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那些業績很好的頂級投資人,他們最成功、最賺錢的一筆投資是什麼?

問這個問題,並不是想幫大家問出一個大牛股,賺取多少倍的收益,更多的是想看他們那筆成功投資背後的邏輯和思路。

每一個人的投資邏輯各有不同,有人最成功的投資出現在牛市,有人靠的是順利穿越牛熊,有人靠長期持有……

儘管他們賺錢的時點各不相同,但背後的這些邏輯是沒有時效性的,而這也是對投資人而言最有價值的。

10年10倍的公募基金經理朱少醒最賺錢的是拿得最久的股票(2017.12)

作為富國基金分管投研的副總、富國天惠基金經理,朱少醒業績很好,但從不外露。

11只超過10倍收益的公募基金中,他參與過兩隻——富國天益和富國天惠。這11只公募基金裡,他是管產品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超過12年。

朱少醒賺的是哪部分的錢呢?他自己說:“我屬於自下而上的選股型選手,先個股選擇,再做配置,基本上是放棄擇時的。”

被問到這12年來最賺錢的股票是什麼時,朱少醒說:“我平時不怎麼看那個東西。”

他舉了一個有意思的例子: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書上的說法,小孩畫畫通常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有的小孩邊畫邊撕,畫完就撕;還有的小孩畫好了,稍好一些好的儲存在那邊。可能到最後,所有的畫裡,畫的更好的是前者。

投資和這個有點類似。我可能對過去的“亮點”不是特別在意,更多是看過程和未來,我享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反而有些教訓,我會記得更清楚。”

在朱少醒看來,從邏輯上看,他最賺錢的應該是拿得最久的股票,他估計茅臺是賺錢比較多的,因為一開始就拿著它,拿了8、9年。

有段時間,朱少醒拿茅臺成了一個笑話。

但他認為,投資市場上,本身就不斷的犯錯。犯錯了就很容易被人家笑,即使你沒有犯錯,也會被人笑。

這個行當本來就是被公開評價的,要有自己內心的評價體系,否則,很容易焦慮,被大量東西左右。

公募冠軍何帥:最滿意的是幫我穿越牛熊的一筆投資(2018.12)

截至2018年底,何帥管理的交銀優勢行業五年累計回報率192.2%,不僅排在主動管理型股票類基金第一,跟所有各型別的國內公募基金相比,也是第一。

何帥最滿意的投資是**科技。這是他拿的時間最長的一隻個股,兩年左右時間,賺了50-60%。

為什麼對這個公司比較滿意?和蘇海給出的理由很有意思:

“因為它讓我很痛苦。”

他稱,在整個持有過程中,這個公司始終不在風口上,是很痛苦的過程,但他堅持下來了,對它的基本面判斷是正確的,市場慢慢地對它的估值提升很明顯,這是比較舒服的。

還有很多這樣的公司,比如說他的第一個重倉股**股份,何帥也很滿意。

“當時的投資邏輯很簡單,景區實現了高鐵通車,一定會有更多客人來,但當時市場對這塊不care,不認可,或者說沒有關注,估值很便宜,我就買了。

後來,高鐵通車了,業績超預期了,股票漲,我賣了,很簡單。

那筆投資幫我穿越了2015年下半年的熊市到2016年的熔斷,我基本上拿了10個點,大概賺了30%、40%。”

何帥買入這隻股票的時間是2015年的七八月,正好是股災2.0的時候,所以這也給了他很好的價格。

那時候,大家都不敢買股票,何帥說:“因為我對它很了解,你很了解才敢買。”

“當真正去對那個東西很了解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巨集觀的虛無縹緲東西的影響。關鍵有資料可以印證的,你會知道到底好還是不好。”

何帥有很多**科技、**股份這樣的公司,一點點累積起來。

他沒有某個股票賺了很多錢,快遞行業可能是整體收益率是比較多的,整體賺了一毛錢。

因為買的比較多,買三四家公司,拿了30個點,漲的比較厲害,賺的比較多。

26年的投資老將吳偉志:最成功的案例也是最失敗的案例(2019.4)

吳偉志是中歐瑞博的創始人,他在1993年就開始管理資金,是26年的投資老將。

茅臺被認為是吳偉志成功的案例,但和其他投資人不同的是,他說,茅臺既是我們成功的案例,也是我們最失敗的案例。

“雖然我們在茅臺上賺了30多倍,但是就算從我離開的高點算起,它後面又漲了6倍。我們是2007年賣掉的,雖然後面也買過,但不再是戰略性地買入。

我們最近也在反思,雖然發現了一些消費類的好公司,在上面也賺了不少錢,但是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一家公司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他表示,現在如果發現了一家優秀的公司,雖然我們也會提醒泡沫嚴重了要離場,但是我們還是會去想清楚,未來是不是還有更大的空間。

