚給幹成了老二。再後來,科技股逐步攀升,舊經濟紛紛然隨風而去,從次貸危機到油價崩盤再到大國陷入困頓。到現在,FAMGA一統江湖,不知能不能千秋萬載。
這些科技股大多遭受過非議與不理解,最有名的就是,巴菲特的“看不懂我不投”。另外還有一些人,認為像Facebook這樣的“網站”,沒有護城河,說死就死。然而他們對Facebook並無深刻認知,對其一路眼花繚亂的版圖擴張不聞不問;他們專心地認為:破網站,看不懂。國內對Facebook的醜化與無視更是讓人費解。三人成虎,沒有獨立思考,大多數人類的本質就是復讀機。
三、為什麼要投資科技股
科技往往意味壟斷,而壟斷往往意味極高利潤——用經濟學行話準確表達——是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經濟利潤考慮到機會成本,這是其與會計利潤的最大不同。一般完全充分競爭的沒有門檻的行業,經濟利潤都是0,因為其會計利潤等於機會成本。對於這個概念如何理解我已經寫在介紹對衝基金Coatue的TMT投資策略的文章裡面,摘錄一下談一談。
“TMT行業有其獨特的價值創造模式。但在吹這個模式之前,我需要前戲鋪墊一個重要概念叫“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s,計算為淨經營利潤減去資金成本)。
會計上計算利潤,就是收入減去成本;而槓精的經濟學在計算利潤時,是收入減去“一切成本”,尤其強調要包括機會成本。
舉個例子,比如東哥投資十萬塊錢擺個奶茶店,一年下來小店賺了十萬,這十萬就是會計利潤,看似略有小成。但東哥的奶茶店還有其他隱性的機會成本損失——比如如果不開店的話,這十萬塊存銀行能拿到兩千塊的利息;另外東哥是個經營奇才,如果他的精力放在經營某大型上市公司上的話,他一年能賺十億。由此可得,對於東哥而言,奶茶店的“經濟利潤” = 十萬塊收入 — 兩千塊資金的機會成本 — 十億塊人力資源的機會成本 = 近十億虧損。
充分較真地考慮機會成本是經濟利潤的最大亮點,所以可以說經濟利潤是最極致的利潤概念,將一切成本計算入內。我們甚至可以說,只有能創造經濟利潤的企業才能說創造了“價值”;而如果利潤還敵不過資金成本,就是價值毀滅,就該被人道毀滅。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經濟學的概念很無聊,但在行業分析時卻十分有用,經濟利潤可以幫我們找出好行業、好賽道。
經濟利潤低的行業一定是充分競爭的行業,狼多肉少,門檻低矮;而經濟利潤高的行業,一定是某種高門檻限制了競爭。當然如同凡人皆有一死,從長期來看,各個行業最後都是殊途同歸——玩到最後經濟利潤都會被幹到零的邊緣。因為只要你有經濟利潤,就會有覬覦者要千方百計、削足適履地湧進來。所以發展時間長的老行業——諸如鐵路等——經濟利潤甚至可以是個負數,利潤不能覆蓋資金成本。
但新興的TMT行業,近年來在創造經濟利潤方面天賦異稟。
麥肯錫曾調研全球2400家上市公司、貫穿59個行業,而TMT的五個細分行業:軟體、消費類電子產品、媒體、電信和有線運營商,在經濟利潤上一騎絕塵(見下圖)。如果你的投資避開科技公司—— 當然你可以堅持“不懂的不投”,我無力反駁——你的舌頭也就精準避開了蛋糕上最鮮美的幾塊奶油。根據麥肯錫的推算,從2000年到2014年 TMT行業的經濟利潤翻了100多倍。”
投資必須逐利,而科技股帶來的經濟利潤,目前而言,所有其他行業不能望其項背。
當然投科技股,首先要做好心理建設,不然你非常容易大江大海、洶湧澎湃。你要有一隻倔強的胃去承受其他行業不會有的如過山車般的高波動。你要有在低迷處的堅韌,比如中概科技股在美股市場有個規律——每逢佳節必成災,你長假越放鬆中概跌得越凶。幾年以來,春節就是中概的墓場。別人張燈結綵,你心裡失魂落魄。然而科技股漲的時候領漲,跌的時候帶頭跌,這不是因為科技股不行,而相反,高波動其實正是科技股的點睛之筆。
四、科技股的高波動率
科技股往往是高成長股,高成長股顧名思義,決定估值的大頭都是在不確定的遠方。這跟債券的久期(duration)大小與到期日遠近成正比一樣,你越是遠方的利益,受到此刻某事件的影響就越大,現金價值的波動也越大。你可以想象成蝴蝶效應,也可以想象成一根碩長的蹺蹺板,越遠,擺動的幅度就越大。而從實證資料上而言,美國市場科技股的波動率確實就要遠遠高過其他行業:
其實反過來講,高波動正是投資人追求科技股的魅力所在,高波動率也是為什麼科技股一般都會被賦予極高估值的原因。有人會說,等等,波動率不是壞東西麼,那波動率高我應該給他折價呀。這種想法是封建愚昧的,為什麼說波動率是好東西——因為資產價格的波動,往上波沒有天花板,而往下波卻有地板,也就是你以有限的損失去獲得無限的收益,所以波動其實是投資的朋友。
