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前言

網際網路金融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中間也經歷了從啟蒙到爆發、從高峰到低估、再到後來的偷偷發展的過程。當大家因為餘額寶這個網際網路和貨幣基金產品結合的這個網際網路金融產品開始意識到,原來金融和網際網路結合可以爆發這麼多能量之後,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行業就開始發展的一發而不可收拾了。但是誰也沒想到,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到今天,當福斯習以為常上的時候可能再次踩到了監管底線,而且這次原因更加有趣,竟然是因為股市暴漲了,而網際網路金融又正好在暴漲的底層邏輯之下,看來一波監管風暴似乎已經無法避免了。

網際網路平臺牌照化

依稀記得當年網際網路金融幾乎是個法外之地,以技術服務和諮詢服務的方式幹著各種各樣牌照特權才能從事的業務。這些業務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金融行業,不管是銀行的、保險的、證券的、基金的、信託的、甚至連一些小眾的業務比如小貸等等都在從事。那段時間是網際網路金融最早的黃金年代。

在那個年代,只要網際網路平臺擁有足夠的人氣和流量,就可以以各種各樣不為使用者所感知的方式,植入金融類的產品,並且通過這個方式直接變現。產品邏輯簡單而且門檻之低簡直讓人無法直視。幾乎任何能夠聚集人氣的網際網路公司、平臺和產品,都在想方設法的把自己接入到某個金融產品中,並且通過金融產品的返點、廣告費用、渠道費用等等方式實現變現。

也正是那段時間,金融機構對這些網際網路平臺是又愛又恨。愛是愛在網際網路流量帶來的紅利,原先大量需要人力堆積的營銷工作,只要手指敲敲打打就可以完成。恨又恨在,似乎自此之後,核心使用者資源再也無法掌握在自己手裡,凡事都要先翻過網際網路路霸的這座山頭,然後交上保護費。但是無論內心想法如何,網際網路平臺和金融機構的交織是越來越緊密。

但是隨著一波網貸特別是P2P的狂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網際網路金融迎來了第一波監管風暴。這波監管風暴影響至今並且時不時偶爾會聽到一些新聞。比如前段時間,又有某個明星代言的P2P平臺把這個明星拉下了水等等,可以說爆雷不斷。

第一波監管風暴主要聚焦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網際網路金融不是法外之地,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必須納入監管,並且必須合法化牌照化。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掀起了拿牌的狂潮,而且一些頭部的公司拿到的牌照之前,甚至都超過了不少老牌的國企央企金融機構。

另一方面的監管,就特別聚焦在了P2P網貸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亂象實在是三天三夜講也講不完,也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就不再這裡重點列舉了。就這一點其實基本結論就是一個,那就是這個行業已經徹底完蛋了。

但是無論這波監管風暴有多強,基本上所有的頭部網際網路平臺,都為了自己的業務發展需要,拿到了應該拿到的那一批牌照,並且通過這一批牌照的加持,徹底的將自己的平臺從產品化、渠道化的道路上,拉到了真正的牌照化運營的正確軌道上。

多牌照並行帶來監管漏洞,並且在牛市中全面爆發

拿到多塊金融牌照之後,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通過自己的技術優勢,徹底的將牌照之下的產品整合了,所以在這些平臺上,基本上已經可以買到市面上個人業務所能選擇的所有型別的產品。並且分門別類、清清楚楚的擺在那,各種細節還非常周全,徹底的將金融這個原本聽起來非常高大上的行業,下沉到了普通老人的智慧手機裡。

但是這樣的方式,卻會讓監管變得非常困難,然後不免會讓人鑽了漏洞。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不同的金融產品的監管主體是不同的,比如銀行、保險、基金這一類網際網路金融的主要產品,監管主體是銀保監會,但是證券的監管主體就是證監會,而小貸類產品最主要又是各個地方的金融辦在管理。不同的監管主體之間,雖然已經建立了一定的互通機制,但是實際上大家也知道,都是平級機構,互通機制不可能事無鉅細都出來協調,只有在碰到大事的時候才會出來協調一下。

所以在這個背景之下,一般情況如果是一些小的漏洞,其實監管本身是非常難發現的。比如通過一定的方式套取一些線上信貸的資金,然後放到線上的理財產品中獲取收益。這都是一些私底下很基本的操作,但是因為這麼幹的人金額很小,其實監管要麼是沒發現,要麼是認為沒有需要全面去管的動力和必要性。

但是這次不同,當股市作為這麼重要的地位的被提起來,甚至整個資本市場可能要搭好架構作為房地產市場替代的舉國蓄水池的時候,竟然仍然有人敢利用不同監管機構間對產品的管理標準不同,然後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通過簡單的產品間的操作,就批量的進入股市,形成了股市的場外槓桿區域,直接影響的股市的波動率。