“過去做成長股可能喜歡找從中小市值變為大市值的公司,現在這個時代,從大市值還可以變到更大的市值。

因為全球大同,很多企業的消費者、受眾不再僅僅是過去區域性的群體,所以很多行業的市場變的更大了。

白酒行業首先是長期存在的,同時,它是享受通脹的行業。長期來說,這個行業還是不錯的,當然可能成長速度會放慢。”

“週期天王”史博:未來是不確定的成功的投資需要思考未來(2018.6)

2004年,南方基金分管投研副總史博成為國內第一個週期行業主題基金經理,迎接“五朵金花”行情,成為熊市裡的贏家(2005年,上證指數跌到歷史最低點998點)。

這也讓他被稱為公募的“週期天王”。

在史博的投資生涯中,最重倉的股票是大華股份,從2010年開始,到2014年,最重倉的時候能接近八個點。

最早的時候,史博發現到處都有監控,到處都有攝像頭,後來就去了解了這家公司,這也是他最賺錢的一隻股票。

“因為當時規模也大,2010年南方績優應該是100億規模。大華我最初的投資應該賺了10倍以上。”

被問到這筆成功投資有什麼可複製的基因時,史博坦然回答:“沒有,就是運氣好。”

他表示,2010年之後,各種幼兒園安全事件,當時注意到這個行業趨勢好,好在政府是最有動力安裝攝像頭的。因為中國需求最強的,確實是政府主導的需求。

儘管這筆投資很成功,但史博認為,並不能照著這個成功的思路再去找一些投資機會。

他說:“思路都是事後形成的。當時,你只是知道這個需求端很好,沒想明白為什麼這麼好。事後想明白了,我們政府更為強勢,所以它導致需求更好、更持續。

有的持倉股票,需求好不好,公司招沒招人,每年招人計劃多少、有沒有發展,都是擺在那的。但政府需求這個情況,是事後總結的,不是當時發現的。”

史博說,未來是不確定的,不能用確定性的眼光去看。他最不喜歡的就是,中國的(電視劇、小說)沒事就穿越歷史。

要往前穿越。往後穿越,意味著所有東西你都知道,它是確定的。他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世界觀導致的。

他舉了個例子:

“回到2004、2005年,當時買騰訊收益很高,但是你看《騰訊傳》,馬化騰天天擔心自己什麼時候倒閉,最後走出來了,當時看,一定是不確定的。當時誰要是能拿著騰訊一直堅守,說明有很高的智慧。”

對於思考未來的可能,史博說,因為事物發展有一定規律。如果我們有一些系統的方法去思考、應該對未來,至少比不思考的人判斷的準確度會提升一些。

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一些未來發展趨勢。你對未來一旦形成明確判斷,就有一個bet,就是可以打賭的東西。比如,你認為油價能漲,你理解對了,可以賺錢。

但關鍵是,大多數時候我們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觀點,所以你並不敢去賭。如果能看清楚未來,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押一下。

證大投資姜榕:最成功的投資是很早看見了大牛市(2017.10)

42歲的姜榕是證大投資Quattroporte,在證大投資待了17年。談到自己最成功的一筆投資,他說:

“ 最成功的投資,其實是在2006、2007年,大牛市我們看的比較早,因為我們2006年就去了日本,研究泡沫經濟。

股權分置改革以後,(滬指)回到1100點。後來1300點,很多人又說千點論,我們已經看到了牛市氛圍。從1300到1500、1600點,我們積極性很高,認為那是一個泡沫式牛市,各方面的槓桿就都放出去了。”

姜榕稱:“我們有一個FOF,槓桿可能是1:3、1:4,我這邊是1:2。當初存量資金可能個把億。我接的一個結構化產品,本金掙了八倍。”

雖然放了這些槓桿,但是姜榕當時卻很淡定,因為前期做足了各種準備,研究各個國家的泡沫怎麼形成、怎麼破滅,各個階段是什麼情況。

他說:“這不是膽子大,是因為基礎做得好。”

“我們發現2006、2007年的機會,十年難得一見,一定要把它做好,確實我們也都把握住了。”

這些資金在2008年,4000、5000點的時候退出,儘管沒有在2007年6000點恰好退出,但姜榕他們依然掙了很多。

他表示:“泡沫後期要留一手。”

“第二年我們也掙了30%多,其實4000多點到6000點,主要是那些大股票在漲,我當時基本都拿了大股票。”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世界經濟越來越不穩定,是否說明新一輪的經濟危機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