舉例給你說說。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股票,現價1塊,明天有50%可能暴漲10000倍,也有50%的可能暴跌10000倍,那這個股票肯定是股中龍鳳。因為這等於說,此股有50%可能從1塊漲到10000塊,也有50%的可能性從1塊跌倒0塊,而此時這個股票的合理價格應該是其期望值:50%*9999+50%*(-1)= 4999塊,是現價的4999倍。
內在波動率越高的股票估值反而會越高。估值上有一種方法是將公司當成一個期權(options或叫real options)來估,腦洞有點大但思想很深邃,簡單解釋一下。
大家都知道市場上有一個交易品種叫期權(不是你公司發給你的那種期權啊),就是給你一個權利在某一個價位上買入或賣出一個股票。買入的權利叫Call,賣出的權利叫Put。那麼價格1200塊的茅臺股票,你其實可以理解為是給了你一個Call的權利——從今天起到茅臺破產的時間長河裡,以0元買入1股茅臺的權利——只不過這個權利值1200塊,你要花1200塊買。
或者你還可以這麼理解,如果一個公司清算,那麼資產減去負債的這部分所謂的淨資產equity,才是股東能拿回的價值,所以E = V - D,V是公司價值,D是負債,而由於有限責任,E的下限是0,你大不了放棄equity嘛;而一個期權的收益是 P= S - K,S是現股價,K是行權價格,P的下限也是0,也就是你放棄行權的時候的收益。如此對應,你也就能看出淨資產收益的實現,無非是選擇幹一把、還是選擇放棄的權利。持有公司淨資產的本質就是持有一個選擇權,也就是期權。這是公司估值可以用期權定價方法來估的原理。
(Call的收益圖,縱座標是收益,橫座標是股價,K是行權價格)
上面這段話有一乃乃技術含量,但我建議就算你不熟悉期權,仍然可以嘗試理解一下。這個世界許多事情的真相,說白了,本質上都是期權,所以期權思想是個偉大的思想。而大家都知道,內在波動率(IV)越大則期權價值越大(其實就是賭博的期望收益越高);這樣來理解,你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內在波動率越大股票內在價值越大。
(縱座標Facebook股票Call的期權價格與橫座標內在波動率的關係)
波動率高是科技股股價的內在屬性,而且是一個偏好的屬性,你只能接受甚至去擁抱,但不能避免;你想避免就只能對衝,但對衝就一定有成本,會把你的收益沖淡。所以我們要擁抱波動性。很多人說,科技股不好,科技股波動太高,所以我不碰科技股——大錯特錯。就是因為波動率高才好的好不好?
另外岔開說一句,許多炒股模擬盤大賽,由於期限短,你如果想要贏,只要抓住一個關鍵點就好了——瘋狂使用各種可能,向組合里加入波動率。比如放大槓桿,比如用上衍生品,用上波動工具。只要你運氣足夠好,就一定能贏下來。對手就算是徐翔來了也沒轍。
五、 但是科技股個股的風險也很高
波動是好東西,要擁抱;但風險就一定是個壞東西,要儘量避免。這裡的風險肯定不是指教科書上的“波動率”,教科書把風險和波動混為一談。這裡的風險是指本金損失的可能性。“50%漲10000倍,50%跌10000%倍” 與 “0.001%漲10000倍, 99.999% 賠光光” ,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就是波動,後者即是風險。
為什麼說科技股風險高,很簡單,一是摩爾定律技術發展太快太容易“失控”巨頭太容易被“顛覆”,二是個別科技公司估值實在太不要臉,容易暴雷。
最近的例子,可以看看共享辦公獨角獸WeWork,孫正義的軟銀在上面翻了車。其實如果沒有阿里巴巴的投資,孫老闆的投資履歷挺暗淡的,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在Uber和WeWork上連續被爆菊。當然屢次翻車,不是孫老闆水平不行,而是這個行業就是如此,一將功成萬骨枯,尤其是像孫老闆這種出手闊綽、願意給溢價的。另外看看高瓴,投京東和騰訊發了家之後,大多投資也不出彩,在蔚來上也是翻了電動車。高瓴首單all in騰訊大獲全勝對其成名至關重要,當然這也是人擇原理——沒有這場大勝,我們也就不會知道高瓴。科技行業投個股,水平再高,也會翻車。
(孫正義謙虛承認近期基金投資表現有點“令人尷尬”)
