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楊永興被OK割了8億,涉事人各執一詞。
楊永興說,“OKEx交易所”私自凍結、登出投資者賬戶,肆意侵吞投資者資產,涉及20多個賬戶,金額高達1.1億美元。”
OK創始人徐明星說,這是現代版的農夫與蛇。
OK九妹的意思,她不認識楊永興。意思是持OK平臺1%股份的股東,入不了她的法眼。
據《壹塊硬幣》 媒體對楊永興的採訪,楊永興及其朋友于2018年上半年在幣圈投入6到7億人民幣,買了主流幣和平臺幣,隨著行情大漲後再回調,他們先後出貨收回了本金,剩下大約3100萬USDT和2800萬個OKB(估值1.1億美元)。準備繼續出貨時,在2019年3月22日,其帳號顯示“被凍結”,更離譜的事發生在2019年7月,其登陸賬號顯示為“該使用者不存在”,也就是說被OK登出了。
於是,才出現了OK歷史上最大的維權事件。楊永興說,他可以承受風險,也接受虧損,但對於銷號這種事,萬萬沒想到還會有這種“風險”。他表示將維權到底。
誰的話離真相更接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
該案涉及的金額和影響巨大,已經超過了“重慶妹子在OK爆倉虧損1.2億案”、“OK敵敵畏案”等,被市場稱為“中國數字資產第一案”。
如果作為吃瓜群眾,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看熱鬧圖一樂。但作為幣圈的一員,細細思量,這些事件對幣圈的影響極壞,或者說,這些案子並不只是OK與幾個客戶之間的事,它們至少在3個方面侵害了每一個幣圈投資者的利益。
1、會影響場外資金入場,並加速大客戶離場。
無論什麼資產,價格都是由資金推動的。在數字貨幣市場,大資金在入場前首先要考慮資金安全、合規、交易深度、通道是否暢通等,大多數基金、機構資金不能進入幣市就是因為這些條件還不完全具備。數字貨幣第一案的發生,讓客戶失去了安全感,資金在進入交易所前會更加顧慮,同時也會加速留存的大客戶離場。
2、讓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精神”失效。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核心理論之一。然而,OK的幕後暗箱操作,隨意篡改資料,在後臺通過不法手段謀取暴利,直接讓使用者跪在了OK面前,完全與去中心化背離。
當處於幣圈食物鏈頂端的交易所不遵守規則,恣意妄為的時候,也加大了外人對幣圈的誤解。多少人勤勉的傳播正能量,傳播加密貨幣的相關知識,這些付出可能因為OK的作惡而毀於一旦。圈外的人會說,幣圈就是割韭菜,而且是沒有規則、毫無節制的割韭菜,與創新、提高生產力、改善生產關係有一毛錢關係?
最近OKEX也打不開了。
3、可能引發更加不友好的強監管。
缺乏監管,資料不公開透明,有些交易資料不完全真實可信。如果幣圈充斥的是騙局、割韭菜,時不時有大案,散戶的權益沒有任何的保障,相信官家十分樂意推出強監管。這怪不得別人,誰讓幣圈自己不爭氣?
這些幣圈的醜聞,並不是孤立的,它們反應了OK交易所的經營理念和執行策略。OK的合約是個不定時雷,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就爆了,而大客戶或者說所有的客戶在OK眼中就是錢袋子。
OK交易所為何會屢次犯事?
go哥分析,原因也可以分為3個方面。
OK是老牌交易所,長期缺乏監管,形成了我行我素、唯我獨大的作風。幣圈的暴利餵飽了這個暴發戶,而使用者在這個龐然大物面前是天然弱勢的,OK也很善長利用這種弱勢。各種維權,人家OK根本不虛,同時徐明星非常會用策略,在維權的使用者面前,先強硬到讓你絕望,再給你一點希望,然後打發了事。你說你被黑了100萬,那是你自己的事,跟OK無關,誰讓你來玩這個?100萬?一個子都沒有。在你絕望時,給你個5萬、10萬的,封口了事。據說很多維權的人就是這樣被打發的,當然也有很多人打發不了,維權一直在。
當下的數字貨幣市場是一個存量市場,存量下的競爭何其激烈。OK已經習慣了躺著賺大錢,但它的市場被其它的交易所逐漸蠶食,其利潤的大頭,合約交易即將不保,幣安、火幣的合約交易都可能後來居上。OK沒有創新,又不希望幹看著別人賺錢,於是只能變著花樣割自己平臺的使用者。
OK的精力沒有花在改善業務和服務使用者上,而OK長期的狀態是人員劇烈變動、各種維權事件頻發,所以OK花費巨資打造了強大的公關和法律團隊,出了事,公關先發力,然後媒體洗白。這種模式導致OK對媒體越來截止依賴,而競爭力越來越弱。這些吞金獸,最後都是要使用者買單的。
交易所並非OK一家,幣安、火幣都能提供完整的數字貨幣交易服務。交易所的演化,集中在合規的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