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不僅如此,陸金所APP上約有目前80%的產品都是在為銀行存款產品導流。

其實給銀行導流業務一直都有,只不過數月前陸金所完全放棄P2P和企業債後,看起來更像是ALL-IN這項與銀行的合作業務。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疑惑,具備多項金融牌照的陸金所,為何會選擇向銀行存款導流這種薄利業務轉型?

轉型導流與代銷

陸金所背靠中國平安,再加多年經營的品牌,還有長年累月積攢起的銀行資源,是其他P2P公司所不具備的。

與此同時,缺乏線下網點,這些民營銀行、小型股份制銀行,非常希望利用類似陸金所這樣的網路渠道銷售自己的產品。

但是他們考慮合作方時,對合作方的品牌、整體資產品質、流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一般只會和像京東金融、螞蟻金服、陸金所這樣的頭部平臺合作。”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說道。

除此之外,牌照問題也是想向銀行導流業務轉型的網際網路企業,一個邁不過的檻。

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投資基金產品,這時第三方平臺,比如陸金所,要想代銷這種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需要基金承銷代銷資質,也就是要具備代銷牌照。

這兩年伴隨著代銷業務的發展,基金銷售牌照的價碼也水漲船高。

“監管部門近兩年批的基金代銷牌照不多,牌照相對稀缺,目前市場上一個代銷牌照的價格可能達到1.5億元,幾年之前只需50-60萬元。”北京某公募基金市場部負責人表示。

和具備全金融牌照的陸金所不同,代銷牌照也卡住了很多想向該方向轉型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咽喉。

可以看到的是,頭部P2P平臺,像信而富、掌眾,已於今年先後宣佈向助貸方向轉型。

而中尾部P2P平臺,有的選擇給信託、基金、股權融資專案,甚至是食品、教育機構做導流;有的選擇私募、融資租賃等傳統金融行業;有的選擇提供諮詢服務,更有甚者宣佈退出網貸,開始從事眾籌、數字貨幣等其他網際網路金融行業。

表現出風險厭惡

與其說是主動選擇,陸金所轉型銀行導流業務,更像是形勢所逼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必然抉擇。

P2P就不說了,已經因為各種原因而陷入困局。

而本可獲取更高收益的企業債,也因為一系列暴雷、逾期問題,而遭陸金所主動放棄。

2019年8月份左右,數十名投資者來到平安集團總部,要求平安集團兌付旗下陸金所代銷的資管產品。一名投資者表示,這些逾期的資管專案涉及10多億元,底層資產涉及*ST凱迪(000939.SZ)、東方金鈺(600086.SH)、*ST龍力(002604.SZ)等數家暴雷上市公司。

企業債金額大,作為代銷方的陸金所自然能夠賺取更多收入,但風險高,一旦逾期,後續需要面臨不少麻煩。

相較而言,銀行存款屬於薄利多銷性質,金額小,不過風險小,沒有後續的一系列違約、逾期難題。

而且銀行現金流更加穩定,不易像上市公司一樣,出現資金流緊張、破產的問題。其次,2018年5月1日,國家開始正式實施《存款保險條例》,該條例規定,50萬元以內的存款,就算銀行破產了,保險公司也會全額賠付。

陸金所選擇該業務,還可以藉此業務盤活平安集團內部的銀行資源,為後續業務發展做鋪墊,可謂一舉多得。

據中國平安釋出的2019年半年報,截至6月30日,陸金所平臺註冊使用者數達4274萬,月活投資使用者數為1158萬。

而在估值方面,陸金所2018年12月完成1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高達380億美元。

所以不僅是陸金所主觀意願,而且為了支撐高估值,在資本的驅動下,這裡只是中轉而非終局。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拉卡拉:全面開啟戰略4.0時代的“優秀新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