另外科技股,特別是成長型的科技股,由於公司治理全靠領袖個人魅力,容易產生較大的“領導人風險”,WeWork和Uber在這裡也是兩個鮮活的例子。而行業蝴蝶效應又相當明顯,蝴蝶效應就帶來了不可預測性——哪怕你是最牛逼的仔,你也做不了精確的預測。IBM的教父Thomas Watson曾說:我認為個人電子計算機的整個世界市場容量,大概是五臺。那是在1943年。業界最精英的也預見不到行業未來的發展,當然也預言不了Big Blue 靠邊領便當的結局。
蝴蝶效應總是來得讓人猝不及防,潑婦打司機——司機打方向盤——於是一車人集體打車歸西。同理,科技公司一個內部事件比如創始人摸了人家大腿,可能就會讓估值歸西了;或者因為一個外部的“小”事件就會跨蛋了,比如諾基亞的撲街,很多人認為就源於某一個人有了某一個想法——喬布斯想做手機。不可預測,猝不及防,一旦發生滿盤皆輸,這就是風險。
個人投資者要克服個股風險,方法說來也很老生常談,就是分籃子裝雞蛋,多買幾個股票,或者就是投資多樣化分散的指數。有金融認知的人會說,不對呀,多幾個籃子一定會把組合整體的波動降下來,你不是說波動是好東西麼。
這就是一個trade-off,是一個取捨。你要完美的高波動肯定就是all in 一個科技股,最好還是車庫輪,但如此你本金全損的風險實在太高,這種事還是讓不差錢的土豪們去幹;你要降低風險,就只能分散投資,並同時降低波動。然而科技股指數作為一個整體,其收益、波動率與風險,仍然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三角組合。所以投資科技股,個人投資者的標準姿勢,是買科技股ETF基金。科技行業的個股是一塊硬肉,一般像我們這樣軟弱的胃都消化不了,要做軟了才能吃。怎麼做軟?——買指數,買ETF。
六、科技股估值的一些要素
有人說,科技股的估值,不應該以商業利潤這些“為股東創造的價值”來估,而應該以“為社會為人類創造的價值”來估。我一半同意。但如此投資科技股就很容易徹底滑向玄學的深淵,所以我有另一半不同意。
我始終忌諱過於玄幻的估值方法。科技股,按照華爾街傳統的分類,仍然能分為成長型公司與成熟型公司兩種,這兩種公司華爾街也有極為體系化的估值模型。比如成熟型公司用傳統的,看利潤,看收入增長,看銷售與全球化複製擴張的可能性;比如成長型公司用潛力來估,也就是用各種增速——使用者增速,活躍度提升,收入增速,take rate的提升,等等。你按照“創造的人類社會價值”來估也勉強make sense,但是實操太乖張,不好操作。
唯獨與其他行業不同的,就是科技行業無論成長還是成熟,創新能力都是第一,這個沒了,無論你有多成熟,都會成古。一般其他的行業,成熟公司玩玩打法的變異就可以活下去,但科技股的成熟型公司仍然需要不斷在技術上創新,不然說說翻肚子就翻肚子。當然商業模式與打法仍然無比重要,你是subcription的模式,還是技術整合模式,還是純平臺的模式,搞搞清楚,才能活下去。
而從估值方法來說,無論是可比估值法還是絕對估值法,一般而言能分為盈利法(earning-based valuation)、收入法(revenue-based valuation)、現金流法(cash-flow based valuation)、權益法(equity-based valuation),但最重要的是科技股有一個其他行業很罕見的特殊估值法,叫使用者法(member-based valuation),因為很多科技公司屬於三無企業:無盈利、無正現金流、無權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使用者增長、活躍度提升與take rate與轉化率的提升對科技股的估值會有那麼大影響。
當然,只要你的預設夠準,未來現金流折現總是不錯的——雖然現在沒有正現金流,但科技股估值靠的是未來的現金流;如果未來也沒現金流,那就是龐氏騙局了。
七、 什麼樣的投資者應該投科技股
如果把主動型投資者進行粗糲分類,大概可以分成:成長型投資者,(原教旨)價值投資者,收入型投資者。那什麼樣的投資者應該投資科技股?我的意見是:所有的投資者。之於科技股,這三類人都應該擁抱,而不該回避。
當然有價值投資者是堅守能力圈與護城河的,你會說我堅決不碰科技股。但是你不知道科技股的一大威力,就是鑽圈過河。比如你本來在商業辦公地產這個圈子裡活的很好,但是突然WeWork鑽進來了,你要不要了解一下?你本來在電影娛樂業這個圈子裡研究得好好的,但是突然Netflix趟過來了,你要不要也研究一下?你本來在零售業睥睨自若,但盒馬和亞馬來雙馬拍門,你要不要擋一下?你本來覺得銀行是個好生意,網際網路金融來了,螞蟻圍城,你要不要抬頭看一下?