場外槓桿始終是監管心中的一根刺,畢竟曾經的斷崖式下跌這一波監管人員都是經歷過的,所以無論如何不能再來一次。特別是當前把資本市場的歷史地位提到歷史新高的位置的時候,怎麼能夠讓不可控制的場外槓桿破壞呢。

而玩這些場外槓桿的玩法竟然又如此的簡單,只需要通過類似信用卡、花唄、借唄、微粒貸等等網路信貸產品(不管是現金貸還是消費貸,都能套得出錢),將錢套出來,然後直接購買股票型基金,就可以直接間接的進入股市。連證券賬戶都不用花時間去開,甚至人都不用離開自己的床,手指動一動,槓桿就膨脹起來了。而且這一批槓桿來去無形,對於資本市場的管理來說,完全沒法管,因為根本就不是因為資本市場而起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最近的基金髮行這麼簡單,一方面是有大佬們支援,另一方面很多的民間不知道哪個角角落落裡都有人在捧場。並且隨著股指的快速上漲,這輪場外槓桿的體量增加非常迅速。連壓住基金髮行規模都沒有辦法控制這個槓桿的增長,徹底爆發。

群體性場外槓桿,必然引發監管風暴

其實監管在最近已經開始給足了市場預期了,也就是俗稱的吹風。在這個權利的聰明人看到這樣的吹風自然就懂了,意思就是收斂一點,再不收斂馬上就要收網了。但是即使是這麼明顯的吹風,相信仍然會有很多人看不明白的。畢竟會用這樣的方式炒股(其實根本沒買股票,只是買了股票基金而已),想來也看不懂監管的動向和意圖。

所以按照目前的趨勢看,應該不需要多久,馬上就會有監管風暴的到來。這波監管風暴最集中的,應該就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不管是不是持牌機構),打通不同金融牌照和產品間的界限,並且突破了原有信貸產品絕對不能拿來投資房產、股票和基金這類投資類產品的底線。

現在總還有人覺得明明是不同的產品,監管根本發現不了,而且因為貸款出來的資金會和自有資金混同,誰分的清楚哪一部分是拿去投資了,哪一部分是拿去自己生活開銷了。這種想法如果放在幾年前還可以,但是放在今天,真的是太天真了。

要知道,真正的頂層監管是可以讓普通人無所遁形的,你銀行賬戶裡有幾個子,自己買不買的起這個資產的股票或者基金,當監管要查的時候真的查不到嘛。本質上只需要把幾個金融體系的計算機系統,在頂層通過一定的路徑打通,就可以通過大資料全面監測個人所有的現金流了。

凡是那些抱著天真的想法,並且為自己最近一段時間,通過“聰明”的從網際網路貸款平臺上套現,然後購買股票或者基金賺錢的人最終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個代價一方面是金錢上的,要知道這波牛市可是有人掌控的,不管是通過資金的方式還是政策的方式,你覺得這個級別的掌控人,真的會讓你帶著這些違法的收入坦然離場嘛,來回收割乾淨幾乎是必然的了。

特別是對於這批人群來說,可能連股票和基金的區別都還沒有搞清楚,還傻傻的以為自己賺到錢了。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看一下,假如這批人是在7月6日大陽當天申購了一部分的基金,那天的基金是按照收盤淨值算的,那對應大盤點位就是3332.88。然後如果在今天看情況不對,又贖回了基金,今天基金也是按照收盤價算的,那對應大盤的點位就是3210.1。一來一去來回收割,就是100多個大盤點位,哪有什麼錢賺。不僅虧利息、虧申贖費、還要虧本金。

另一方面,拿信貸資金入股市或者購買基金,都是信貸資金的紅線,不管是通過哪個金融機構或者哪個網際網路平臺完成的這個操作,很可能都會進入一段比較長期的市場禁入狀態。即使是情節輕的,也會面臨額度大幅度下調的情況,如果情節重的話,會不會上徵信名單都很難說,可以說對於將來甚至現在真正要錢的需求來說,就是堵死了貸款這條路了。

而對於這些金融和網際網路平臺而言,監管一定不會僅僅是口頭上的要求這麼簡單,一定會通過書面或者視窗指導的方式,對他們下死命令。這些死命令想想也能猜到,無非就是有過必須改,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不然牌照還要不要自己掂量掂量清楚。這種高壓之下,場外槓桿才可以得以制止。

總結

所以說,別看之前牛市漲的歡似乎人人都賺錢,這才幾天時間,一旦場外槓桿被監管風暴控制住,到時候還有多少人是賺錢出來的就很難講了。這一波牛市將是會有歷史意義的一波牛市,怎麼可以容許一些個小小的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平臺(不管做多大,在監管眼裡都是小老百姓),破壞大格局,所以監管風暴終將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明日大盤走勢預測:將繼續暴跌,如果不准我請大家喝茅臺