科技公司的特性是行業顛覆(disruption),俗稱“就是幹”,等到被幹得差不多的時候你跟滿足地趴你背上的科技公司說,拜託你不要越界好不好,別人會管你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麼。這就如同一個歐洲老學究在成吉思汗的蹄鐵面前捧起國際法在那裡畫國界,傻不傻,對方可是野蠻力量。
無邊無界,是科技股給其他行業公司帶來的大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會提科技公司,總是不斷為他們脣槍舌劍,因為他們就在身邊與我們的lifesstyle緊密相連。我想要跟你講美國的Prudential公司,你大約是不知道的,但它其實是全美最大的保險公司;但我跟你聊聊Tinder,你會猥褻一笑,說,對對對,就是那個約炮軟體。
所以說句可能有點刺耳的話,科技股應該進入所有投資者的能力圈。因為無論你願不願意他們遲早會進入,差別無非是你主動請進來,還是最後被強行闖進來。
對於成長型投資者而言,科技股的高成長性自然合其口味;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科技菸蒂的機會也不缺席,而穩定增長的科技公司不勝列舉,許多自詡價值投資者持有騰訊、阿里股票就是例證;對於收入型投資者而言,分紅到位的成熟科技股比比皆是,美股有“分紅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s)一說,就是每年增加分紅且持續25年的公司,大量科技公司(如蘋果和微軟)都在在向25年的路上狂奔。標普科技板塊的股息收益率大概是1%左右,比起標普整體2%左右的收益率偏低,但也不乏股息驚人的科技企業,比如IBM雖然弱(當然也正是因為其現價比較弱),其股息收益率能達到5%。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主動型投資者,而對於所有非主動型投資者而言,答案就更加是極簡主義——指數投資就是王道,就算沒有Alpha,你至少能拿到了所有的行業Beta。也只有在指數投資這件事上,選擇平庸就是選擇卓越。
最後的推廣
於是自然而然,科技ETF了解一下?
科技ETF(515000)截至10月11日的最新規模是68.54億元,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科技類ETF。而且基金的流動性也非常強,達到了創業板、滬深300這樣百億規模級主流寬基指數ETF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科技ETF標的指數——中證科技龍頭指數各階段的業績表現也很好,不管是和主流藍籌、或成長風格的指數相比都不虛。截至10月11日,過去1年、5年,中證科技龍頭指數的漲幅分別為38.26%、64.82%,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則分別為19.20%、58.58%,同期創業板指數的漲幅分別為23.77%、7.25%,均不如中證科技龍頭指數。
這也體現了中證科技龍頭指數優秀的選股策略,這個指數由滬深兩市中電子、計算機、通訊、生物科技四大科技領域中規模大、市佔率高、成長能力強、研發投入高的50只龍頭公司股票組成,以反映滬深兩市科技領域內龍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科創板中符合中證科技龍頭指數編制要求的股票也有機會納入其成份股。指數最新的十大權重股中,既有中國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也有全球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同時也囊括A股純正的人工智慧第一股“科大訊飛”、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等一系列極具核心競爭力的A股科技龍頭企業。
你除了可以直接輸入515000像股票一樣交易這隻基金,還可以在天天、螞蟻、蛋卷等平臺申購場外份額,科技ETF聯接A(007873)和科技ETF聯接C(007874)。從持有費率角度看,短期持有買C份額划算,長期持有買A費用更少。另外,覺得科技龍頭策略不錯,有申購意願的朋友,個人一點小建議是可以採用定投策略,整體來說科技板塊還是成長類主題,波動較大,持倉波動會很影響投資心態,定投A份額比較適合。
投資科技股,選擇中證科技龍頭指數,選擇科技ETF,選擇卓越。
推廣歸推廣,最後我要說,無論A股能否迎來科技股大牛市——甚至A股到底能否迎來牛市—— 美股市場已經證明了資本與科技如膠似漆、互哺前行的生態模式,已經證明一個足夠牛逼的行業甚至可以獨自扛起牛市大旗,帶其他豬隊友走出一波歷史上最長久最波瀾壯闊的牛市。
這樣的投資機會,無論在內還是在外,作為一個投資人我們都不應當錯過。巴菲特快90歲的耄耋之年,還在自我糾錯還在擁抱科技,在不便宜但合理的價格買入蘋果和亞馬遜,那其他人是不是更應該放下偏見與執念,來欣賞一下時代的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